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節水型社會建設是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的重要舉措。本文分析了呈貢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現狀、問題,并針對呈貢區水資源現狀及未來水資源供需情況提出了實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效及問題;呈貢區
前言
昆明呈貢新區是現代新昆明建設的核心區,是昆明市政治文教中心,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了呈貢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也帶來能源需求的增加,特別是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呈貢區地處全市少雨中心區,降雨少,水資源匱乏,屬于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共存的地方。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問題已成為制約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增強全區人民的節水意識,探索推廣以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為突破口,促進全區供、需水量平衡的節水新途徑,是呈貢新區貫徹落實“量水發展、以水定城”理念的新舉措,是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要求。
1、呈貢區水資源及供水水源概況
1.1 水資源概況
呈貢區為昆明全市少雨中心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80.5毫米(2011年為522.7毫米,2012年為464.1毫米,2013年為815.4毫米),2013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209 m3,低于全市568m3、全省3642 m3的水平,遠遠低于國際人均低于1000 m3屬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區的標準,屬嚴重缺水型地區。2013年生活、工農業耗水量為0.682億m3,地下水年開采量約為617萬m3(數據含托管街道)。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73.1%,在昆明六區一市七縣中僅次于安寧市,遠遠高于全市28.7%的水平[1、2]。
1.2 供水狀況
一是清水海引水工程。昆明清源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從清水海引水工程供市級行政中心、大學城片區的用水。日供水量約5萬m3。2013年共供水約1825萬m3,2014年供水2089萬方。
二是吳家營水源地,即吳家營三眼井,設計日取水量7000m3。2014年日均取水量約4000m3。全年取水146.6萬 m3主要滿足呈貢老城片區用水需求。
三是黑龍潭水源地,位于大新冊村外東邊300m處,該水源點設計日取水量20000m3。2014年年初至今,由于水質不穩定,取水量銳減,全年取水210萬m3。主要滿足呈貢老城片區及洛羊街道部分社區用水需求。
四是企事業單位、部隊和社區居委會自備水源。全區共有60余家企事業單位、部隊和社區居委會(自然村)自備水源(地下深水井),通過取用地下水作為生活及生產用水,2014年年取水量約246.4萬m3。
五是地表水源即水庫、壩塘蓄水、滇池、河道抽水,呈貢轄區(不含托管街道)2014年取用地表水約1075萬m3用于農灌及園林、市政用水。
1.3 用水預測
現代新昆明的建設為呈貢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對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呈貢區現有的水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貢區水資源本身就不夠豐富,部分地表水又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區到2020年,預計需水總量為1.87億m3,供水能力僅為1.37億m3(本地地表水4038.4萬m3,地下水650萬 m3,清水海6600萬m3,回歸水2432.2萬m3),將缺水5025.2萬m3,缺水率為26.8%。到2030年,需水總量為2.72億m3,呈貢區內水資源開發已超上限,需采用外流域調水,但供水能力依舊無法滿足用水需求,即使在2030年通過滇中引水工程為呈貢區供水,新增供水能力為1.24億m3,總供水能力為2.62億m3,仍將缺水1070.9萬m3,缺水率為3.9%[3]。
2、呈貢區在節水型社會建設方面的成效
2.1 加快再生水、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態環境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城市再生水被稱為“第二水源”, 污水再生利用不僅實現了污水“零排放”,使水環境污染有所緩解,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從源頭上保護了滇池,保護了我們的母親湖,而且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目前,呈貢轄區內各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小區已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36個,其中正常運行 29個,因設備調試或入住率較低原因未正常運行的7個。正常運行的再生水利用設施日均處理污水量約1.78萬m3,處理后國家規定標準的再生水代替自來水回用于單位(小區)綠化、道路澆灑、景觀及公共衛生間的沖廁(非坐便器)用水,日平均回用量約1.72萬m3,每年節約自來水約627.8萬m3,扣除污水處理成本,每年節省資金約2457.5萬元。
轄區內洛龍公園、春融公園、春城公園、三臺山公園、彩云公園、 中央公園二期6大公園已建雨水收集池,雨水100%收集利用,綠化澆灌杜絕使用自來水,正確處理好綠化澆灌與城市節水矛盾,做到保綠化與保節水兩不誤。
呈貢新區已建設2座污水處理廠,即洛龍河污水處理廠和撈魚河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分別為6萬m3/d和4.5萬m3/d,處理后的污水將回用于新區市政綠化和生態景觀等用水。已建成的新區主干道彩云白路,采取雨污分流,鋪設了雨污管網,再生水管網與市政路網同步建設。
2.2 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小區創建工作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在近兩年水平衡測試、節水型企業(單位)和節水型小區創建活動的帶動下,呈貢區涌現出一批節水工作突出的單位、企業和小區,截至目前呈貢區共有1家單位獲得市級節水型單位稱號,6個小區獲得市級節水型小區稱號。這些節水典型在強化節水宣傳、提高管道漏損控制水平及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管理方面經驗豐富、節水成效顯著,充分發揮了各自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有效推進了全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進程。
2.3 節水器具推廣使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通過對全區范圍內的公共機構、賓館、學校、醫院等公共單位是否安裝節水器具進行摸排調查,督促各單位安裝使用節水型器具。2014年,在全區公共機構和學校、醫院等公共單位全面開展示范推廣水嘴節水裝置工作。全年在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呈貢區第一幼兒園等27家公共機構和公共單位示范推廣水嘴節水裝置33431支。
水嘴節水裝置是在已安裝使用水龍頭的基礎上安裝使用的一種新型省水產品,能夠有效減少出水量又不影響正常的用水功能。根據測算,公共機構和單位使用的每只水嘴日均用水量約0.1 m3,按照每只水嘴節水裝置的節水效率50%測算,3萬只水嘴節水裝置每天將節水0.15萬m3,每年將節水54萬m3。再按每只水嘴節水裝置平均使用壽命10年、每立方米水3.45元計算,10年內可有效節水540萬m3、節約水費1863萬元,節水效果明顯。
