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家族辦公室的迅速增長中,律所轉型的家族辦公室成為了中國本土的特色,有別于國外的家族辦公室發展,律所以其特有的客戶關系在家族辦公室的建立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隨著中國大陸地區高凈值人群的增加,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也不斷涌現。在家族辦公室本土化的過程中,與同業的西方社會有所不同的是,中國出現了由律所轉型而成的家族辦公室。而律所轉型而來的家族辦公室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優勢,發展中又會遇到什么樣的挑戰呢?帶著這些問題,《家族辦公室》記者采訪了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李亞潔律師。
1律所型FO是怎么產生的?
律所轉型做家庭辦公室,這種獨特現象與我國的大環境息息相關。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已經完全融進入了全球的生產體系,隨之而來的,是全球價值鏈的融合。我國所有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模式無法快速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客戶的需求推動著整體行業的發展。對此,和豐家族辦公室創始合伙人蔣松丞曾在《家族辦公室與財富管理——家族財富保護、管理與傳承》中提道:“家族主要面臨以下四大類挑戰保持財富所有權與控制權、財富的保值增值、財務安全與可持續性、家族治理的有效性與延續性。”
律所轉型為家族辦公室后,其業務客戶主要來源于做其他法律服務業中衍生出來的客戶。律所秉承一貫的低調作風,其家族辦公室業務幾乎不做任何推廣。客戶主要來源于有過服務歷史的企業和個人。
例如國內知名的大成律師事務所在為客戶提供其他法律服務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有家族財富保護與傳承、海外資產配置、稅務籌劃、子女教育培養、慈善捐贈等方面的法律服務需求。同時事務所考慮到改革開放經過了三四十年,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到了快該退休的年齡,他們必須要面對家族財富特別是家族企業怎么向下一代傳承的問題,市場上必然出現以家族財富傳承為主要內容的家族辦公室的服務需求。
2客戶需求溢出時,如何解決?
法律籌劃與實施能力是家族辦公室服務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參與家族辦公室的律所,擅長為客戶提供境外資產配置、財富管理以及傳承相關的法律架構服務。律所依托其強大的法律背景,在做股權架構設計及風險防控、家族財富傳承規劃上最為出色。律所非常擅長客戶的背景調查,針對家族辦公室的潛在客戶,會參考發達國家或者地區的經驗。
然而家族辦公室仍是一個需要集合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為家族提供定制化服務的機構,律所家族辦公室的功能定位于咨詢服務和事務處理,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在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承擔解決方案中,會分派業務,選擇適合由律師執行的事務處理。此外,其定位上鮮少涉及財富管理功能。因此律所型家族辦公室在其他方面的服務,諸如信托、醫療、家族治理、投資咨詢等,仍舊需要與其他機構合作。
同時律所也有外部顧問團隊,包括金融專家、稅務專家等等。例如2016年3月,北京大成與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簽訂《合作協議》。但在服務過程中并不出售金融產品,如果遇到需要使用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情況,會尋求與適當的金融機構合作。而同業合作中如何選擇外包團隊呢?李律師認為這是一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問題。不過,他強調律師事務所和金融機構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是分工合作的關系,因此,不會有客戶流失的顧慮。
3未來的路去往何方?
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李亞潔律師持有樂觀的態度,認為家族財富傳承的需要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有許多的挑戰,主要的挑戰是中國大陸還不具備適宜的法律環境。具體來說就是信托財產的登記制度、稅收制度不健全。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中國的公司法律制度也不適合家族財富傳承。面對這樣的挑戰,各方也都慎重地采取應對策略。
對于應對方式,大成將重點放在了公司法上。據李律師介紹,家族財富的主要部分是家族企業的股權。所以家族企業的傳承要通過股權信托的方式解決。設立股權信托,除了要面臨登記問題、納稅問題,還有一個“真實轉讓”的問題。如果委托人把股權“真實轉讓”給信托公司,在中國大陸現有的公司法律制度下,信托公司就要承擔起股東的義務和職責,比如說召開股東會時行使表決權等。如果信托公司不能承擔起股東的義務和職責,那可能就違反了“真實轉讓”原則,這個信托就要面臨被撤銷的風險。而與此相同的問題,在有些英美法系國家就不是問題。因為這些國家的公司法是“董事會中心主義模式”的公司法(我國的公司法可以稱為“股東會中心主義模式”的公司法),公司治理的權利、職責主要集中在董事會,股東把股權設置信托以后,基本不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所以信托機構也不用太多地關心公司的經營管理。因此大成會幫助客戶在適合的英美法系國家、地區去設置海外股權信托。大成律師事務所有眾多的海外辦公室,在這方面有比較突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