[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不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匱乏、創新實踐教育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議高校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做好創新創業規劃;鼓勵校企合作,開展體驗式教學和實踐性教學;以“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的形式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 教育改革
[作者簡介]徐利明(1954- ),男,江蘇江都人,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蘇 南京 210013)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7)22-0037-02
深化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和指引創新創業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和保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也存在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準,缺乏對大學生創業的有效引導,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脫節等諸多問題。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對于正在推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對大學生創業的有效引導
多數大學生習慣于按父母和老師的規劃一步步發展,對創業還缺乏清晰的認識。部分大學生創業者開始創業后,天天忙于跑商家、找貨源、找工廠、找資金等事務,簡單地認為能賺到錢就是創業成功;有的學生在上學期間過分熱衷于體驗創業,因而不注重課程學習,荒廢了學業。相當多的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存在功利化傾向,創業熱情感性高于理性,對創業的艱辛認識不足,缺少系統的創業規劃,缺乏中長期發展眼光和戰略。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準
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發現許多高校和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不準。部分高校熱衷于“另起爐灶”,注重設立“創新創業學院”、開設各類創新創業課程,未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教學體系,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日常專業學習相脫離。事實上,學校組織學生搞創業大賽,不是單純地評選創業成功者、培養創業能力,而應重在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真正的創新創業能力必須要經過社會的錘煉,僅靠學校教育是不可能長遠的。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匱乏,創新實踐教育不足
當前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數量不足,結構有待調整。創新創業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活動,但目前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很少有在企業從業與管理的經歷,有過創新創業經歷的更是鳳毛麟角。由于教師缺乏創新實踐,導致對學生的實踐教育也存在不足。許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指導的理解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和專業知識教學上,造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市場實際情況脫軌,不符合市場發展的實際,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創新創業環境,不能從根本上滿足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實需求。
二、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議
(一)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做好創新創業規劃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應僅僅停留在通識教育層面,也不應脫離原有的教學體系,而應與普通專業課程相結合。建議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注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現有課程體系的融合,把創新創業意識引導、能力培養、風險防范等方面的教育融入專業學習的方方面面。要建立適應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雙創教育模式,從挖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夢想出發,幫助他們做好人生規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要從構建創新創業必需的健全人格、頑強意志、知識儲備出發,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路上的動力源泉,幫助他們完善要實現創新創業夢想所必需的知識體系,幫助他們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以及勇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二)鼓勵校企合作,開展體驗式教學和實踐性教學
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在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時的失敗幾率很高,對此,應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幫助學生增長經驗,避免學生在從事創新創業時走錯路、彎路。建議參照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類似做法,出臺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和優惠政策,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使企業積極參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可以結合高校的專業實踐課程,安排定崗實習活動或采用師徒授受的模式,讓學生進入企業,在企業員工的指導下學習創新創業型企業產品如何構建、市場如何開拓、管理如何開展、企業文化如何打造等知識,真實體現企業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為后續真正進入職場打下基礎。針對部分企業參與創新創業時存在的盲目心理,要鼓勵企業結合高校具體的創新創業項目,參與創業項目“沙盤推演”,讓參與者在一個虛擬的經營環境和經營規則中相互博弈較量。通過“沙盤推演”,不僅能夠幫助有志創新創業的大學生學會做出正確的戰略計劃并適時調整,為前期工作掃清障礙;也能讓他們充分了解如何實現目標以及實現目標需要的要素,提高決策分析和統籌把握全局的能力,彌補自身短板,并加強創業企業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各自經驗分享。
(三)以“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的形式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目前,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方面各具特點和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也參差不齊。建議利用互聯網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整合全國的優秀師資、優秀實踐課程等資源,通過網絡教學、視頻學習、實踐教學等形式進行資源共建共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高校,既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也可以在了解其他高校的相關信息、分享其他學校長處的基礎上,彌補自身的不足。各高校也可以在平臺上展示自己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平臺推動高校間的創新創業項目合作,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