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水資源保護以及可持續利用,需要秉持著開拓創新的思維模式,加強日常管理,并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處理好資源和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本文對我國水資源保護現狀進行分析,對水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應對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關鍵詞】水資源;水資源保護;可持續利用
1、目前水資源保護工作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已經初見成效,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以及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其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如下:第一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重復,權責分化不明確,職能部門和流域結構對于水資源管理工作存在交叉,這就導致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第二,基礎工作還不扎實,如水功能區的管理強度不高,水量、水質等信息不全面;第三,水資源管理隊伍不完善,各地區技術人才發展不均衡,導致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第四,技術水平不高,需要依據水資源管理的相關要求加強課題研究以及前瞻性研究內容;第五,水文站網和水文監測能力還需要提高,雖然已經認識到了水資源管理以及水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各區域對于該工作的認識有所不同,部分地區沒有統一規劃,對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導致地區發展差異大。
2、水資源保護的建議
2.1建立水資源總量控制框架體系
國家已經出現了水資源管理制度,國務院也已經給出了指導意見,并建設了南水北調工作,也在逐步形成嚴格的監督機制以及科學管理手段。要將取水許可作為主要的管理工作,對取水單位的取水總量進行嚴格控制,通過規范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地下水管理等工作,使得整體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要加強行政審批的后續管理以及執法監督工作,避免只注重審但忽略了后期監管問題的出現。同時,需要加強水資源論證資質單位管理工作,保證論證結果的準確性以及論證質量,并積極開展區域水源論證工作,以點帶面,通過工作試點發揮其示范作用,帶動區域整體發展。另外,要深化地下水總量的控制,對地下水超采區進行全面監管和治理,每年地區地下水開采總量不得超過360萬m3。要積極組織水科學利用研究以及地下水應急備用水源建設試點,并出臺礦坑排水、礦泉水和地熱水價格政策。提高執法檢查的力度,積極組織基層開展水資源的檢查工作,使得水資源開發利用區域規范化。
2.2健全節水型社會考核管理體系
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框架已經逐步形成,正在探索以及發展階段,為此,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建設:首先,需要將成功的試點工程向全國范圍內推廣,加快建設步伐;其次,建立健全的節水法律體系,對自來水用戶進行嚴格的用水管理;然后,完善節水考核指標體系,并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發揮出各職能部門的積極影響,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群眾參與的工作體制。
2.3加強能力建設和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
我國部分偏遠地區水資源管理調度能力較差,對此,需要根據區域發展情況分為多個階段逐步完成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可以選擇基礎發展較好的地區進行試驗,以提升地區的管理能力。與此同時,需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其專業素養。另外,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如遙測站網組建以及各級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組建水資源管理業務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了解水資源發展現狀。
2.4加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4.1進一步發展并完善治水理論知識
關于治水理論的完善,其關鍵在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治水理念。根據中央水利部門的政策方針,需要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治水的主要指導理念,并堅持統籌兼顧、全面規劃、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重復利用、優化配置等,最終實現對水資源的全面保護,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4.2增加水利保護工作投入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需要政府部門加強財政支出,并組織專家學者進行水資源合理開發和回收利用的相關研究,致力于水資源的治理保護,將其作為公共財政支持的重點,協調建立一項可長遠穩定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水資源保護的重點建設項目,提高水利工作資金比例。作為政府,需要盡量穩定水利建設工作基金政策,擴大基金的籌集范圍。政府水利工作部門應著力建設產業發展市場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行業監管法制化的城市水務管理體制,進一步調整財經政策,構建更好的投資環境,力爭形成私人資本及企業資本、銀行信貸資金和政府財政資金等多種投入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資體制,搭建一個長期穩定的投資信貸體系。
2.4.3提高群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
在水資源日益緊張且水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改變水資源發展方向,站在長遠發展角度進行合理規劃。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從多個媒體途徑宣傳水資源保護問題,深化群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能在日常生產生活工作中只站在局部或者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長遠發展可能性。作為政府,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全體需要定期開展水資源保護宣傳活動,廣泛開展節水知識宣講,群眾也要逐漸形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共同為城市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政府需要將水資源問題作為生態環境污染首要問題進行解決,積極落實相關解決措施,充分調配各地權重,加強日常的水資源保護以及管理工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發展原則,需要加強對現有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并且對其進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水污染治理以及水資源保護。本文從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開發利用等多個方面入手,對水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使得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得到優化。建設節水型社會,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衛獻群,劉福東.淺析內蒙古準格爾旗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J].山西建筑,2010,36(4):362-363.
[2]張新.武漢東湖風景區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4):12-13.
[3]石巖,饒丹.新疆水資源現狀及其可持續利用對策分析[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6(4):36-38.
作者簡介:張操 男 198404 云南省富源縣 漢 大學本科 中級 主要從事:水文與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