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與自身的生存、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關系著國家西部的經濟發展。快速的經濟發展導致環境受到影響,塔里木河水資源的污染與浪費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生態環境被破壞,居民生活質量下降,迫切需要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來制衡水資源的管理。本文對現階段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為完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設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塔里木河;水資源管理;法律;分析
塔里木河位于我國的西部貧困區,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因素的特殊性,這部分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交通、教育水平、基礎設施等均處于落后狀態。現階段塔里木河已出現斷流,周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對于自然災害的防御能力下降。以往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浪費使得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沖突,各部門的利益調節十分復雜。傳統的水資源管理以行政管理為主,缺少強有效的力度,因此需要構建出完善法律制度,讓塔里木河的水資源管理進入正軌。
1、河流區域水資源發展現狀
首先是快速的荒漠化,生態環境被破壞后使得沙漠面積增加,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提升了荒漠化的速度,塔里木河下游的沙漠化土地大多轉變為沙漠,并且很難逆轉。其次是水資源的嚴重流失,沙漠化的加快使得沙塵暴、大風等天氣頻發,形成流動沙丘,逐漸向南拓展;水資源流失也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存,為了保證生存更加強烈的索取,形成惡性循環,加重水資源危機。其三是生態環境的惡化,經濟的發展需以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但氣候變化加重了蒸發,上游的水質呈現堿化。其四是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流動沙丘吞沒農田,耕種用地面積減少,沙漠化加重。
2、水資源法制管理的現狀
首先是管理局的法制地位低,管理力度低。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資源主要管理機構為流域管理局,但是其地位缺少對應的法律保證,在管理中會與其他部門產生利益沖突,直接導致流域的亂開發,機構職能難以發揮。與國家法律不同的是,法規缺少強硬的約束性,沒有強制性的權利,在解決問題時缺少法律依據,難以解決用水矛盾,另一方面,職能的缺失也導致一些法律政策名存實亡。其二是缺少嚴格的管理力度。新疆地區經濟落后,居民受教育水平低,節水意識差,使得新法律制度很難快速推進,在進行統一的水資源管理時會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節約意識、法律意識差,在進行水資源開發時浪費現象嚴重;其三,是地方與兵團的分離式管理,使得水資源的管理出現分割;對于一些基本的費用征收力度低,比如水資源保護基金,進而對于水資源的管理和分配有著重要的影響。
3、完善流域法律管理的對策
3.1強力推進統一管理
強有力的管理制度會推進經濟發展的進程,因此在解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問題時,首先要完善管理體制,由傳統的指令調配轉變為市場調控;政府部門要以流域立法來提升管理的權威性和法律性,明確各部門的職能結構,用法律來約束各部分的利益行為,實現水資源公平、可持續的調配。從發達國家的水資源管理上看,統一的管理對于實現水資源的優化調度是非常關鍵的。
3.2實施法律糾紛仲裁制度
水資源需求的矛盾是導致水事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構建法律制度時要將水事矛盾糾紛仲裁納入到制度完善工作的核心,針對性的解決不同區域內出現的糾紛。例如,新和、沙雅、庫車等周圍幾個縣在春耕時均需要河水灌溉,庫車位于上游,水資源豐富,但是沙雅等處于下游的縣便出現水資源匱乏,若沒有有效的仲裁制度,糾紛就難以處理。隨著水資源發展的持續推進,法制仲裁必然會成為解決糾紛的重要途徑。
3.3健全市場調節機制
水資源管理的長久目標是構建出完善的水權交易制度,利用水權市場來實現高效、合理的水資源管理。傳統的水資源分配后便不可轉讓,水權界定不明顯,使得市場水權體系難以構建。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設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水權制度來保證資源和合理調配,這也將成為法律管理的重要內容。考慮到塔里木河流域的特殊性,在構建法律時除了要依照補償效率原則,還要優惠稅收,提升水資源的資金補償,例如在地下水的稅收率要高于地上水2倍等。進行水的定額管理,加強節約用水宣傳,結合法規來保證各行業的定額用水,超出部門費用加倍,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供求矛盾。
3.4推進信息化建設
水資源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包含多部門、多部分的內容,因此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信息資源的高效處理。水資源的管理和調配是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依托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采用先進的技術,從而加快水資源法律制度的完善。信息化建設有助于讓公民參與到水資源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民眾節水意識,同時也是對管理局的一種監督。例如在進行流域管理時,采用政府與群眾協商對話的方式來避免法律的不全面或是偏頗,讓群眾明白立法管理的重要性,對于推進法制管理大有裨益。
4、結語
關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以有初步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缺少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和權利,各個地區的管理目標仍未實現。只有將水資源的利用納入到法律約束中,積極的維護生態水權,才能讓水資源的法律管理走上正軌。在未來的管理中,要以法律政策、市場調控、糾紛仲裁等為主要的方向來構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從而恢復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
參考文獻:
[1]雍會,張風麗,張曉莉,陳作成.干旱區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統籌管理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
[2]羅萬云,陳亞寧.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系統特征及其管理面臨的問題分析[J].新疆環境保護,2014(34).
[3]李小燕,張捷斌.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配置博弈分析[J].干旱區研究,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