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對于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我院34例幼兒園在校教師及94例幼兒家長為主要研究對象,為他們開展預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講座。分析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對手足口病知識的了解情況。結果: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家長和教師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方式、相關癥狀及治療措施等具體內容知曉率為94.53%、84.38%、96.09%、85.94%,和接受健康教育之前進行對比38.28%、43.75%、50.78%、35.16%,明顯高于相關的數據,差異體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對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的提升手足口病知曉率,及時樹立自我防治的相關意識,對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與傳播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手足口?。活A防效果;臨床研究
手足口病屬于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引起此病癥的主要原因是腸道病毒有所感染,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發病人群主要集中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在臨床上的表現是發熱、足、口手等部位出現了皰疹或者是皮疹,還有部分患者會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多種致命性的并發癥,嚴重威脅到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與小兒的不良衛生習慣存在著密切聯系,還包括生活環境的衛生狀況及食用食品的衛生狀況等緊密相連,需要家長和教師掌握最基本的手足口病預防措施,其認知程度影響到手足口病的傳播和嬰幼兒的健康狀況。在臨床角度上分析,需要具備專業治療措施的情況下,具有針對性的開展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此舉措對手足口病患兒的預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選取我院34例幼兒園在校教師及94例幼兒家長為主要研究對象,為他們開展預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講座。分析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對手足口病知識的了解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34例幼兒園在校教師及94例幼兒家長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校教師全部為女性教師,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有25例,高中學歷有9例,幼兒家長男性為29例,女性為65例,文化程度包括大專以上有79例,高中為1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宣傳欄
幼兒園工作人員在教室固定位置和門廳外張貼關于手足口病的預防宣傳海報,內容包括了手足口病的七步洗手法,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主要癥狀及預防措施等。
1.2.2 知識科普講座
知識科普講座較為正規,主要方式是對手足口病知識進行講解,其中涵蓋了主要的治療方法,皰疹的形態特點,產生的病因,并發癥等內容;同時需要對手足口病流行性學知識進行講解,其中流行特征、傳播途徑及傳染源等都是重點內容。另外,也需要對家長與教師傳播手足口病的特性,使他們明確防止嬰幼兒患手足口病的具體方式就是遏制一切可能引發病情的接觸途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2.3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夠讓家長與教師掌握最基本的預防措施,通過適當的宣傳,減輕他們心理上的恐慌,從而解除他們面對手足口病存在的緊張感,使他們意識到這類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如果能夠讓幼兒和家長積極配合治療工作,病情便能很快得到控制,確保消除對這類疾病的緊張恐懼感。
1.3 觀察指標
了解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家長和教師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方式、相關癥狀及治療措施等具體內容的知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主要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與統計學有關,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家長和教師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方式、相關癥狀及治療措施等具體內容知曉率為94.53%、84.38%、96.09%、85.94%,和接受健康教育之前進行對比38.28%、43.75%、50.78%、35.16%,明顯高于相關的數據,差異體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健康教育工作屬于一項系統的工程,這個過程能夠讓人的思維轉變認知,有效的改變家長與教師對于手足口病的傳統認識。通過健康教育的宣傳作用,對提升手足口病的知識知曉率具有極大幫助,有助于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改善不良的衛生常態。健康教育的實質就是進行干預,可以向人們傳達生活方式中所必備的服務、知識等。幼兒園是手足口病多發的場所,家長和教師也容易集體感染,因此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能夠及時的宣傳預防知識,提升家長與教師知曉率的同時,使他們樹立自我防治疾病的意識,從而為嬰幼兒的健康提供保證,控制了此病情的延續與傳播。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家長和教師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方式、相關癥狀及治療措施等具體內容知曉率為94.53%、84.38%、96.09%、85.94%,和接受健康教育之前進行對比38.28%、43.75%、50.78%、35.16%,明顯高于相關的數據,差異體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對預防手足口病有著積極作用,能夠顯著提升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并且讓家長與教師具備自我防治疾病的意識,對控制病情蔓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唐俄. 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學工程,2015,12:198+202.
[2]石紅霞,烏云嘎. 幼兒園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預防措施及護理干預探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50:181.
[3]唐軍. 健康教育在預防手足口病的應用效果探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6,20:271-272.
[4]宋燕. 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護理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4:4841-4842.
[5]覃芳華. 個性化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繼續醫學教育,2015,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