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在插胃管過程中的作用。方法 將80例需插胃管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例),插胃管過程中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對照組只進行常規護理。結果 干預組能有效減輕患者置管過程中的不適癥狀(P<0.05),且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一次置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有效的心理干預能減輕患者在置管過程中的不適癥狀,提高成功置管率,增強患者信心,融洽護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心理干預;胃管;不適反應
插胃管是胸外科手術前常見的一項操作技術,胃管由鼻腔插入,通過咽喉、食管進入胃內,尤其在通過咽喉食管的三個狹窄時,絕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惡心、干嘔等癥狀,再加上術前患者的緊張心理以及絕大多數患者及家屬從未接觸過這項侵入性的操作,就會給患者造成一種恐懼感,甚至影響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為了減輕患者由插胃管帶來的身心痛苦,筆者對于80位插胃管者進行對比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情況 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80例術前需要插胃管者,年齡15-60歲,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精神、聽力正常,既往無插胃管史。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性別、年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干預組與對照組的置管時間、置管方法、用物、操作者的熟練程度相同,其中干預組在操作前接收心理干預,對照組除不接受心理干預外,其余條件均與干預組相同。
1.2.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干預的基礎。在操作前經常看望患者,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在言語行為上尊重、認可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積極解決患者的問題,對待患者熱情、大方、態度誠懇,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感。告知患者疾病經過正確的治療后能夠痊愈,以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1.2.2家庭干預 護士在操作前單獨告知患者家屬留置胃管的相關知識以及插胃管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惡心、干嘔等不適癥狀,囑家屬在置管過程中盡量保持鎮定,配合護士的操作要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抵抗心理。
1.2.3在操作前護士盡力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可告知患者及家屬操作護士的資質及有豐富成功置管的經驗,協助患者練習吞咽動作,增強患者對于成功置管的信心。
1.2.4 以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為基礎,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留置胃管的作用、目的及其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明確告知護士在插胃管時各步驟的感覺,特別是當胃管插入到咽喉部時,會有惡心、干嘔等癥狀,但時間很短,只要配合護士進行吞咽動作,不適很快就會緩解,這種不適屬于正常感覺,使病人盡量放松,切莫抵抗。
1.2.5認知和行為干預 包括患者對于護士操作熟練程度的認知和對插胃管這項操作的認知。同時護士要指導患者在插胃管過程中進行準確的配合,置管前,指導患者取坐位或者半臥位,以幫助緩解緊張等情緒。插管時,告知患者頭稍后仰,并進行吞咽動作,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呼吸不暢等癥狀時,停止操作,待患者放松休息后再進行操作。
1.3護理觀察指標 根據胃管插入患者“自我評定量表”對患者不適反應進行評估,包括憋氣縮緊鼻孔、喉嚨緊縮、惡心嘔吐、握緊拳頭、流淚、吞咽動作不協調、插胃管7項內容,每項采用5分制,得分越高表示不適反應越強烈。根據本科室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2結果
2.1兩組患者胃管插入痛苦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自我評定量表各項比分均顯著少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胃管插入痛苦的比較(n=80)
組別憋氣縮緊鼻孔喉嚨緊縮惡心嘔吐握緊拳頭流淚吞咽動作不協調插胃管
觀察組0.7±0.10.6±0.21.1±0.20.8±0.20.7±0.10.5±0.11.2±0.4
對照組1.2±0.31.3±0.51.7±0.31.5±0.31.2±0.31.1±0.31.8±0.5
t5.1275.0066.1478.2146.2214.8245.625
P<0.05<0.05<0.05<0.05<0.05<0.05<0.05
2.2兩組患者對置胃管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在置胃管后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結果示干預組滿意度量表得分平均(96.15±2.14)分,對照組平均為(90.23±1.12)分,且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7.5%(39/40),對照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80.0%(32/40),兩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胃是最能反映人情緒的器官之一,而插胃管是對鼻、咽、食管及胃部的一種較為強烈的刺激,給患者帶了痛苦和不適。加之患者對插胃管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導致其對插胃管產生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因此針對患者出現的一系列不良情緒,給予其科學合理的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對疾病及操作的認知程度,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增強其治療的信心和希望,從而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插管,提高胃管留置的成功率。
本研究中,對干預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向患者講解插胃管的相關內容、為患者營造溫馨和諧的就診環境、加強其認知干預與家庭干預,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心理護理,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自我評定量表各項比分均顯著少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置胃管后干預組滿意度量表得分平均(96.15±2.14)分,對照組平均為(90.23±1.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7.5%,對照組為80.0%,兩組差異顯著(P<0.05),這些均表明,護士在插胃管時對于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于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提高成功置管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患者能主動配合操作,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提高,護患關系也更加融洽。
總之,插胃管操作是需要護患雙方相互配合的一項操作技術,因此操作前的心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減輕置管帶來的不適癥狀,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增強患者的信心,同時也提醒護士要不斷學習和改變護理觀念,重視心理護理,拓展心理護理的工作領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真正成為一名能為患者排憂解難的優秀護士。
參考文獻:
[1]戚利娟.心理護理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22):202-203.
[2]胡靜.淺談護理干預對口腔手術患者留置胃管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5):251-252.
[3]李艷,畢小琴.頭頸腫瘤術后留置胃管患者膈肌痙攣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4):388-389.
[4]韓君,湯豐榕,江有琴等.心理干預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應用與體會[J].海軍醫學雜志,2012,33(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