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區現有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正常運行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灌區農業發展的命脈與前行的動力。灌區的水利工程管理就是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管理并提升灌區水利工程排灌水平、服務農業的水平。灌區的管理水平側面的體現了灌區農業發展水平,也是灌區農業生產工作的外延性拓展。
【關鍵字】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現狀;應對措施
1、灌區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管理隊伍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不合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管理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專業知識不能應對新世紀水利工程管理要求。由于整個工作隊伍年齡和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導致整個工作十分被動,服務質量不高,主要承擔上級部門下達的基本管理任務。對于水利工程管理涉及到比較專業的問題如水利觀測、水利資料采集和整理、水利工程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等工作任務不能完全勝任。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和人員流失嚴重直接導致了整體工作隊伍素質下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灌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和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整個工作隊伍專業素質不高,一些先進的農田灌溉技術不能很好的應用到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對新技術了解和掌握程度嚴重不足,制約了相關節水灌溉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2工程運行年限久遠,病險隱患增多
近幾年,隨著極端天氣增多,降雨量呈現季節性突增趨勢,很多水庫在汛期需要承擔很大的防汛壓力,而水庫灌區的很多水利工程都是建設于上世紀中后期,在當時建設過程中由于受到資金、建材和建設技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并不是十分高,由于當時材料和資金比較缺乏,很多配套設施和管理設施都未全面建設,導致水利工程出現了老化、塌陷的現象,砼工程碳化和剝落現象十分嚴重。此外,水利工程近幾年也出現了比較多的安全隱患,壩體結構受到了不小沖擊,在汛期來臨之后需要面對巨大的汛期壓力。現階段,水利工程管理由于缺少必要的資金投入,水利工程修復進度緩慢,相關設備老化現象進一步加劇,十分不利于管理質量提升,同時,對地區農業安全發展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1.3灌區水利資產流失嚴重,運行步履維艱
水費是水利工程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費來源,但是很多工程都受到灌區地方政府的干預,除去土地費用、工程維修費用等多種費用,最終獲得效益微乎甚微。水利工程缺少基本的工程維護費用來源,最終導致灌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如此步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嚴重影響到水利工程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水利工程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多,權限歸屬問題很難界定,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和群眾之間存在較大的利益糾紛,管理難度高,難度大。
2、灌區水利工程發展對策及主要的應對措施
2.1全面完善灌區管理體制
灌區管理體制一直是制約著灌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建立責、權、利三者統一的管理體制,通過管理措施的有效提升,加快步伐讓灌區走上快速發展道路。灌區的管理體制包括人員、機制、運行措施等各個方面,如何改善現有的人員體制,引入更多的人才;如何確立水價,完善收費標準是擺在灌區管理體制面前的重大問題。
2.2確立水利工程維修機制,保證水利工程發揮效能
水利工程設施大部分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并投入使用的,部分水利設施使用期限已經超過了設計使用年限。近年來,水利基本設施建設投入也有相應的加大,基礎性的水利設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與加強。為了保證水利工程最大程度的發揮效能,必須要確立水利工程維修機制。水利工程在運行中體現了一個灌區的水利工程維修機制,水利工程設施的狀態也側面決定著水利排灌效果。保證水利工程發揮效能,是確立水利工程維修機制的前提與工作標準。
2.3調整并實行合理化水價標準,保證收益
使用灌溉水利基礎設施要交繳一定的使用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國水利發展的一項政策。同時使用灌溉水利基礎設施的費用征收,是水利工程維護與運行的保障。水費征收不到位會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的維護與建設發展速度。因此,強化征收措施,保證水費征收足額到位是水利工程發展的根本。水費征收的根本是水費征收的標準與灌溉面積的確認,重新審核實際灌溉面積、登記注冊并履行相應的法定手續,建立用水申請制度是保障水費征收的前提與基礎。
2.4建立健全人員培訓管理體系
強化基層水利管理人員的培訓是灌區走向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基層灌區的管理人員組成有如下特點:年齡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嚴重;業務知識與業務水平不高,不適應當前的水利發展。要改變目前水利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與現狀,就要建立健全人員培訓管理體系,完善培訓機制。適當的引入專業性技術人員,充實到灌區基層一線中。只有建立健全人員培訓與管理體系,才能促進技術人員對于灌區一線的充實,扎實推進水利事業健康發展。
2.5依法治水,妥善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
一是建章立制根據《水法》和《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地方性文件,制作宣傳材料,頒發到灌區各鄉(鎮)村,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二是加大執法力度。由水政監察部門會同地方相關職能部門嚴格執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違法必糾,地方政府應積極支持配合,嚴厲打擊破壞水利設施行為,堅決制止侵害水管單位權益的違法行為。灌區開展了專項整治工作,與地方政府、環保、工商、航運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河道采砂等違法行為;通過水政執法日抽查制度,嚴格杜絕新違章,并制訂計劃逐步消除老違章等。三是妥善解決水利工程歷史遺留問題。對地界不清,無確權劃界的,應由水利、國土部門、地方政府清理核實,并由土地部門補辦證件,規范水事行為,營造水事環境。
總之,灌區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采取多種渠道和方式引進資金和項目,發展有潛力的特色水利經濟,增強發展后勁和“造血功能”,使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確保水利國有資產增值保值,提高職工收入,穩定職工隊伍,促進水利工程管理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明君.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8)
[2]汪海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分析與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