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已經做好了,你們趕緊過來趁熱吃。”10月18日,貴州遵義紅花崗區“愛心豆花面”的老板孫文志,招呼環衛工人來吃早餐。兩年來,他免費送出了上萬碗豆花面,免費對象包括老人、環衛工和殘疾人等。(10月19日新華網)
近年來,我們在物質文明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也有人感嘆精神文明退步,道德家園荒蕪。老人倒地無人幫扶,常被人引用為“人心不古、社會沙漠化”的案例。就連小學生寫幫扶摔倒老人的作文也只得了5分。老師的評語竟然是:“這個社會,老人摔倒了還有人敢扶嗎?”
而孫文志常年給環衛工、老人等群體免費提供早餐,用高尚的行動推翻了有人對文明退步、道德滑坡的偏頗判斷。但一兩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給所有老人、環衛工、殘疾人送溫暖。救助弱勢群體,還需要政府完善救助制度,及時啟動救助預案,讓弱勢群體得到妥善安置。可孫文志的善行與熱氣騰騰的“愛心面”復蘇了我們內心的柔軟善念,讓人心溫暖。
獨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正如有網友所言:“面店老板的力量有限,要是有更多人加入就好了。”面店老板孫文志用樸素的“愛心面”向我們發出了文明道德倡議。我希望現代社會涌現出更多吳菊萍、陳賢妹、孫文志式的道德典型,讓樂于助人成為社會的亮麗色彩,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生活在愛心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