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在質量標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項目,水利水電工程在防洪抗洪、農田灌溉、發(fā)電以及河運航道方面做出了利國利民的貢獻。所以,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是首要條件,只有確保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它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及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水利水電工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施工質量的提升可以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有水利泄洪設施、大壩、進水設備與相關的輸水設備,同時還有在特定情況下工作的水利工程建筑,如船舶運輸、河道優(yōu)化、水力發(fā)電、廢水處理等相關施工建筑物,各種功能的建筑物通過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功能不同的水利工程。
1、水利水電工程的特征
水電水利工程自身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每一個單一的水利水電工程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合作運行,并進行相應的影響。同時,水利水電工程在具有較強系統性的同時,還可以為各種目標進行工作,各水利水電工程之間既具有較強的聯系性,也具有一定的干擾性。水利水電工程運行的質量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著較強的影響,因此在對其進行施工規(guī)劃過程中應從整體進行設計,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制定符合實際狀況的水利水電工程規(guī)劃設計方案。水利水電工程與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對各地方經濟與社會發(fā)展具有較強影響的同時,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還應該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相關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將水電水利工程的優(yōu)點發(fā)揮到最大,防止其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相應的破壞。水電水利工程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在其運行時經常受到自然環(huán)境因素與水文地質狀況的影響,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人們還不能對相關問題進行科學的掌控。水電水利工程在實際運行中相關施工建筑物還需要承受水的作用力與滲透力,相關工作人員很難對其狀況進行相應的控制。水利水電工程在運行期間的經濟效益也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在水文、地質、環(huán)境等條件的約束下,經濟收益的狀況也具有較大的差異。
2、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工程建設的管理制度健全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各部門對責任的推脫和懶散的管理方法,使其管理的責任劃分不明確,從而導致管理制度存在空缺、落后等問題,嚴重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進程和質量。正因為管理制度的空缺和責任的不明確,引起很多人的謀利私心,以工程建設為由,消減工程預算,降低成本,放低材料本質,從而才導致后期因建筑質量不合格而引發(fā)悲劇。
2.2對安全的重視度不高
工程施工的安全不僅僅只是施工中工作人員的安全,也是其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的安全,低劣的建筑材料也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現安全問題罪魁禍首之一。其質量的要求對整個工程的質量都起著非常決定性的作用。
2.3監(jiān)督審核工作的不全面
我國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對施工期間的監(jiān)督以及后期的審核和檢驗工作都嚴重不合格。不僅影響到工程本身的質量安全,也對廣大民眾的人生財產安全以及投資人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3、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的具體策略
3.1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
為了提高水利水單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質量,其首要任務便是建立合理且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其管理制度。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根據工程施工的現場需要,結合其所在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等因素,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有效且安全的管理制度。(2)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為了應付上級管理的檢查,而是實實在在的執(zhí)行。因此,管理制度建立后的嚴格執(zhí)行工作更是尤為重要。
3.2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力度
施工技術的管理工作主要有:審查施工設計圖紙、審核施工具體技術、檢查施工所用材料及驗收工程的最終效果等。在水利水電的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并根據要求來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除此之外,施工技術的總負責人要對每天的施工狀況進行驗收與記錄,如發(fā)生的問題、問題的處理方式及處理結果等,并要妥善保存記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為日后施工工程的驗收與評價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及評定依據。而對于施工過程中要運用的施工材料,如沙子、水泥、泥漿及鋼筋等,需要展開定期抽查,并證明這些材料符合設計要求,使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所有參與者都能整體掌握工程項目的具體特征、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要求等。除此之外,還要求配備專業(yè)的審查人員加強復審每一項工程技術,盡最大可能降低因為施工技術問題而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出現質量不合格的概率。
3.3加強進場材料及設備的質量控制
凡運到施工現場的原材料,進場前應向項目監(jiān)理機構提交《建筑材料報驗單》,同時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由施工承包單位按規(guī)定要求的檢驗或試驗報告,經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進場。原材料存放條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影響比較大的諸如水泥、外加劑、防水材料、土工織物材料等,更應嚴格控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應明確在市政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且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只有在施工管理上不斷完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問題。而加強施工方面管理不僅僅是施工單位的責任,而是政府等機構的相互監(jiān)督與管理,在加強管理技術的同時加強安全體制的發(fā)展制衡,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楊超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問題與對策[J].科技展望,2016,26(31):167.
[2]羅曉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04):138+141.
[3]顧肖霞.淺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地下水,2015,37(04):260-261.
[4]賴有賓.淺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建材,2013,(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