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環節較多,工程量較大,施工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以及施工技術控制不到位,常常會產生諸多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存在的常見問題,隨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供相關的施工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問題;對策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在我國工程建設中備受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技術問題,并針對這些技術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控制措施,目的是提高我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二、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概述
1、水利工程當前發展情況
水利工程建設是保證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水利資源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是我國水資源因地理原因分布趨勢多變,我國處于亞洲的東部,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季風的深入,從而形成降雨。我國的降水量分布不均,沿海地區較多,越深入西北內陸地區降水量就越來越少,甚至為零。這樣的降水分配形式極大的影響了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的生活,為保證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式就要求我國要建設更多的水利工程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我國當前所建造的水利工程項目很多,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與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定距離。
2、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特點及必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個季節性十分顯著的建設項目,易受環境影響,在建設時要求水利工程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地理條件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在河段的上游,但是河段上游施工難度更大,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施工時要有特殊的處理手段,同時水利工程施工強調高度的精確性和準確性,而這些要求的實現要依靠高水平的水利施工技術實現。
3、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存在的不足
關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相應技術沒有跟上發展步伐,在面對一些水利工程施工難題時沒有高端的技術解決措施,所以在建設時受限制較大。同時水利工程在建設時由于多是要求精確度的高難度計算問題,所以要求要有較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知識型人才,但是我國對水利工程施工人才的培養仍有不足,缺少水利工程高端人才,不能滿足水利工程的發展需要。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技術問題
第一,前期準備工作。在具體的開展工作之前,要結合當初的招標資料以及技術要求等列出詳細的工作步驟。為實現總工期目標,首先,應以總進度網絡圖計劃為依據,根據進展階段的不同,將其分解為多個層次,再按照各個層次分解為不同的進度,從而建立起一個以進度控制為目的、以分解進度目標為手段的進度控制目標系統。
第二,做好土石壩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1)有序的布置料場在開展工作之前,要做好料場的布置工作,只有布局合理才可以確保后續的工作有序開展。它的意義非常重大,對壩體的質量有干擾,還會影響到項目的整體用時以及成本。所以,為了合乎工作規定,要認真的分析圖紙,做好調研工作,進而正確的布置場地,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2)挖掘輸送石料。在進行土石壩施工的整個過程中,能夠通過互相配套的工程機械實現各項工序,包括料場的開挖、運輸,壩面的平料和壓實等,保證施工工藝流程的順利進行,實現綜合機械化施工。
第三,積極開展壓實活動。(1)對于防滲體等粘性土料來說,通過壓實干表觀密度和施工含水量這兩指標控制壓實標準對于砂土及砂礫石來說,它們是填筑壩體或壩殼的主要材料之一,對其填筑密度的要求非常嚴格。對于石渣及堆石體,它們可以用來做壩殼材料,選擇空隙率作為壓實指標。(2)對于壓實機械的選取來說,必須緊密結合原狀土的結構狀態、填筑方法、筑壩材料的性質、施工強度及作業面積的多少等,選擇的碾壓設備的類型,必須要求其性能可以達到設計施工質量的標準。
四、水利工程施工常見技術合理運用
1、塑性混凝土成墻技術
混凝土是比較常見的水利工程原材料,在水利工程滲漏初期可以采用塑性混凝土成墻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并加以解決。這種防滲技術主要是針對壩體或是墻體淺層滲水現象而言,通過對其進行鉆取槽型孔,再按照規定調制泥漿比例對墻體進行施工,加固壩體與地基外壁的淺層墻體,最終形成防滲墻。這種技術防滲效果極好,被廣泛的應用于水利工程建設防滲漏施工中。
2、預應力錨固施工技術
預應力錨固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術,其進行很好的實施對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甚至是整體經濟效益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預應力錨固技術所包括的技術有預應力、混凝土拉錨以及預應力巖錨等,這些都旨在促進預應力能夠持續發展而形成的新型的錨固技術。
3、施工圍堰技術與施工導流技術
水利水電的建設與施工離不開水,大都數情況下都是在水中進行各項施工活動,特別是修剪閘壩的過程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是異常的龐大,所以需要科學合理的對施工地區的水進行攔截,這樣才能保證施工進度能夠正常有序順利的進行,人們將這部分的截水的工作稱之為圍堰。而導流技術主要是指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要進行系統的、綜合的工作部署,控制在工程施工中的四周水流區域的整體過程。
4、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為了能夠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工程中出現了數量較多且體積較大的混凝土,這些混凝土已經在大壩建筑和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體積的混凝土自身擁有很多優勢是其他的混凝土所無法比擬的,比如其具有十分密集的鋼筋結構,而且它需要有較高的施工處理技術。大體積混凝土在現階段沒有一個比較明確且準確的科學化定義,一般情況下要衡量混凝土的最小斷面的尺寸,如果大于一米就視此類混凝土為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大體積混凝土自身面積比較大,這就需要使用較為專業的技術對溫差進行處理,還要合理化科學化的處理混凝土自身的結構與表面的溫度。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水利工程目前施工的現狀,對存在的技術性環節不足進行了分析,隨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目的是提高我國水利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
[1] 王樹峰, 張會競, 李志彬. 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1, 40(11):27-28.
[2] 宋元紅.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 城市建筑, 2013, (18):30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