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國家對水環境的重視,近年來,城市水環境整治工程大量開工建設,每年有上萬公里新開工的管網建設項目,既有管線也面臨著繁重的清理維護任務;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經常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給施工單位及作業人員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及財產損失。本文主要結合南方M河流的建設實踐,對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面臨的安全事故風險進行識別,采用LECD法進行風險評估,提出風險管控措施。
【關鍵詞】城市管網;安全事故;風險管理
隨國家對水環境的重視,近年來,城市水環境整治工程大量開工建設,每年有上萬公里新開工的管網建設項目,既有管線也面臨著繁重的清理維護任務;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經常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給施工單位及作業人員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及財產損失。本文結合南方M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建設實例,根據項目的特點,針對發生潛在事故的生產作業場所、環節、部位和作業行為進行綜合性分析,采用LECD法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主要風險因素,提出風險管控措施。
1、M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概述
1.1 主要工程建設內容。M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雨污分流管網工程、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清淤及底泥處置工程、取水補水工程及景觀工程、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污水收集及處理工程等,是由流域水環境整治工程、水安全保障工程、水景觀工程集成的復雜系統工程,工程規模大,施工區域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工程主要施工內容為新建設管網工程約700km、河道整治約60km、雨水管立管改造約1400km。
1.2 項目主要特點。本項目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城市高密度建成區施工,項目分布范圍廣,施工工作面分布在街道的市政道路、小區及工廠區域,呈點、線、網狀分布,工程建設對城市的生活及生產存在較大影響,各子項工程項目之間存在空間及時間的并行、交叉現象。管網施工多數在居民區進行,土方運輸、回填壓實、路面恢復、鋼板樁施工等環節對附近單位和居民生活、路面環境必然造成影響;河道整治工程涵蓋區域內所有干支流,河道清淤必須采用多種工藝,施工期河道水體二次污染、支流河道清淤施工中黑臭氣味擴散、機械噪聲擾民、開挖的底泥運輸過程中“跑、冒、滴、漏”污染城市道路等,工程實施將不可避免對原有社會生態產生影響,河道治理、管網工程等涉及面廣,關系復雜,交通疏解、立管安裝改建、居民樓近距離管網施工等影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交通,施工干擾大,組織協調難度非常大。
2、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
根據工程周邊環境及工程本身特點,結合施工技術方案,本工程施工主要采用機械作業,各子項工程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主要包括:
2.1 管網工程施工期主要風險?;馂?、爆炸、坍塌、觸電、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透水、中毒和窒息、淹溺、灼燙、其他傷害等。
2.2 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主要風險?;馂?、爆炸、爆破、坍塌、觸電、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中毒和窒息、淹溺、灼燙、其他傷害等。
2.3 清淤及底泥處置工程主要風險。淹溺、觸電、中毒窒息、起重傷害、機械傷害、其他傷害、車輛傷害、其他爆炸、火災、坍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
2.4 取水補水工程及景觀工程主要風險?;馂摹⑻?、觸電、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中毒和窒息、淹溺、灼燙、其他傷害等。
3、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分析評價
3.1 風險分析方法。根據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具體情況,風險分析方法選用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方法(即LEC法),具體方法如下:
對于一個具有潛在危險性的作業條件,影響危險性的主要因素有3個: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②暴露于這種危險環境的情況E;③事故一旦發生可能產生的后果C,用公式來表示,則為:D=L×E×C。
(1)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其實際發生的概率相關,用概率來表示,共分為7個等級(括號內為分數值):完全可能(10)、相當可能(6)、可能但不經常(3)、完全意外但可能性?。?)、可以設想但很不可能(0.5)、極不可能(0.2)、實際上不可能(0.1)。
(2)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作業人員暴露于危險作業條件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則受到傷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共分6個等級(括號內為相應分數值):連續暴露(10)、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6)、每周一次暴露(3)、每月一次暴露(2)、每年一次暴露(1)、很少或罕見暴露(0.5)。