2.4 計劃用水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5年,呈貢區將轄區內月用水量300 m3以上200余戶非居民用水戶納入計劃用水管理,標志著呈貢區城市計劃用水管理水平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城市社會經濟活動所需用水量將得到有效地控制。通過實施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收費制度,促進企業提高節水意識,激勵其堅持做到科學用水、計劃用水,形成節約用水自覺性和節水技改積極性,并能夠及時督促超計劃用水戶查找超計劃的原因,有效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在節約了水資源的同時還降低了用水戶的經營管理成本。
2.5 加快綜合保障體系建設
一是切實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嚴格要求轄區內所有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建設單位都必須按照節水“三同時”制度(即同時規劃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投產使用)要求,同期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特別是再生水利用設施和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建設。此外,呈貢區切實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建立行政區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實行行政區取用水總量控制。嚴格實行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審批管理、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和區域用水總量控制。
二是力求將宣傳工作落實到節水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深入學校、村鎮、社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發放節水宣傳資料、舉辦節水知識講座,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加強節水宣傳,有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教育活動,旨在積極向社會推廣節約用水理念,激發廣大市民關注節水、參與節水的熱情,增強群眾節約用水意識,進一步引導公眾轉變用水觀念。
3、節水型社會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3.1 中水回用、節水技改、節水器具推廣缺乏配套資金
在中水回用、節水技改、節水器具推廣過程中,存在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規、投融資渠道不暢、專項資金缺乏的問題。由于中水回用、節水器具是新生事物,加之存在成本增加的問題,目前只是政府在被動推廣,而企業和單位缺乏激勵措施而沒有主動接受,從市場方面來推廣難度較大。
3.2 提高高耗水行業水循環利用率低,節水設備未達到循環水再利用的效果
轄區內月用水量在5000m3以上的高耗水行業中34家洗車行均建有循環用水設施和使用不同規格的節水設備,但運行都不正常,僅達到過濾沉淀而已,未達到循環水再利用的效果。全區洗車行業一年消耗水量約4萬m3,用水量增長較快,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3.3 城市公共管網改造及“一戶一表”改造工作難度大
由于供水企業對城市公共管網改造及“一戶一表”改造費用太高,部分本來具備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的用水戶由于難以承擔自來水管網改造費用而不得已取用地下水供水;部分企事業單位由于難以承擔高昂的改造費用,未實施“一戶一表”改造,水費主要由單位承擔,造成了住戶節水意識淡薄,浪費嚴重;一些接通自來水管網的居委會,由于居委會難以承擔高昂的自來水管網改造費用,村民也難以承擔較高的“一戶一表”改造費用,一直沿用老舊的供水管網,供水過程中“滴、冒、跑、漏”嚴重。
4、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建議
4.1 加快城鎮回歸水利用工程建設
一是繼續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督促建設單位對新建項目同期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和雨水收集利用設施;二是加快城市管網改造工程和再生水處理廠建設,實現雨水和再生水的綜合利用;三是拓展融資平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再生水管網、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四是盡快完善全區范圍內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抓好再生水管道規劃布局,實現再生水的充分、合理利用。
4.2 建立專項資金,對節水大戶給予補貼,對節水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繼續有序開展節水型小區、節水型企業創建及水平衡測試工作,倡導企業和廣大市民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形成珍惜水、愛惜水、節約水的良好意識。鼓勵企業等社會各方參與到城市節水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為節水型社會建設作出貢獻。幫助建有中水處理設施并回用中水的用水戶申報補貼,對使用節水型器的單位給予資金補貼,對節水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4.3 配合做好外流域調水工作,彌補水資源不足
轄區內水資源開發程度較高,未來水源的開發潛力已很小,現有水資源量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解決好水資源(含再生水)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要把從外流域調水納入日常議事日程,超前謀劃,提前部署,落實工程措施,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4.4 抓產業結構調整,做好企業技術改造
根據全區水資源不足的實際,隨著全區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將來的供水將逐漸向二三產業傾斜,所以限制高耗水行業的進入,吸納節水型、環境友好型企業駐呈發展,鼓勵企業對工藝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做好節能減排,降低用水量,將是促進全區供、需水量平衡最佳途徑。
4.5 提高中水利用率的探索
為緩減用水緊缺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通過對呈貢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利用積極探索,進行有益嘗試,目前已有2家洗車場在利用中水洗車。下一步,加大節水管理力度,督促具備條件的洗車場建設中水收集池,采取集中配送的方式將中水運送到各洗車行利用中水洗車。利用中水洗車不僅降低了洗車行業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中水的回用率,用水短缺的矛盾也將得到緩減,最終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4.6 加強協調,做好公共管網及“一戶一表”改造工作
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單位、小區開展“一戶一表”改造工作。主動與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聯系,積極爭取上級在資金上的扶持,主動與供水企業進行溝通,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對城市供水管網進行改造,解決我區自來水供水管網改造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加強供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減少供水故障發生,降低供水漏損率,確保安全供水。
參考文獻:
[1]云南省水利廳 2013年云南省水資源公報.2014
[2] 昆明市水務局 2013年昆明市水資源公報.2014
[3] 昆明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水資源綜合規劃報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