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初中生上課所用的備課時間是博士的三倍。給博士生上課,我可以只講他們不懂的;給初中生講哲學,要講他們懂的。
——湖南師范大學原校長、當代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張楚廷教授。最近,他走進麓山外國語實驗中學,為初中生開設哲學系列講座。此舉可謂開全國課堂之先河。
教育最怕求快,違背人的成長規律。教育要看遠一點,不要只看眼前。只講成績,急于求成,終究會害了孩子。學教育不能以考試成績論英雄,要培養孩子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感,有了這個品質,無論孩子讀什么樣的大學都會成才。
——91歲的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章開沅。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代,章老說,那時沒有學習壓力,老師和家長對學習成績都沒有要求,只要活著就好;當時缺吃少穿,但卻很有幸福感。可是現在的孩子完全不同了,在重重壓力之下,缺少幸福感。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可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
過去我們追求能干的教師,現在我們追求的是會對課堂與自身進行反思的教師、會與同事共同學習的教師;過去我們追求的是教學改進,現在我們追求的是所有學生學習權的實現——每個人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從事課程論、教學論、教師教育等領域的研究,被認為是全球學校教育最有影響力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看來,不僅傳統的學校需要變革,教師群體也要轉型,“如果說19世紀和20世紀的老師都是‘教的專家’,那么21世紀的教師則必須成為‘學習行為的設計者’”。
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多半是悲劇。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他認為,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夫妻關系,當夫妻關系非常牢固的時候,實際上是給孩子一種安全感。不要擔心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少了,讓孩子在一個幸福、牢固的家庭中成長,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