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對青海高原鄉村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度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現階段,青海省高原鄉村的水利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青海省孕育了多條河流,是我國水資源的重要發源地,但是由于青海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較差,對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本文通過對青海省水利工程相關施工管理特點地詳細闡述,仔細討論并分析了水利工程的相關施工管理工作,分析要點主要是管理的特征及內容,希望以此可以對實際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相關借鑒。
【關鍵詞】高原;水利;施工;技術
青海省是我國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對于我國乃至亞洲的水資源的供給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支撐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開采、利用、保護措施不當,再加上青海省自然環境的惡劣,難以進行有效的治理,加大高原鄉村水利管理的難度。在進行水利水電建筑具體施工時,要對青海省高原鄉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氣候特征進行綜合考慮,對項目施工質量實施嚴格管理與控制,以確保各施工環節得以安全、高效的開展,同時確保施工設施、材料、流程及方法等均能夠嚴格依據規定而進行選取,進而給施工營造出較好的施工條件,從而保證水利水電建筑項目的運行更加高效、安全與穩定。
一、重視并切實做好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的檢查、處理和隱蔽驗收等工作
在水利工程地基基礎分部工程施工前,應先對地基土層結構和分布狀況以及地基承載力做全面檢測,以核對地勘部門先前所作地質資料是否有誤。如發現有軟弱土層地基,則應查明其厚度并請地勘部門作出相應的地基處理方案;地基處理方法有多種,應根據擬建工程的類型、級別、使用功能及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比選來確定。比如,在風化層較厚、巖石較為破碎而又不能全部清除時,可采用澆筑砼防滲墻等方法來提高地基強度、增加其抗滲能力;對于軟弱地基,可采用樁基、沉箱和沉井等基礎型式將上部荷載傳遞到地層深處的持力層上。水利工程的基礎分部工程在隱蔽驗收前必須嚴格按相關驗收規范進行檢查驗收,比如:在砼澆筑前檢查驗收鋼筋和模板支設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澆筑砼墻體前,對敷設在墻體內的管線、預埋件的位置和數量是否正確應作認真檢查驗收,等等。
二、土石方工程、土石壩工程和隧洞工程等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一般情況下下,在開挖土方時應盡量避免冬季,如避免不了則需制定科學的、全面的施工計劃,并要對其進行可行性的分析和研究。在開挖水利工程相鄰建筑物旁邊時,施工人員要盡可能的加快土方填挖的速度,同時也要做好基坑底部的保溫工作,不要讓舊建筑物的地基土壤遭到凍害;一般來說,水庫的土壩比較容易發生滲水、跌窩以及潮濕等等現象,這些現象將會導致土壩的滲漏、變形,甚至還有可能會對水庫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就會造成很大的安全問題。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土壩防滲加固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壩防滲加固技術可以處理土壩的滲透和變形,從而可以使壩體劈裂灌漿,并在其體內形成一種防滲體,避免出現滲漏的現象,最終保持壩體的堅固和穩定。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山區水利樞紐工程常常采用地下構筑物(水工隧洞工程),比如引水隧洞、調壓井、地下廠房等,隧洞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包括開挖和支護兩項基本分部工程,其中支護包括臨時支護和永久性襯砌及灌漿工程,此外,測量、通風、排水和照明等輔助分項工程,對確保水利工程整體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決不能掉以輕心。
三、施工導流與截流技術
施工導流是指在水域內修建水利工程的過程中,為創造干地施工條件,前期用圍堰圍護基坑,將河道水流通過預定方式繞過施工場地導向下游的工程措施。合理的施工導流方案,是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及工程質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河道截流的方法有立堵法、平堵法、立平堵法、平立堵法、下閘截流以及定向爆破截流等多種方法,但基本方法為立堵法和平堵法兩種。平堵就是用船舶、浮橋、纜機進行截流;立堵分單戧、雙戧或多戧等幾川形式;平立堵就是采用先立堵、后架橋的方式進行截流。各種截流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在實際施工中,到底采用哪一種截流方式,要考慮和結合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和實施。
四、防滲施工的技術要點
在實際的施工作業中,要事先做好巖石的勘測工作,全面的了解施工現場巖石及土壤的信息,避免由巖石的可灌性及透水性影響灌注施工作業的開展。僅從目前現有的形勢來看,高壓灌漿的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施工操作中,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多選擇的是小孔的鉆孔技術,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的適應現場施工的實際需要,更可以使得漿液的流速保持到一個較高的水準,液體逐步均勻,不容易產生沉淀,進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時出現灌漿事故而導致施工中斷和安全事故。吃漿量及吸水率問題。在實際的施工進程內,如何確定吃漿量需要考量到壓水和灌漿測試的結果,但吸水率的確認卻是需要將壓水測試的比對結果和多次動態測定后才能明確的。
射水成墻的技術是施工單位經常采用的方式,但在使用射水成墻的技術時要重點對成型的槽孔進行確認,然后對墻壁的泥漿實施護壁施工。僅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防滲墻墻體的厚度一般多控制在0.22~0.45m之間。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設備的選擇多為澆注機和混凝土攪拌機,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實現施工的最終目的。深度攪拌技術的實現是確保墻體凝固程度的重要保障,多頭深層攪拌的方式完全可以適用于泥土和沙石的減半,同時,它還具有價格低廉、污染程度低、施工快捷等多種優勢,這不僅可以幫助施工在遇到難點時的積極突破,也有利于施工過程中安全性的保障,因此,多頭深層攪拌技術是施工過程中所必須采用的攪拌方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設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質量等級高等特點,尤其是施工中更容易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強烈制約,水利工程施工工作者應綜合考慮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運用綜合的手段加強和提高水利工程的技術水平,通過各種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探討,達到水利工程建設的目標,實現水利工程應起到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黃正財.高原地區水利工程中水力機械選擇與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4,20(1):103-105.
[2]安靜.談如何加強高原水利設施管理及農業節水[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