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也成為我國消除貧富差距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阻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就是其中的核心環節。本文立足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實踐現狀,分別從運行管理制度建設、服務發展、工程監控以及水質監測等多個角度多工程項目有效開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實踐
盡管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民生產總值不斷攀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有大量的縣鄉地區存在著水資源匱乏的情況。本文以某縣城為例,簡要介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的實踐性,以期能夠為更多的地區解決安全用水問題創設條件。
一、運行管理制度化
該縣位于西北內陸地區,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240立方米,占到了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由于降水稀少以及蒸發量巨大,該地的用水問題變得十分嚴峻。通過積極的開發與運營管理,當前農村飲水安全通過率已經達到100%,且通水率也超過90%。其中運行管理制度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設過程中,首先通過三級管理運行模式實現了管理站、服務鄉站以及工程有管理所三級聯動,有效提升了運行管理效果。另外,通過實行人員的統一管理、統一發放工資以及統一考核績效與材料的收購等環節,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消除了由于不平等待遇導致的工作積極性下降。通過“六統一”制度建設與完善,該地的出勤考核與稅費繳納工作進展順利,同時還通過工廠維修材料由地方總站集中統一保管的方式來實現綜合效率全面提升,有效維護了工程建設的制度化建設。
二、便民服務效益化
當前在全縣通過實施“計量到戶、管理到戶”的服務運作模式,在管理區域內通過管理人員責任到人、劃片包干的服務體系實現了良好的管理服務效果與效率。當前每名管理人員平均負責1200~1400戶的管理服務工作,有力提高了管理服務效率。根據實踐管理現狀來看,基本可以做到“有故障半天排除”以及“戶有故障不停村”“村有故障不停片”“片有故障不停網”的高質量服務。另外,在處理故障時,由專業的故障維修人員與服務管理人員共同前往服務,從而有效提升了服務效率,也避免了服務管理人員對于實際維修處理手段不熟悉以及維修人員對于網絡建設掌握不熟練的問題。通過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的服務模式,近兩年來均提供了十分優質的服務。在優質服務的影響與感召之下,兩年來取得了良好的服務管理效益,綜合水費回收率也達到了95%以上,真正實現了區域化管理便捷性,在滿足老百姓基本服務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服務管理人員的收入增長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
三、工程監控信息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項目的設計與建設水平,全縣實施了一體化農村飲水安全的信息化管控,通過水情監測、調度控制、視頻監測以及管道流量監測等技術手段逐步開展監測工作,監測的目標主要包括取水口、水資源周邊環境、處理車間、高位水池以及水廠等水資源聚集的地區,通過24小時實時監控的手段進行全面布控。另外通過安裝區域攝像頭的形式便于取證和管理。在一些地區還設有液位傳感系統以及電動閥控制系統,這些系統的添加有力保障了機電設備的遠程控制水平與調度的精準度。另外,通過在主干道部分安裝電子流量壓力機實現了對管道壓力變化以及流量控制,從而實現動態掌握整體水流量情況,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信息化管控大大提升了管控精準度,避免了人工監控的疏忽與失誤,從而有效降低了水資源安全管理風險系數,提高了人民用水的安全性。
四、水質監測達標化
根據我國出臺的有關農村飲用水質量安全標準,在當地建成了符合國家技術標準要求的安全檢測中心,通過定期對出廠水源水以及末梢水取樣,并進行多達21項內容的常規指標檢測化驗工作,包括大腸桿菌、游離余氯等等多種指標都必須進行化驗與明確,以接受縣疾控中心以及衛生監督所的監督指導工作,從而真正實現水質安全的全面普及,以此來維持國家“零事故”的供水安全目標。
五、管理方式創新化
創新化的管理模式離不開創新化的管理方式。為了有效破解三難問題,在當地的人員聘用方面直接采取了聘任制,在職所有管理人員都不會直接占用編制名額,只享有臨時工身份,從而供飲水總站直接調度與統一管理。在季節性調節方面,由于供水需求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所以在管理過程中根據各管理所的實際情況進行統一雇傭,工資按天結算。這樣的管理方式不但有效解決了一些管理人員“混日子”的情況,還能夠有效提升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服務的效率。在收費上交方面,通過水量、水價、水費三公開的方式進行了公示,同時采用智能水表更換掉原有的普通水表,有效提升了監控流量的準確度。在繳費方面,通過在政府周邊建立便民收費大廳來解決收費難的問題。另外,從管理維修的角度上來看,供水主干道通過設置醒目的界樁來提升安全性,同時安排專人進行看守以防止被破壞。在管道的維護方面還可以通過增加主干道管理單位維護、村級官網當地村投工維護等模式來結合開展,從而有效提升維護效率與質量,真正解決用戶用水難與管護難的問題,為實現安全供水與穩定供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直接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國民用水,同時也是與共同富裕以及全面小康社會具有內在聯系的民生工程建設之一。但是就當前項目開展現狀來看,其依然存在開展效率低、效果差以及管理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本文分別從水質、管理方式以及管理途徑等多個方面對安全用水工程建設在農村地區的應用進行了剖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也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的相關人士關注該問題,從而為實現全面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勇. 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2):48.
[2]周青.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
[3]李百全.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集成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3.
作者簡介:鐘紅葉(1988-12)女 布依族 本科 助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水務站,異地搬遷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