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流域調水工程為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輸水線路的線性特點,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將會影響工程輸水功能實現。將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按產生的直接原因分為工程內部與工程外部突發事件。結合歷史資料,確定幾種常見的突發事件,并分析引起某些事件的共同誘因,主要有工程自身特點、工程運營管理、技術、工程沿線自然和社會環境條件因素。結果表明,通過控制共同誘因,可以預防和控制很多突發事件。
【關鍵詞】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誘發因素;控制
跨流域調水工程由于輸水線路長、沿線地質條件與社會環境復雜、管理主體多,加上工程是典型的串聯系統,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將會對工程的供水產生重大影響。引黃濟青工程是中國山東省境內一項將黃河水引向青島的水利工程,也是一項跨流域、遠距離的大型調水工程,因此做好調水工程突發事件處理也非常重要。目前已有文獻總結了跨流域調水工程的突發事件類型,但并沒有詳細分析誘發各種突發事件的因素是什么,而且對突發事件的總結也不全面。因此,研究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及具體誘因,可以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保障工程的調水功能。
1、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的涵義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定義為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結合此定義,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是指工程建設或正常供水時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工程輸水功能無法實現的緊急事件。
2、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的分類
按事件產生的直接原因,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可以分為工程內部突發事件、工程外部突發事件。
2.1工程內部突發事件
工程內部突發事件是指與工程建設和管理直接相關的突發事件,主要包括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三大類。
(1)事故災難事件。事故災難主要指重大質量與安全事故和水污染事件。比如施工中發生的各種重大質量事故,引水渠襯砌破壞,閘門設備故障,水域杯污染等等。
(2)公共衛生事件。在調水過程中,水中某些有害物質和元素會一起被帶到用水區,造成某些病毒病菌的傳播,如傷寒、痢疾、霍亂等得以蔓延。長距離輸水后,也可能引起水中某種化學成分缺少或過量而造成區域性疾病。
(3)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水事糾紛和群體上訪事件。水事糾紛是指由于工程運行過程中水量分配不均而引起省際間糾紛。調水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不同時期水庫移民安置政策不同或同一時期不同水庫移民安置政策的差異可能會造成水源地移民的群體上訪事件。
2.2工程外部突發事件
工程外部突發事件是指事件的發生與工程建設和管理關系不大,主要是由于外界自然條件或外部力量作用產生的。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四類事件中均有反映。
(1)自然災害事件,比如旱災、洪災、地震災害等。
(2)事故災難事件,比如除工程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工程設施及設備故障和水污染事件。
(3)公共衛生事件。比如因為工程實質污染而導致的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4)社會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是指某些對社會不滿人士對工程實施恐怖襲擊和人為投毒的事件,一般對重要建筑物和控制設施設備實施爆炸破壞或向工程水體投毒。
3、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誘發因素分析
誘發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的因素錯綜復雜,認清誘發因素是正確掌握和處理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的先決條件。誘發因素分為共同誘因與特別誘因,共同誘因指引起兩種或兩種以上突發事件發生的因素,特別誘因指只引起一種突發事件的因素。本文只分析共同誘因。
分析跨流域調水工程突發事件共同誘因時,不需要對所有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都進行分析,只需對常見的突發事件進行分析。以上分析的工程內部與工程外部突發事件中,工程運行過程中的重大質量與安全事故、旱災、洪災、水污染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是跨流域調水工程中常見的突發事件。
3.1工程自身特點因素
跨流域調水工程的特點是規模大、輸水線路長,主體建筑物或設備間大體呈串聯狀,跨越行政區域多,且水資源是有償使用的。長距離輸水導致水在管道中的停留時間可以達到數小時,加上很多跨流域調水工程的明渠輸水特點,在整個引水過程中會由于復雜的物理、化學以及微生物反應,造成水質下降,特別嚴重的會引起水污染事件。由于水資源的有償使用和跨越多行政區域的特點,一旦出現不同行政區域水量分配不均或水源區水庫移民政策制定、貫徹實施不到位,還有可能引發水事糾紛和群體上訪事件。
3.2工程運營管理因素
與一般流域水資源管理的體制與機制不同,跨流域調水工程水資源管理主體除了涉及到的流域和省際水利管理部門外,有的還有水源公司,如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管理主體間關系復雜,這就對工程管理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對工程沿線生活、工業污水排放監督不到位會引發公共衛生事件。如美國芝加哥密執安湖引水工程1948年就出現過突發流行性傷寒事件,原因是監管不力,使密執安湖的供水管道進口遭污染,將流行性傷寒帶到芝加哥。
3.3技術因素
跨流域調水工程主要采用明渠、暗渠、管道引水或綜合的方式。其中暗渠和管道引水防污染性強。而明渠輸水方式在水質、水量保證、安全可靠運行方面都存在明顯難以解決的缺陷。因為敞開式輸水渠道是沿途污水的排放體,甚至成為垃圾的傾倒場所,可能會引發突發水污染。
3.4工程沿線自然和社會環境因素
工程輸水沿線自然和社會環境也會引發一系列突發事件,如沿線分布較多化工廠或離生活區較近,污染物可能會排放到輸水渠內引起突發水污染事件。如工程沿線分布較多橋梁且橋梁處于交通要道,也可能會發生車輛墜渠引發水污染事件。如工程沿線突發干旱或洪水,調水水量需求或排入輸水渠道的水資源量激增,可能會引起干旱或洪水事件。
4、結語
跨流域調水工程建成后,預防突發事件、保證輸水功能正常發揮是最重要的。而突發事件共同誘因的挖掘為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同時為分析多事件耦合演化機理提供基礎。從共同誘因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突發事件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因此需要想辦法通過工程設計、工程管理、移民政策、水價定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從而減少跨流域調水工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保證跨流域調水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