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水是十分重要的資源。在以往粗放式的經濟發展環境中,水資源的利用率比較低,并且存在比較嚴重的污染情況,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策略和水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進行探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合理的利用水資源。
【關鍵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由于水資源存在污染、浪費以及缺乏的問題,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面臨著危機。水資源合理的利用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現階段,城市化進程在不斷的加快,水資源逐漸呈現出各種類型的問題。因此,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強水資源管理,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策略
1、促進水資源行政管理力度的增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水資源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管理工作進行完善,能夠有效的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保證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應當促進水資源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首先,應當把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其次,在水資源治理的過程中,應當促使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的結合,促進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最后,促進水資源的治理和用水安全管理的有效結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加大對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過程中,應當發揮群眾的力量,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的宣傳力度,促進人們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意識,切實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在群眾中進行《水法》的普及和宣傳,促使群眾能夠樹立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在日常的生活中,對水資源進行重復性使用,節約用水,可以采取電視宣傳和廣告宣傳的方式。促進宣傳方式的多樣化,促使人們形成良好的水資源保護意識,實現水資源的重復使用,如洗碗水可以用來澆花,洗衣服水用來擦地板等。
3、注重水資源的保障策略。目前我國的水資源比較緊缺,水資源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發展,水資源的利用和需求在不斷的增加。同時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排量也在不斷增加,造成水資源嚴重的污染,導致水資源出現大量的浪費,不利于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同時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用水的比較也比較高,因此應當采取相應的水資源保護策略。在進行農業灌溉的過程中,應當促進節水設備的完善,開展節水型灌溉,促進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有效的降低農業用水比重。針對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應當建設相應的調配工程,促進水資源結構的優化。另外,加強對水資源收集和利用的研究,對再生水、雨水等水資源進行合理的使用。
4、加強水污染的治理,促進水資源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對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應當加強對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在城市中采取集中處理的方式。工業污水可以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按照相關的制度和原則,加強水污染的處理,促進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由于地表水的過渡開發和污染,為了經濟的發展,造成地下水出現過渡開發的情況。因此,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的利用河道水資源,促進水沙、水鹽的合理調配,促進河流的健康發展。隨著各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水資源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需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促進水資源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二、水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促進管理創新意識的提高。在水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促進管理機制的創新,加強相應的培訓工作,促使水資源管理意識的增強,保障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促進水利部門力量的提升,促使其決策作用的發揮,促使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水利部門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評估,促進水資源結構的優化,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促進各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首先,促進取水許可證管理機制的完善。按照水資源總量控制的要求,對各個區域的 取水許可總量進行明確,同時對各級用戶的取水量進行嚴格的規定,加強水資源管理的教育,明確節水目標等。其次,促進水資源論證制度的完善。在水資源論證項目的建設中,應當加強管理,從源頭加強管理和控制,促進水資源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同時從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合理規劃等多方面進行水資源的論證,促使水資源在國家決策中發揮其實際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3、采取嚴格的用水制度。在水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各個區域和流域應當對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進行估測,對年度用水進行預測和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方案,保證水源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加強對水資源的動態控制。同時對用水計劃制度進行制定,加強監督和管理措施,嚴格的進行取水和用水。同時建立節水績效考核機制,完善獎罰制度,對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率高的給予適當的獎勵。同時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促進水資源的優化調整,促進社會、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促進監督體系和考核機制的完善。為了促進水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應當制定相應的水資源監督和考核機制,對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同時促進獎罰機制的完善,加強水資源的管理,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的利用。在監督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多種形式的監督方式,對各個行業的水資源管理進行監督和調查。加強水資源管理決策人員的考核,考核結果和其政績掛鉤,促進水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結語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水資源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加強水資源的管理,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當加強宣傳力度,促進群眾節約意識的樹立,明確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加強對各行業水資源利用的監督和管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合理配置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淺析建設生態和諧社會的水資源保護探討[J]. 沈必洪. 中國水運(下半月刊). 2010(11)
[2]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其可持續發展[J]. 方源. 科技風. 2010(17)
[3]論中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用[J]. 吳維,吳明,鄭賢來,張詩洋.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9(08)
[4]加強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對策研究[J]. 李肖強. 中國水利.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