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灌區渠道改造項目當前多為人工密集型施工,施工暴露出多種問題如效率低、建設慢、成本增加等,與灌區灌溉相沖突。根據多年渠道改造施工經驗,對襯砌施工中的平倉、振搗、提漿、收光等施工工藝,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與同行交流學習。
【關鍵詞】渠道改造;混凝土襯砌
前言
本文探討的邊坡混凝土襯砌工法有很強的適應性,適用于灌區渠道改造混凝土襯砌施工,尤其是受施工環境限制的丘陵山區大中型渠道,大型設備無法施展時頗為適用,也可推廣至小農水等農田水利改造工程混凝土襯砌施工中,操作簡單,工具廣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證質量。
1、工藝原理
本工法針對丘陵山區大中型渠道邊坡襯砌大型設備無法施展的特點,著重解決混凝土下料、平倉振搗施工中,工人在坡面上站立操作不便,振搗平倉設備從下至上行走不均勻,原始設備笨重等一系列問題。本工法采用先澆壓頂,后邊坡澆筑。
邊坡澆筑采用流水線作業施工:1.利用70型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平倉。2.電動葫蘆提升機牽引配合平板振動器及振動梁振動。3.磨光機收漿。4.人工收光。
在采用本工法后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人機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2、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2.1 工藝流程
修坡→壓頂→坡面整理→模板制安→混凝土入倉→平板振搗→振動梁平整、提漿→機械磨光→人工抹面、收光→養護
2.2 操作要點
2.2.1 機械修坡
修坡時根據每段渠道的地形地貌定出軸線、邊坡邊線、轉彎弧線、坡比,統一進行修坡、裁邊、放弧,嚴格控制底板寬度、邊坡坡度和轉彎弧度。然后進行撒灰放樣,用挖掘機修坡整形(粗整),完成修坡工程的90%。
2.2.2 壓頂混凝土澆筑
挖掘機修坡整形,根據設計垂高放樣開挖,人工輔助挖掘機作業,人工整理,模板采用鋼模。先澆筑壓頂后澆筑護坡,能保證質量和外觀的前提下,給施工工人提供后續施工坡面站立的平臺。
2.2.3邊坡立模
1)根據設計厚度選用對應高度的模板,保證內側平整光滑。如反復使用必須清理混凝土渣。
2)彎道立模,根據彎道的方向和大小,調整每一塊的上寬和下寬的比例,確保成型后外觀質量。
3)邊坡底部封倉模,全部架設通倉模板,保證底板與邊坡角度線一致。
4)模板固定樁不得高于模板,底部封倉模板固定樁要加固,避免振動器碰撞,出現跑模現象。
5)立模完成后,必須測量高程,用細線分上中下三條橫向拉線檢查,高出線條模板下降,低于線條模板墊高,確保坡面模板一致。
2.2.4 導滲溝及排水管安裝
導滲溝按圖紙尺寸及位置安裝,砂石鋪設到位,有嚴重滲水位置增設W型導滲溝,加厚砂石墊層,排水管插入導滲溝1/2處,用土工布包裹砂石,控制高程、間距一致。
2.2.5 邊坡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入倉。混凝土入倉前濕潤坡面。(邊坡均采用跳倉施工,從而保證伸縮縫安裝順直);混凝土坡面入倉,采用小型挖掘機入倉,入倉混凝土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先腳槽,后坡頂。為保證安全,挖掘機入倉至倉面一半時,人工方可平整作業,如發現入倉混凝土中有廢料等物,由人工揀出。根據混凝土的坍落度3~5cm,入倉混凝土整體平面略高于模板1cm左右。(主要人工控制)
2)混凝土振搗。邊坡混凝土振搗采用2.2KW平板振動器,由下至上緩慢上行(振搗時間以混凝土受振后,不向坡面下方滑落為準,進行速度控制在0.2~0.25m/s)。振動器在振搗至邊坡頂端后關掉電源,將振動器原路拖回至坡腳,移至第二路再通電上振。振搗第二路必須與第一路重疊1/3,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嚴禁振搗器直接接觸鋼模。
3)振動梁平整、提漿。平板振動器在振搗中由工人手提平衡,難免在振搗中出現坡面高低不一,且工人在混凝土上行走,也會出現腳痕。此時采用振動梁,由下至上進行最后振搗平整,在進行過程中由人工隨時增減混凝土,進行速度控制在0.2~0.25m/s。
4)機械收光。振搗完后,采用磨光機收漿、磨光。方法:先坡面四周,再從上往下磨光。
5)人工抹面、收光。磨光機初磨后,采用人工第一次抹面收光,第二次收光時間通常達到用手指下按混凝土表面,無明顯下陷痕跡即可。根據天氣、氣溫靈活掌握。收光時間:為防止在坡面上留下腳痕,一般采用竹梯搭在坡面上作業,保證邊坡的光澤和無痕。
6)牽引器械。施工中,平板振搗器及振動梁、磨光機均采用PA400微型電動葫蘆牽引,由一人操作即可。
7)保養。根據溫度,天氣,結合施工規范,靈活掌握養護的時間,且由專人負責。氣溫過低必須采取保溫措施,當整塊混凝土邊板大于15m2時,必須在邊坡中間處,橫向切縫,防止面板變形或裂縫。
3、質量控制措施
3.1 執行規范、標準
在施工過程中參照《灌溉與排水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SL703-2015)、《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SL631~637-2012)、《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77-2014)執行。
3.2 質量保證措施
在施工中采取操作者和質檢員相結合的“三檢制”專項管理制度。“三檢制”是指初檢、復檢、終檢。
1)班組初檢: 施工班組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相應的檢查內容,通過水準儀、鋼尺等測量儀器對高程、寬度等項目進行自檢,并認真填寫自檢記錄,自檢達到質量標準后,報施工隊進行復檢。
2)施工隊復檢:在初檢完成后,嚴格按相應的質量驗收記錄表中所列的檢查內容,通過水準儀、鋼尺等測量儀器對高程、寬度等項目進行復檢,并認真填寫復檢記錄,復檢達到質量標準后,報項目部質檢員進行終檢。
3)項目部終檢:項目部質檢員嚴格按相應的質量驗收記錄表中所列的檢查內容,通過水準儀、鋼尺等測量儀器對高程、寬度等項目進行終檢,并認真填寫終檢記錄。
4、總結
以往施工中,邊坡混凝土的厚度難以實現精確控制,強度保證率和外觀質量一般。在采用本工法后減少了人工投入的情況下,提高了80%的工作量。在湖北省漳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近近年度的項目中在采用了本工法后,提高了施工效率,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均在灌溉前完成了渠道混凝土襯砌。因此,該工法在同類型項目中,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簡介:蘇容(1970年9月生),男,湖北荊門人,本科,工程師,近年從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項目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