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綜合干預對HIV/TB雙重感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對收住院的24例患者依據病患個人特點給予個性化的護理評估,由責任護士針對性實施情感干預、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同伴教育及延續(xù)性護理干預等措施。結果:對HIV/TB雙重感染患者進行護理綜合性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提高服藥依從性。結論:對HIV/TB雙重感染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綜合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病恥感,獲得支持和照護,從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
關鍵詞:HIV感染;結核病;護理干預
HIV是引發(fā)結核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在感染HIV的人群中,結核病是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1]。201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在感染HIV的人群中有110萬新發(fā)的結核病例,更多感染HIV的人死于結核,約占所有艾滋病相關死亡率的24%(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4d),在傳染性疾病中,結核病居成人死亡率的第二位。為了提高HIV陽性的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延緩疾病進程,重建患者免疫功能,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可影響治療成功率和疾病的轉歸。本文對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4例HIV/TB雙重感染患者進行護理綜合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將護理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統(tǒng)計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的24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齡在10-45歲,平均31歲。職業(yè)分布:無業(yè)13例,農民9例,學生2例。感染途徑:性接觸20例,靜脈吸毒3例,母嬰傳播1例。所有病例均由大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HIV抗體為陽性,肺結核診斷標參照 2001 年修訂的《肺結核診斷和 治療》中肺結核診斷標準。
1.2 臨床表現(xiàn):HIV/TB雙重感染患者臨床表現(xiàn)各異,以發(fā)熱、高熱(39℃以上)、咳嗽、咳痰、盜汗、體重減輕等癥狀多見,出現(xiàn)胸悶呼吸困難者5例,3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
1.3 治療:24例病例中6 例已經服用ARV藥物,所有病例均進行抗結核治療,執(zhí)行標準抗結核治療方案,INH+RIF+PZA+EMB,強化治療2個月(強化期),使用INH+RIF維持治療4個月(維持期)[2]。
1.4 護理效果 統(tǒng)計本組24例住院患者從住院干預至出院后延續(xù)性干預10個月,21例患者治療服藥依從性好,18例患者經抗結核治療后好轉,5例反常惡化行HAART治療,治療半年后3例好轉,有1例治療2周后死亡。
2.護理干預
①情感干預:責任護士首先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環(huán)境,以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以關懷的態(tài)度,在保密患者信息的情況下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對患者的知識水平、文化程度、心理接受能力等進行評估,在日常的護理中對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消除患者的病恥感,建立互信的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②心理干預:做好HIV/TB雙重感染患者的心理護理是治療的關鍵,所有住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抑郁、偏執(zhí)、悔恨及人際關系敏感等心理表現(xiàn),甚至會出現(xiàn)敵對、報復、絕望情緒,但是他們也渴望得到心理支持和幫助,責任護士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鼓勵患者提出疑問并耐心回答患者的每個問題,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才有不同的心理疏導方法,調整其不良情緒,幫助其度過心理危機,給患者增進心理安全感。鼓勵患者堅持治療,規(guī)范用藥,通過健康教育和專題講座帶動家屬幫助患者爭取更多的親情支持,減輕恐懼心理,提醒按時服藥,以提高服藥依從性[3]。
③健康教育:責任護士利用簡潔、通俗、易于攜帶的各種健康宣教教育資料,向患者提供HIV及肺結核的正確信息,讓患者清楚地了解疾病的傳播、治療療程、藥物劑量及可能出現(xiàn)的副反應,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以及不按時服藥所帶來的潛在耐藥風險,指導患者正確的服藥方法,鼓勵患者堅持規(guī)范服藥,指導患者正確識別藥物的不良反應。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白不堅持服藥的后果,引起患者重視;對于不主動服藥、健忘或者心理有應激的患者,責任護士在住院期間督導患者服藥,讓患者養(yǎng)成按時服藥的習慣,出院后指導患者使用電話提醒及家屬照護的方法讓患者堅持服藥治療。
④基礎護理干預:做好患者的保護性隔離工作,病室環(huán)境安靜整潔,每日通風兩次;責任護士指導患者正確咳嗽排痰的方法并做好患者痰液的消毒處理工作;對于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讓患者每天用30ml濃度為3%的碳酸氫鈉溶液漱口4次,保持口腔清潔;指導患者加強營養(yǎng),讓患者多進食一些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維生素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可是使得患者心情愉悅,感受到關愛,可以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
⑤同伴教育:讓治療成功且溝通能力強的同類患者現(xiàn)身說法,提供相關依從性和治療支持的咨詢服務,鼓勵患者堅持服藥,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服藥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獲得更多心理和社會方面的有益支持[2]。
⑥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繼續(xù)對患者進行延續(xù)性的干預隨訪工作,科室建立出院后隨訪檔案,責任護士按照計劃可通過電話隨訪、上門訪視和患者出院后定期門診復查來了解患者的服藥情況,幫助解決在治療中可能遇到的影響規(guī)范治療的困難,確保患者在狀態(tài)不佳時得到幫助。在隨訪中教育患者加強營養(yǎng),堅持適量有氧鍛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降低疾病的傳播率,告知患者服用藥后出現(xiàn)不適應積極與主管醫(yī)生聯(lián)系溝通,尋求幫助,告知患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由于不良反應自行隨意停藥。
3.小結:
艾滋病(AIDS)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嚴重致死性傳染病。HIV/TB都是傳染病,同屬于細胞免疫性疾患,HIV/AIDS感染易并發(fā)結核病,反之結核病患者具有不良行為易并發(fā)HIV感染成AIDS,HIV/ AIDS與肺結核相互影響,結核加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程度的發(fā)展、使患者壽命縮短,而艾滋病的流行促進了結核菌的傳播,兩者流行相互作用是致命的[4]。結核病是繼HIV流行之后引起全球范圍內傳染病致死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HIV相關疾病的患者由于免疫抑制而更容易發(fā)生嚴重的結核病,并發(fā)是一種嚴重危害個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傳染病。因此作為護理人員要對HIV/TB雙重感染患者做好情感支持、心理干預,同時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和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增加治療效果,減少機會性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防止疾病傳播。
參考文獻:
[1]張敦熔.現(xiàn)代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0:561-568
[2]王鳳麗.責任編輯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12:6
[3]阮葉.王紅紅.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病人的治療與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4):1059-1060
[4]黃俊榕,尉理梁.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診斷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5,21(3):410-412
作者簡介:
高艷花(1972年1月生)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長期從事感染科的臨床護理管理工作,郵箱tsm3520626@163.com。
陶淑敏:單位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