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客教育要求教師從“演員”轉變成為“導演”
論壇嘉賓:査建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主持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創客教育從青少年開始抓起,意義重大。在這方面,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都可以有所作為。
我們的教師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很多教師從校園畢業到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與社會脫節嚴重,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跨越校園的門口。我們所進行的教育一直就是傳統的“封閉式”的自娛自樂的教育。教工程的教師不了解工程師的工作,教農業的教師從未下過農田,教生理衛生的教師也沒有接觸過醫學、醫院……在此情況下,教師本身就缺乏專業的職場經驗,又怎么讓他們勝任學生的創客教育指導工作呢?
現在到了需要打開封閉教育這個“壁壘”的時候了,“產學合作”“做中學”“國際化”就是這樣三個可以實踐的戰略方向。其中“產學合作”需要我們的教師回到原點,回歸社會,跟相關產業合作來完成創客教育。
Maker Education是一種很好的產學合作的教育形式。在這樣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傳統的教師中心轉變成學生中心。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需求、興趣、愛好,將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力。但是,學生中心并不是要否認教師的作用,而是對教師實質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從傳統課堂上的“演員”角色轉變成為“導演”,將學生從“觀眾”轉變成“演員”。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學星”來對待,師生合作才能在創客教育中創造價值,創造新的知識。傳統的“照本宣科”式教師注定將被機器人取代,在國外已經研制出了可以教學的機器人。因此,我們教師的角色必須改變。
教師不應是Teacher,而應是Guide
論壇嘉賓:馬潤民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防學院博士、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科普與繼續教育中心主任
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意味著,教師是培養人才的。這里,教師需要有一種情懷,明白自己的最終追求是什么?學生能夠成功,對教師來說,你的喜悅應該是沒辦法形容的。因此,創客教育中,教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做得好,但是,教師的邏輯思維、科學思維應該要比學生強,教師應該扮演好引導學生的角色,這也是國外教師不稱作teacher,而被稱為guide的原因。
而說到思維,國內的教育界,也包括其他領域,中國人所缺乏的實際上是科學思維和邏輯思維。如果仔細思考的話,大家不難發現,中國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兩個方面去進行的。最近中科院進行改革,就是將學科進行交叉,建立跨學科的研究院,同時將科研與科普并重。
我們與國外的科研技術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的差距事實上是科普的差距。我們很少有人去重視科學教育,很少有人去思考科技與文化、體育及各個學科之間關系,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創客教育,教師應避免“為學而學”
論壇嘉賓:Jan Hauters
世界創客教育聯盟比利時代表、思維拓智首席研究員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實際上是有很強的國際文化背景的。比如,STEAM來自美國,而Maker來自德國。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一說到STEAM,往往會忽略它的文化以及人文方面的內涵。事實上,一個人,不管他來自哪里,他應該重視學習別國的文化以及經驗。在對各國的學習中,我們才會真正了解其間的區別和一致,也才能更好地落實好STEAM教育,而不是僅僅看到STEAM所包含的詞義,進入膚淺的“為學而學”。
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還是有所不同的。STEAM來自教育,側重教育。而創客實際上是來源于一種運動或行為方式。通俗意義上講,做項目是創客,而多元化跨學科是STEAM,這是兩者不同的地方。但是,不管是STEAM還是創客教育,它們將大家聯系在了一起,值得我們一起去努力。
中小學教師是科學教育的播種者
論壇嘉賓:劉信中
課堂內外董事長
談到青少年科學素養,其實大致有四個方面的內涵: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知識。我認為,我們還應該加上一個科學興趣,這是和我們的科學教育切實相關的。但是,我們看到,在傳統教育中,學生對未來、未知、好奇的興趣全部被透支了。每一年,高考結束,學生都歡呼,以燒書來發泄幾年的壓力。而到了大學,學生們都覺得自己應該放假了,因為寒窗苦讀十二年,大家都受夠了。似此情形,學生又有何動力來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所以,應試教育的指揮棒培養不出科學人才。體制不改變,應試教育不改變,我們的科學教育是沒辦法做好的。
而科學教育如何做,中小學教師是播種者,需要保護好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也是守望者,要呵護學生寶貴的夢想、對未來的期許,而不是給學生一個唯一的答案。因此,STEAM教育中,我們應該重視社會實踐,讓孩子去質疑,尋找答案。這樣孩子才會去思考,培養判斷力。
創客師資培訓要首先進行頂層設計
論壇嘉賓:余林
杭州學軍中學副校長
進行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老師是非常關鍵的。但是,一個老師要掌控STEAM教育的全部課程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必須從中跳出來,意識到老師僅僅是主導者,并不一定每個學科都要精通。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將STEAM教育的相關學科老師進行整合,讓懂行的老師加入進來。
具體到我自己,我是生物競賽出身,我在做生物競賽的時候,也是運用的STEAM的方式來做的。首先我會將生物競賽的一些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分配學生去了解不同的板塊,結果,學生在相關板塊的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
還有,我們在培訓教師的時候,也是運用如此的辦法。學校需要什么樣的設備,我們將培養怎樣的學生,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經過我們事先做好“頂層設計”的。然后,我們才會去依據我們的需求引進相關建設方。但引進建設方之前,我們會要求建設方培訓好我們的教師。
教育變革,使學習與生產生活越來越緊密
論壇主持人:劉雅林
重慶市巴蜀中學副校長
感謝各位專家精彩發言。聽了發言,整體感覺,教育的變革,使得學習與生產生活越來越緊密相關。學校為中小學生營造社會的氛圍,通過將生活情景融入教育,將新的技術融入基礎教育的課堂,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科學、工程學和技術等領域的抽象概念,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將學生從小的“創客”種子在學校得以萌芽,不斷地鼓勵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個學科知識的能力,為他們成為未來的創新人才打下結實的基礎。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STEAM理念下,創客教育普及或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