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具有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相對稀缺的水資源,這就導致了人口和水資源的突出矛盾。為此,我們必須加強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同時要增強對水環境的有效管理保護。只有加強對水資源的利用和水環境的保護,才能有效保障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和人民正常的社會生活。然而,當前我國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必要積極探究加強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問題;措施
要做到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協調發展,就要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水資源的嚴峻形勢,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形成“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節水是從量上保護水資源,防治污染是從質上保護水資源,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節水本身就是減少了不可利用的水量,等于節水。水利部門應該狠抓節約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與生產、環保等部門一起切實保護短缺的水資源,以水資源量和質的可持續利用來保障可持續發展。從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得人類能夠更加健康的生活下去。
1、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問題
1.1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水資源短缺、浪費
我國現行的水資源管理機制,缺乏
高效,以我國的農業用水為例,我國農業水資源嚴重短缺,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水資源浪費極其驚人。主要灌區的渠系利用系數只有0.4-0.6,也就是約有一半的水資源被浪費。
1.2水資源污染嚴重
中國目前一方面要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面臨著水資源受到污染的問題。水資源的質與量兩者之間是息息相關的,當其質發生變化,其量也會隨著一起改變。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經濟的持續增長,工業用水量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生活污水及農業生產中的產生的農藥及化肥的排放和使用,加劇了水資源的破壞速度。水資源受到污染與破壞,不僅導致水資源的供給形勢更加嚴峻,還使得居民的飲水安全、耕地作物安全及糧食的生產安全受到威脅。
1.3水資源浪費嚴重
對于中國這一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來說,唯有合理開發及盡可能的節約水資源才能保證生產生活的順利進行。可是仍然有許多人缺乏節約水資源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例如洗車用的水沒有對其進行重復利用,在進行刷牙洗臉等用水活動時,沒有及時的關閉水龍頭,洗衣服的水沒有進行積累循環使用等行為。除此之外,在農業用水方面,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會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2、加強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
2.1制定統一的政策方向
我國政府要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各相關部門的利益協調,盡量使水資源管理各相關部門的利益導向趨于一致。在明確水資源管理各相關部門的權限和職責的同時,加強各相關部門的交流協作,在制定和頒布政策條框時,通過有效的溝通協商,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各部門政策條款之間存在的差異,有效避免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減少各相關部門之間的糾紛。同時,要增強各相關部門頒布的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各部門政策的號召力和權威。
2.2完善制度設計
加強水資源合理利用和水環境有效保護,必須完善水污染治理的制度設計。要將水污染主體、水污染治理主體以及水污染的監管主體納入統一的水污染治理制度中,實現水污染治理主體對治理責任的充分發揮。要加強對水污染責任的合理界定,在明確工業企業水污染責任的同時,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要加強水污染治理力度,打擊工業企業與不法官員的勾結,推進水污染治理的進程。
2.3加強對水資源稀缺性的重視
要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使公眾充分認識到我國水資源存在的稀缺性,增強公眾對水資源的節約意識和合理利用意識。我國政府要進行深入的調研,對水權進行明確,充分體現水資源存在的稀缺性,對水資源管理的相關部門進行科學合理的權利分配,促進水資源供求存在的矛盾的合理解決。
2.4保證公平及科學合理開發
在開展水資源的開發項目時,要全面的考慮好流域與地區之間的生態環境情況、水資源現狀及其需求等方面,合理解決用水及供水之間的關系,增強節約水資源意識,避免浪費水的情況出現。協調好區域之間的用水量,合理分配,推動協調發展。
2.5保證生態保護
對水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時,按照要求把控好區域和流域的供水量,對于河道內外的水要合理的安排,不能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要確保濕地及地下水系統的需求得到滿足??梢酝ㄟ^建立一些蓄水池等設施將可循環使用的水資源儲存起來,從而更好地節約水資源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2.6合理配置,構建節約型社會
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情況,統籌安排,合理配置水資源,因地制宜,使區域的某些優勢能夠發揮出來,從而推動區域的統一協調的發展。同時要注重社會上節約用水意識的宣傳,盡量讓每一位市民都有節約用水的意識,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節約水資源,有利于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2.7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加強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要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完善的評價體系應當包括對水環境的科學檢測、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完善的評價體系,應當設置多樣化的科學評價標準,增強評價標準的客觀性,尤其是要提高評價標準在評價實踐中的價值。另外,完善的評價體系要具備靈活的調整能力,避免評價體系的呆板僵化,對于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的動態變化,要適時作出科學合理的改進和調整。
3、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水資源管理的相關部門存在不同的利益導向,加上缺乏明確的水權等導致我國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缺乏統一的政策方向,制度設計存在缺陷,缺乏對水資源稀缺性的重視,缺乏對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的完善評價體系。針對這些問題,要通過協調水資源管理各相關部門的利益,明確水權,制定統一的政策方向,完善制度設計,加強對水資源稀缺性的重視,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實現對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的加強。
參考文獻:
[1]包明軍1 邢國生2.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相關探討[J/OL].河南農業,2016,(14):(2017-08-26).
[2]王蕊.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與水環境保護問題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1):68.
[3]褚俊英,桑學鋒,嚴子奇,劉揚.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的理論、模式與路徑探索[J].節水灌溉,2016,(06):85-89+93.
[4]李東琴.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評價方法及應用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