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化學用語習慣,使學生懂得專業化、規范化的化學用語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著重探究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用語的重要性以及化學用語的教學對策,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 化學用語 教學特點 學習興趣
化學用語的特點為標準化、規范化,是人們為了更好地統一一些物質的名稱和結構等而設計的表示物質組成的一系列特殊符號。初中學生在首次接觸化學學科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現象,短時間內不容易學習和理解,但學生一旦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精髓和特點,便能夠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初中化學用語的特點
1.內容上的繁雜。
學生在化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內容就是化學用語,化學用語包含各種原子結構式、離子結構式、化學方程式等等,這些化學用語涵蓋了初中化學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學用語的數量和內容比較繁雜,學生初次接觸到新的課程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和興趣,但不能持久。
2.形式上的抽象。
在初中化學課程學習中,學生普遍反映化學用語太抽象。部分學生很難適應任何物質和知識點都用特殊的符號來表達,他們更喜歡用文字來表達這些內容,這顯然不利于對化學反應本質的理解。
因此,在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化學用語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對策
1.循序漸進,提升積累效果。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出現的。但是也存在部分章節的知識點和難點非常繁多的現象,沒有合理考慮學生的接受效率,例如在“元素符號”這一章節中,需要學生完全記住20多種不同的化學元素符號,這顯然是一個非常繁雜的教學過程。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逐漸了解每一種化學元素的特點,使學生能夠理解不同的物質。同時將后續課程中會經常出現的元素進行著重探索,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會提高學生在化學課程上的學習效率。一些不常見的化學元素,教師可以適當刪減。
2.理解實踐,提升觀念建構。
化學用語的掌握離不開學生的理解,很多教師在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忽視學生的理解,告訴學生某些化學用語符號,然后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最終很多學生都不是靠自己的理解來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其實教師如果能夠重視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通過化學實驗以及學生對化學用語的理解來建構化學用語的基本觀念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那么教學質量會有顯著提升。
例如,學生首次接觸到的化合物為水,而水包含氫元素和氧元素,教師通過探究、分析教材中水的電解實驗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水這一化合物的組成狀況。很多學生往往會將氧氣、氫氣以及氧原子和氫原子混為一談,認為水就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通過實驗就能夠觀察得出氫原子和氧原子共同組成了水,并且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量比為2:1。
這種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化學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將抽象化的原子、分子概念區分開來,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轉化鼓勵,提升濃厚興趣。
興趣是課程學習的首要導師,教師在進行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備課,將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和難點,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和語句,使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課程學習的效率,同時也能夠提高對化學用語學習的興趣。
比如說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需要學生掌握15種化學元素的活動性順序,進而為學習后續的酸堿性反應奠定一定的基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我將其轉化為順口溜,“加拿大美女,身體細纖輕,總共一百斤”。通過這種方式,很多學生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記憶這幾種金屬活動性順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堂上,我還會通過傳統的“爬黑板”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課堂學習興趣。前一節課所學習的大量化學用語以及化學方程式,我會提前告訴學生下節課會應用,然后在下節課時我會隨機點名幾個學生上黑板進行應用比賽,對于應用情況比較薄弱的學生,我一般是以鼓勵為主,然后在課堂學習時也會多關注其學習情況。下次“爬黑板”再找這名同學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對于在黑板上應用化學用語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生,我則會予以一定的鼓勵和表揚。這樣既能夠達到有效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化學用語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化學課堂上更加活躍。
總之,初中化學用語可以說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催化劑,掌握得當便能事半功倍,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如果無法掌握良好的化學用語,必然會影響到未來的學習效果。而教師應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興趣心理,使學生能夠成為自己的導師,不斷地鉆研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作者為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