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新生兒黃疸應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13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7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52%,對照組為80.6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01%,對照組為77.6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生兒黃疸患兒應用早期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早期護理干預;效果
新生兒在出生28d內出現黃疸即為新生兒黃疸,該病主要特征表現為鞏膜、皮膚及黏膜出現黃染現象,對患兒的神經系統會造成損害,影響新生兒智力發育,嚴重者可導致患兒死亡[1]。臨床上把新生兒黃疸分為兩類,生理性黃疸以及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出現時間是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2至3天,第4至6天達到一個高峰,第7至10天開始消退。早產兒的黃疸持續時間稍長一些,除食欲不振外,未發現其他癥狀。如果生后一天內就出現了黃疸,兩至三周黃疸仍未消退,甚至出現加重現象,或者黃疸消退以后又再次出現或出生后一周至幾周內才出現黃疸,均屬于病理性黃疸。本組研究針對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13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研究,對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13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7例。對照組中,男38例,女性29例,平均胎齡(39.2±1.3)周,平均出生時間(3.6±0.7)d,平均出生體重(3.56±0.72)kg,黃疸出現平均時間(2.06±0.27)d;觀察組中,男39例,女性28例,平均胎齡(39.4±1.1)周,平均出生時間(3.5±0.8)d,平均出生體重(3.52±0.74)kg,黃疸出現平均時間(2.03±0.29)d。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均經臨床確診為新生兒黃疸。排除標準:排除先天性膽道畸形、心臟病、畸形、甲狀腺功能減退患兒,排除新生兒窒息患兒,排除感染患兒。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黃疸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早期撫觸。給予患兒光療后,對患兒全身進行撫觸護理。從患兒頭部開始進行撫觸,然后進行背部、腹部、四肢的撫觸,每次撫觸時間不低于15min,每天兩次[2]。
2)早期沐浴。對患兒每天進行一次沐浴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水溫進行合理控制,保證患兒機體接觸舒適,水質要確保干凈、清潔,讓患兒能夠舒適的進行沐浴。在沐浴過程中,要用護臍貼將患兒臍部保護起來,在沐浴過程中,對患兒的四肢要進行伸展護理,并給與適當的按摩護理。
3)早期光照。光照治療是黃疸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對患兒進行光照治療前,要將光療箱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并將溫度控制在30-32℃,將患兒放入光療箱前要將患兒的會陰部及眼部進行遮蔽,使患兒的頭部上一側偏斜,給予藍光光療[3]。治療期間,對患兒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密切進行觀察,并適時給予患兒觸覺及聽覺上的撫慰,避免患兒在光療箱內過度產生恐懼感。對患兒要定時進行翻身,并給予相應的能量及水分補充,治療期間如果發現患兒出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治療并告知醫生給予對應的處理。
4)早期喂養。對新生兒要盡早進行母乳喂養,如果母乳不足,要及時添加輔乳進行喂養,確?;純耗軌蛘z入營養?;純何桂B后,護理人員要將患兒豎抱,在其背部輕拍。如果要將患兒放在嬰兒床上,則要保證患兒側睡,頭部上一側偏斜,避免患兒出現嘔吐或溢乳,引起患兒窒息[4]。
1.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體征及黃疸癥狀消失,胎便變黃時間大于3h,血清膽紅素明顯降低;有效:臨床體征及黃疸癥狀改善,胎便變黃時間大于3h,血清膽紅素有所降低;無效:臨床體征及黃疸癥狀為改善或加重,胎便、血清膽紅素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發放給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較高,分為非常滿意(90分及以上)、滿意(80-89分)、不滿意(80分以下)。
1.5統計學分析
將所獲得的數據錄入數據庫。對所有患兒資料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52%,對照組為80.6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01%,對照組為77.6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黃疸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可自行消退,不需要用藥治療,新生兒黃疸主要是由于患兒機體膽紅素代謝異常造成血清膽紅素水平上升引起的癥狀[5]。對于病理性黃疸患兒需要給予及時的治療,并且要加強患兒的護理,避免由于黃疸引發患兒智力受損及神經系統受損[6]。在對黃疸患兒進行治療期間,給予患兒早期護理干預對黃疸治療效果具有促進作用。對患兒進行早期撫觸、沐浴、光照、喂養等護理干預,能夠加速患兒新陳代謝,提高患兒胃腸蠕動,對血液循環狀態也與改善作用,最終能夠促使患兒血液過高膽紅素通過排便排除,達到治愈黃疸的目的。
本組研究為探討新生兒黃疸應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選取我院13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研究,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得出以下結果,針對新生兒黃疸患兒給予早期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患兒的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黃疸癥狀,盡早消退黃疸,護理效果較好,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強春曉.進行早期綜合護理對防治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22(16):108-109.
[2]荊宜紅.新生兒黃疸應用多元化早期綜合性護理干預90例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4(09):2789.
[3]邢利英,陳立文,吳殷,等.藍光聯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01(24):77-79+83.
[4]安麗梅.關于新生兒黃疸的早期護理干預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9(26):122-123.
[5]杜秀敬.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實施撫觸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08(14):117-118.
[6]賈承英,崔彥敏,張青,等.早期護理干預在胎膜早破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應用及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17(06):27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