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雙怯生生的小手伸起來了,一個扎著獨角辮的尖下巴小女孩帶著哀怨的目光看著我,同學們也隨著我的目光關注起了這位女孩。
那年我市教育機構改革——鄉鎮辦事處的中小學進行合并。我被“下放”到小學去教四年級。接到這個通知,我很沮喪,帶著一顆冰冷的心步入四年級教學之旅。我的工作開始沒有了一點激情,更不用說有半點創造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情緒低落的時候,作業本機械化地批改;班上發生的一些矛盾事件也是呵斥一下當事雙方就偃旗息鼓了。
那天我照樣站在講臺上沒有激情的講著課,一雙怯生生的小手伸起來了,一個扎著獨角辮的尖下巴小女孩帶著哀怨的目光看著我,同學們也隨著我的目光關注起了這位女孩。但大多數同學的眼光流露出的是鄙夷神色。她穿著一件粉紅色的絲棉襖,前襟上的污垢像人為的為胸前制造了一道鎧甲。她是我班每次考試倒數第一的孩子,有她的存在,我們這個年級就沒有誰再會擔心考倒數第一了。聽她的前任班主任介紹,她有點弱智,經常有學生無聊的時候就會用十以內的加減法考她,她用她的無助和無知打發同學多余的時光。照慣例,她舉手的目的不外乎有這樣幾種情況:內急憋不住了;旁邊的同學搞惡作劇了;檢舉上課做小動作的同學贏得老師的一點卑微的同情。我準備用冷漠趕走她制造的不和諧,沒想到她的嘴里竟然發出了天籟之音:“老師,我給你帶的蘋果怎么還沒吃?”
她這一提醒,同學們都把眼光投向講臺。在兩個粉筆盒的夾縫處,一個蘋果低聲下氣的夾在粉筆盒“高大”的墻壁下,像一個在家里受冷落被母親呵斥在墻角獨自啜泣的孩子。我遺憾自己的粗心,一個鮮嫩的蘋果放置講臺這么久竟然沒被發現。或許其他任課教師發現了它的存在,卻誤認為是哪位同學拾撿的垃圾,像我一樣也把對孩子的熱情禁錮了起來。
“你為什么要送老師一個蘋果呢?”我直視著她。
“老師,我每次看您進教室上課都皺著眉頭,很不開心,是不是我們大家惹您生氣了,我想送您一個蘋果消消氣。”女孩兒“含情默默”的望著我。
“那你怎么不直接給老師送去,卻把它放到教室里呢?”我疑惑了。
“我成績差,不敢去辦公室,也怕我送的蘋果您不吃,就偷偷地把它放在粉筆盒的下面。”女孩有點羞怯了。
我輕輕拾起蘋果,用手拭去上面的灰塵,然后,用心地品起蘋果來。蘋果放的時間太長,失去了固有的水分,皮兒已經開始起皺了,但嚼在嘴里,卻異常的香甜,絲絲汁液在我的喉間緩緩滑過,直沁心脾。剎那間,我沮喪冰冷的心被這個“笨女孩兒”的童真給融化了,一陣一陣涌動著情感的漣漪。
其實這個被老師和同學都鄙視的女孩兒,除了學習不好,其它方面不是很差啊,說話有力,邏輯清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更重要的是,她不自卑自棄,還能看出老師內心的憂傷,悄悄的送老師一個蘋果。真是個慧心的孩子!這使我自慚形穢了,我們成人喜歡看重自己的榮辱沉浮,固守著自私,用世故圓滑作為偽裝自己的外衣,來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告別了外婆的歌謠,遠離了童真,丟棄了善良,像春蠶結繭一樣,把心靈的蛹裹在四壁不通光的繭里,平添了許多憂愁。
我向女孩兒深深地鞠躬,一為道歉——為自己太粗心,為自己太功利;二為道謝——是這個女孩兒用童真教會了我,當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時候,別自棄,別丟失了人的善良。要善待孩子,善待工作,善待生活。
感謝領導對我的“下放”,讓我平淡的日子有童心相伴。心如白紙的小不點用童真給我搭建了一個暖暖的巢,當生活中的煩憂像北風席卷而來的時候,只要走進教室看到那些如花綻開的笑臉,心里的陰霾也就煙消云散了。
(湖北省谷城縣茨河鎮楊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