(3)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
造成事故或危險事故的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失可在很大范圍內變化,以工傷事故而言,可以從輕微傷害到許多人死亡,其范圍非常寬廣,根據后果嚴重程度,分為6個等級(括號內為分數值):許多人死亡(100)、數人死亡(40)、一人死亡(15)、致殘(7)、重傷(3)、引人注目(1)。
(4)危險性
針對被評價的具體作業條件,經過充分討論,確定L、E、C值,計算乘積,得出D值,并按表3.1確定風險等級:
3.2 風險辨識分析評價。根據分險識別,結合不同分項工程及施工工序,M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共識別和評價風險300多項,其中4級以上風險30多項,限于篇幅,本文列出一些有代表性風險因素及評價結果,如表3.2所示。
4、風險防范措施
4.1 對事故風險進行分級處置。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等級為4級、5級的風險因素,施工單位應重點加以管控。從分值方面分析,危險性分值在20以下的環境屬低危險性,一般可以被人們接受。危險性分值在20~70時,則需要加以注意;危險性分值70~160之間,則有明顯的危險,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危險性分值在160~320的作業條件屬高度危險的作業條件,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危險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時,則表示該作業條件極其危險,應該立即停止作業直到作業條件得到改善為止。
4.2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根據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特點及風險分析評價結果,為提高安全風險管控效果,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落實全員安全管理理念。根據M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情況,現場同時施工的部位高峰期可以達到上100個以上,每個部位作業人員6到10人,可能有上1000人在同時進行作業,按目前安全管理人員配置,遠遠無法全部監管到位,必須落實國家全員安全管理理念,按“一崗雙責”的要求明確所有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培訓教育工作,讓每一個現場作業人員都懂安全、會安全、要安全,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
(2)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及網絡通訊的發達,為現場安全風險實時監控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借助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一是對作業面大、作業時間長的部位,可借助4G網絡布設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管;二是建立圖片影像資料分享系統,如QQ群、微信群等,由作業人員定時上傳作業現場圖片資料,輔助現場安全管理;三是利用二維碼信息技術,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實名制管理,確保作業人員安全三級教育、班前活動等到位。
(3)加強既有管線的保護工作。在城市高密度建成區內,地下管線復雜,地下管線的損壞會給工廠、居民生產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帶來人身傷害。管網工程施工開挖前,應查明周邊影響范圍內給水、排水、電纜、燃氣等地下管線情況,協調相關產權單位并采取措施保護其安全。地下管線的分布可以從四個途徑查明,設計圖紙或檔案資料、產權單位調查、現場根據各類井口排查、委托相關單位進行物探,對既有管線部位,一定要采取人工探挖的方法,在既有管線出露并保護到位后,才能進行機械開挖作業。
(4)加強溝槽支護、有限空間作業管理。溝槽坍塌、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是近幾年國內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中的高發事故,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對這類危害認識不足,尤其是管道、暗涵清淤等有限空間作業施工,因認識不足盲目進行救援造成的二次事故損失更大。防范溝槽坍塌事故,主要措施是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支護,為保證措施落實到位,可建立溝槽支護驗收制度,確保支護滿足要求后再進入溝槽施工;防范有限空間中毒事故,一是要建立作業審批制度,嚴格按照“先通風、后檢測、再施工”的程序,在確保滿足條件由相關人員審批同意后再進入空間作業;二是要制定好應急救援措施,加強培訓教育,準備好應急救援設備,確保救援過程中的安全。
(5)加強河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河道工程施工,要加強與上游水閘、水庫等運行管理單位的溝通協調,建立好聯系機制,確保及時接收到運管單位的蓄水、泄水信息,用于指導施工安排。在河道施工中,牽涉水上交通的,應和當地水上交通管理部門做好工作協調,避免清淤船和運輸船碰撞事故;同時,清淤施工過程應做好安全警示工作,夜間施工應配置聲光報警裝置。河道清淤施工船上作業應做好人員培訓,船上作業保證持證上崗,應配置水上救生用品并配置水上專業救生人員等,易落水部位應有防落水防護裝置。
5、結語
由于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點多面廣等特點,風險因素的識別是以風險的類別為單位進行的,一種風險因素可能存在于多個部位,每個部位根據具體環境及周邊情況,其危險性的大小是不同的。在事前風險分析中因工點數量太大,具體情況未完全掌握,無法具體到每個部位的風險分析評價,這就要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建立定期危險源識別管理機制,定期對各部位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調整風險級別,才能更好的指導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