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道管理涉及到水運、采砂以及河道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河道管理工作質量影響到河道自身的質量。目前來看,河道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多種不足,而且河道整治與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任務。因此,河道管理需要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要在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開展河道管理工作,提高河道整治工作水平,確保河道管理質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國河道管理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河道管理;問題;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我國水利工程事業亦取得了如火如荼的發展。在水利事業不斷繁榮的背景下,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問題亦在不斷凸顯。其中,河道管理中的問題便是現階段我國水利事業中重點推進的任務,不僅在于其對河道環境造成了破壞,而且對居民用水的需求造成了不良影響。為此,加強河道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1、河道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今天,我國對水利事業越來越重視,并且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往往將重點放在河道的運行與管理上。就現階段來說,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對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的正常與法規,以有效加強對水利事業的運行與管理,切實降低水生災害的出現,并結合河道實際現狀,提出了合理的管理制度,進而不斷改善陳舊的管理體制。
2、河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規不明確
在我國有關河道管理的一些規定中并沒用明確某個部門及個人的責任,造成在管理和權限方面的界限模糊。幾個部門需要配合完成的工作由于責任問題相互推卸責任,導致治理效果不明顯,嚴重阻礙了管理工作的運行。因為沒用相關法律規定責任后果,所以部分集體或者個人在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時以環境污染為代價,造成河水的污染和周邊環境的破壞。
2.2工作人員環保意識薄弱
在河道管理的過程中,若對河道中的污水與雜質不進行周期性的維護與處理便會使得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嚴重污染生態環境,更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然而,部分人民群眾和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較為薄弱,不僅不重視河道管理工作對環境保護任務的重要意義,更缺少環保意識觀念。長此以往,眾多群眾便會想水體中投放各式各類的生活垃圾,從而污染河道衛生。而相關部門的河道管理工作人員又不重視排污問題的處理,甚至還有部分地區出現了“棄管”的現象,這都對河道管理工作的貫徹與落實沒有付諸實踐行動,使得河道臟亂現象不斷加重。
2.3無組織的河道開采
我國有明文規定在河道內開采等活動需要報請有關部門的批準,但是實際情況是河道內的開采人員多為個人行為,完全不受管理限制。造成這種狀況有幾點因素。首先是我國對沙石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供給范圍。在近些年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猛,所需沙石的量不斷增加,由于資源的緊缺導致價格也不斷攀升,在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下許多人開始私自開采,完全忽略了國家的相關規定。其次是法律不健全或者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管理困難。很多執法部門也在盡權力的維護河道安全,但是在執法中會受到各種阻礙。有些個人認為沙石是自然資源,誰采就是誰的,開采之后直接出售,完全不受任何部門的管理。我國法律程序中關于這部分的管理十分繁瑣和不明確,也是造成沙石濫采的重要原因。
3、優化河道管理問題的有效路徑分析
3.1建立健全河道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河道管理工作有條不紊、有規有法地進行,就必須建立健全河道管理制度,完善河道管理責任機制。例如:可以實行政府行政總領導對河道進行總管理,水利行政部門則承擔河道流經自身地域的管理,地方行政機構必須加大對政策、法規、方針等的實施力度。這就需要河道總管理部門同河道流經區的管理部門做好溝通、強化協作,雙方積極配合基礎上來實現對河道的高效管理,剖析河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應策劃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對策方針。無論是總管理部門還是地方部門都應該制定出科學的河道整治工作方案,采用責任制制度來控制河道臟亂差的問題,每一個區段河道出現問題由該區域人員負責整治,針對河道整治工作形成細致、明確的職責劃分,各個崗位對自身工作負責,以此來推動河道管理工作高效、有針對性地展開。各部門要重點加強河道內部管理,杜絕亂建現象,嚴格制定并執行有關法規,切實懲處一切亂排放、亂堆垃圾的現象,嚴格監督各個職能部門,對不法行為實施嚴格查處,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國家行政部門也要加大對污水治理力度,增加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同時,選擇合理的污水凈化技術,利用該技術來控制河道污染,提高河道管理工作水平。
3.2對河道開采工作由政府統一規范管理
河道管理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河砂的濫采,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出臺一系列政策,一經發現違法行為堅決按照規定予以處罰。在河段中劃分好區域,規定那一部分能夠開采,由誰負責開采,開采部門要有相應的資質將開采部門及船只進行建檔編號工作,決不允許個人行為發生,這樣能不保證開采的安全和有效。對于劃分出的禁止開采部分要由專人看管,發動群眾的監督力量,杜絕私自開采發生。
3.3普及全民的法律意識
河道管理并不是某一個部門能夠單獨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幾個部門的合作完成,更需要全體民眾的配合。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更有利于管理。各相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完成監督管理職責,群眾自覺遵守,在遇到違法亂紀現象時絕不姑息,長此下去就能夠培養全體自覺愛愛護環境的意識。
結語
河道管理是生態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整治與管理需要河道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等的積極協調與配合,河道治理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要注意先進治理技術的運用,同時,又要強化政策法規等的制定與實施,積極加大管理力度,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來提高河道管理工作質量,提高河道管理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興英,舒立華,安紅巖 . 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生態治理建議分析 [J]. 山東工業技術,2015(18).
[2] 陳岳寬 . 城市河道管理加強措施分析 [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2(8)
[3]張靜姝 . 分析河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加強河道管理的措施 [J].綠色環保建材 ,2016,0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