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應用效果,以期提高產婦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接收的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150例,隨機分為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產婦75例,使用干預護理的觀察組產婦75例,對比和分析兩組產婦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3h出血75.6±26.8mL,產后24h出血161.2±25.8 mL;對照組產婦產后3h出血135.8±17.6mL,產后24h出血247.5±34.5 mL,且P<0.05;觀察組產婦滿意51例,一般21例,不滿意3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產婦滿意29例,一般32例,不滿意14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81.33%, 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施行干預護理,能夠大大提高產婦臨床護理效果和對臨床護理滿意度,幫助快速地恢復健康,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婦產科;產后出血;臨床護理;效果
產后出血是產婦分娩后常見的并發癥,在分娩結束24h內,根據產婦的生理狀況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大出血,若未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護理治療會導致死亡[1]。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方法和應用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接收的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150例,年齡21~39歲不等,初妊娠產婦98例,經產婦52例,平均孕次1.2±0.3次,所有產婦產后出血量均大于500mL,出血原因包括子宮破裂、產道開裂和子宮收縮乏力等。隨機分為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產婦75例,年齡21~39歲,初妊娠產婦49例,經產婦26例,平均孕次1.3±0.5次;使用干預護理的觀察組產婦75例,年齡21~39歲,初妊娠產婦49例,經產婦26例,平均孕次1.1±0.2次,且兩組產婦年齡、孕次和出血原因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主要方法包括:①在產婦分娩前,詳細耐心地向其講解分娩的過程、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并發放宣傳手冊,提高產婦對于分娩過程和護理的認知水平;②在分娩過程中,實時監測產婦的生理指標和變化,一旦出現任何異常,立刻通知醫生進行緊急救治;③對于體質虛弱或者年齡較大的產婦,做好產后出血護理的準備,并告知患者家屬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按照醫生囑咐可服用預防性藥物;④產后麻醉恢復后,密切監測產婦的生理指標,保證病房內空氣流通和溫暖,避免產婦受到刺激。
觀察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方法包括:①在產婦入院前,組織產婦和家屬進行分娩知識的健康教育,對于有出血傾向和身體虛弱的產婦,組織進行集體性的知識宣教講座,提高產婦對于自我護理的認知和監測水平;②在產婦分娩前,以和藹的態度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循序漸進地取得產婦的信任,消除緊張、恐懼和抵觸的心理,由助產士陪同增強產婦的細心;③在分娩過程中,助產士陪同在產婦身邊,適當進行撫觸和按摩操作,盡量避免分娩時間過長,一旦分娩結束立刻對子宮和陰道進行縫合處理[2];④在分娩后24h內,密切地監測產婦的生理指標,由醫護人員陪同在產婦身邊,進行按摩和護理操作,幫助乳汁分娩,恢復體力[3];⑤保持病房內環境整潔和空氣流通,溫度和濕度適宜,產婦平臥在床上,注意保暖操作;⑥術后,避免產婦受到不必要的刺激,保持情緒的穩定。
1.3 臨床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產后3h和24h出血量,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比和分析兩組產婦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情況,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種水平,臨床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總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P值檢驗,若P<0.05為則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對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由表1可知,觀察組產婦對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2.2兩組產婦產后3h和24h后出血量對比
由表2可知,產后3h和24h后,觀察組產婦臨床出血量均小于對照組患者,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3 討論
產婦出血若未得到及時診治,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影響產婦的健康。因此,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醫護人員應當在產前進行相應分娩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產婦對于產后出血的認知水平,加強自我防護能力;在分娩過程中,助產士陪同產婦進行分娩操作,避免分娩時間過程;產后,醫護人員需要對產婦進行必要的心理指導和安慰,給予適當的按摩以促進乳汁的分泌,促進子宮內部收縮,避免情緒波動,減少產后出血量[4]。綜上所述,對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施行干預護理,能夠大大提高產婦臨床護理效果和對臨床護理滿意度,幫助快速地恢復健康,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萍. 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的護理及其效果[J]. 護理研究, 2014, 3(6): 278.
[2] 倪亞萍. 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J]. 中國醫藥導刊, 2014, 9(14): 1621-1622.
[3] 喬立芹. 基層醫院146例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J]. 中國現代護理雜志, 2015, 17(25): 3058-3060.
[4] 張紅霞. 婦產科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及效果的探討[J]. 健康前沿, 2016, 5(8):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