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水資源因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導致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灌溉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在新建重大水源工程、改造灌區輸水建筑物,完善管、渠輸、配水系統,提高水源供水保證率、保證供水可靠性外,結合灌區管理實際,強化節水意識、提高農業水利的灌溉效率十分必要。田間水的充分利用應選擇優質可靠的灌溉設備,依托專業化的管理隊伍,突出水的商品屬性,統籌協調,發揮灌區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提高灌溉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水利灌溉、管理、對策
1、引言
在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當中,水利灌溉管理對于農業生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國屬于農業大國,因此農業生產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比較關鍵的,為了保證農業生產安全,同時,也為了有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我們要不斷加強水利灌溉管理,有效保證農業生產的灌溉要求。
2、加強水利灌溉管理,促進農業建設可持續發展
2.1促進節約用水,減少中間環節
加強水利灌溉管理,可以有效的減少農民負擔,根據實際需求以及市場經濟運行規則有效的進行水利管理。使得水費計收制度更加的透明,有效的避免了收繳不規范、水費計收層次多等問題,同時,也減少了許多的中間環節,減少了灌溉用水代收、克扣等現象,使得農民灌溉用水收費合理,政策透明,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
2.2 實行灌溉管理,規范用水秩序
實行灌溉管理后,運用市場管理機制,不斷規范用水秩序,落實水費計收制度,農民灌溉用水根據用水量的多少繳納水費,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協調用水矛盾,減少用水糾紛,同時,也促進了農民提高節約用水意識,增加了經濟效益。
3、水利灌溉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3.1 灌溉管理不到位,導致私自開采地下水資源
農業水利灌溉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一些地方“跑、冒、滲、漏”等現象嚴重,灌區支渠以下用水需要進一步規范。還有,一些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老化、毀損比較嚴重,由于各領域的生產用水很難統一,同時,生產進度也不可能一致,一些地方為了各自的生產不按照灌溉管理規定隨意開溝、放水、截流、堵壩,一些地方水線和明渠千瘡百孔、支離破碎,有些地區甚至失去了供水功能,為了農業生產,一些地方的農民開始在灌區內打井,利用地下水灌溉農田,這樣就帶來了許多地下水資源的利用問題,同時,也造成了地下水資源的浪費,影響了水體植被以及周邊的環境,帶來了環境問題潛在的隱患。長此以往,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水體植被也會逐漸減少,潛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水利發展與利用的問題,還可能造成農業發展環境的破壞問題。
3.2水利建設投資力度不夠,缺少相應的政策扶持
近些年,雖然國家對農村水利建設進行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在一些欠發達以及落后的地區,水利建設資金還是很難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和力度還是遠遠不夠,導致一些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無法按期啟動,一些建設工程雖然啟動,但是,由于資金問題工程建設依然緩慢。財政對農業水利建設投入的資金很難滿足實際的建設需求,根本問題很難解決。
3.3 群眾積極性降低
近些年來,受中央取消兩工政策和農民外出務工影響,群眾對農業水利基本建設和維修的積極性降低,組織難度日益加大,出工比率明顯下降,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清於修渠出工率明顯下降。另外,村干部在運用“一事一議”政策解決出工問題工程中,有時為了回避矛盾而沒有將政策運用到位,造成水利建設和維修的投工投勞不足,影響了農村水利設施灌溉效益的整體發揮。
3.4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多元化、特色化農業的加速發展使農業水利灌溉作用日益凸顯,灌溉用水量不斷加大;但受水資源短缺和干旱因素的影響,各村之間爭水、用水戶之間爭水矛盾日益劇烈。
4、提升水利灌溉管理的對策
4.1采取有效手段,進行科學管理
加強農業水利灌溉管理,不能夠只注重形式,忽略了管理內容。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加強細節管理,要將管理落實到人,責任到人。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關于小型水利資產要采用有效手段移交給有關單位或個人管理,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分配,可以采取個人承包等形式,進行專業管護、拍賣經營。逐步形成有效的運行管護模式,使得水利工程逐步進入良性運行狀態,實現科學管理。
4.2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水利建設健康發展
水利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國家一定要加大對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有效落實水利建設目標。對一些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要進行升級改造,同時,還要增加一些地方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適應水利事業的不斷發展。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對水利建設給與高度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引導群眾積極投入水利建設,促進水利灌溉管理的不斷發展。
4.3完善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推進農村用水民主管理
農民用水協會是用水戶參與管理的新生事物,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主要由村干部參與和負責,群眾參與程度低、組織結構不健全、民主管理水平低,需要盡快加以完善解決。首先,政府和水利部門需通過多種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農民用水協會建設,解決農村水利管理中運行效率較低的問題。其次,注重用水協會領導班子隊伍建設,通過摸底和宣傳使廣大農民真正把有威信、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人選進領導班子。第三,重視用水協會制度建設,通過將所有涉水事務和人員聘用公開,促進協會民主、有效規范的運作。
4.4 加速水費征收制度改革,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依據水費征收的政策和法規,結合目前灌區農業水利灌溉的實際情況,加速制定實際可行、大多數農民受益的水利灌溉計量收費制度,這樣做不但有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時也將有效緩解各村之間、用水戶之間的爭水矛盾。
4.5 努力提高基層水利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
針對目前基層水利工作者學歷層次不齊、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客觀實際,結合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崗位的特點,利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脫產與在職相結合等各種辦法,提高水利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農村水利專業隊伍。
5、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農業水利灌溉質量,應加強對灌溉水源的系統化管理,利用最少的水資源灌溉更大面積的農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為提高農村水利灌溉效率,應利用更為精密、優質的基礎灌溉設施,宣傳、培訓,利用市場杠桿強化群眾的商品水意識,不斷提高灌區群眾節水的自覺性,強化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保證水資源開采利用的規范性與合理性,開發灌溉節水的新技術,以達到提升農業水利灌溉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