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立芹
山東省陽信縣實驗幼兒園優秀教師,畢業于山東博興師范幼師專業, 1996年6月參加工作,曾獲得“濱州市第一批優秀園丁”“濱州市第八批學科帶頭人”“陽信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2015年3月份,聽聞上級有關部門要組織優秀的老師遠赴泰國支教,在各級領導和家人的鼓勵支持下,宋立芹第一時間積極報名并順利通過選拔。支教期間,宋立芹在努力克服各種生活上的困難的同時還探索出適合泰國小朋友學中文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唱著兒歌教中文”。
2015年5月,在我近19年的幼教工作經歷中有幸到泰國支教一年,正是這段經歷讓我認識了“艾文”這個特別的泰國小朋友,特別的他給了我特別的教育體驗,300多個日子里我看到一個老師眼中 “特殊兒童”的成長過程,自己也在經驗與理論的矛盾中不斷反思、改變、探索。
初識35個異國小朋友
第一次走進泰國漢語班教室,35個異國小朋友用恐懼的眼神望向我這個長得不一樣的老師,我無法記住他們“歌、娜、姆”那些繞口的名字,也分不清誰是誰,但是有一個在角落里不停地跑來跑去,自言自語還不時發出怪聲的小男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長著黑頭發、小眼睛、白皙的皮膚,如果不是在泰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他是中國孩子。也許是因為他像中國人讓我在異國他鄉引發了對家鄉的眷戀,我很喜歡他,但無論我怎么和他說話他都不理不睬,只顧自己玩耍,剩下我尷尬地看著他。因為他不斷整出響聲或做出違規的動作,泰文老師一整天都在喊他的名字。因此我第一天就記住了他的名字。泰文老師還告訴我他是一個特殊的孩子,多動、不守規則、自理能力差、各方面表現都不好,我很質疑長得這么可愛的一個孩子竟然是個 “問題兒童\"。
問題兒童讓我萌生特別的情感
這種質疑在我的一次中文課上得到了證實。教學活動剛剛開始,我組織小朋友盤腳坐好,為了不讓艾文亂跑,我讓他坐在最前面,可他就是不盤腳,還把腳故意伸到前面,雙手在身后撐地,半仰臥著一臉壞笑地看著我,小小的眼神里流露出得意、挑釁的神情。我用眼睛瞪他,示意我很生氣,他反而更高興得咯咯笑出聲來。我讓他起立到我身邊來,他像只輕巧的小貓一樣,一翻身爬起來就跑,邊跑邊回頭看我還大聲笑起來,好像在說你追呀追呀!班里的其他孩子也跟著起哄,整個課堂被他攪得亂成一鍋粥,恰好泰文老師趕來制止,班里才恢復了平靜。說實話就在那一刻,我真有點相信泰文老師的話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觀察艾文的行為,我發現他根本就坐不下來,不管是上什么課,他總是在不停地跑和跳,他喜歡讓老師追著他滿屋子里跑,喜歡把小椅子弄出刺耳的聲音,喜歡把教室里的東西翻來翻去。他不愿意自己做事情,而且也沒有耐心,做不好就會大發脾氣;畫畫不好,他就會把油畫棒扔得到處都是;書裝不進書包,他就會把書撕壞;被子疊不起來,他就會氣得躺在地上大哭;他幾乎成了所有老師批評和小朋友嘲笑的對象。班級里只要有壞事發生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說是艾文干的,泰文老師每次懲罰他,他都會哇哇大哭,可是一會兒工夫他就忘記了。因為對艾文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所以每次他哭我都會安慰他,慢慢地他特別愿意接近我,尤其是委屈時會跑來抱著我抹眼淚,看著依偎在我身邊的小身影,我心里總是會涌起某種憐憫和心疼。
艾文真棒!
艾文的中文語感很好,因為他每次總是搗亂,所以我總以為他根本就學不會。那天我像往常一樣用變手指的游戲讓小朋友玩字卡。可能是周一的緣故,孩子們把剛學過的漢字—山、石、木給忘記了,當我舉起字卡問:“這是什么?”教室里很安靜,只有艾文一個人用很小的聲音說:“山,山上、山下。”我立刻表揚了他“艾文真棒!”。坐在地上的艾文,正在用小手不住地晃動著椅子,聽到我表揚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抬起頭用懷疑的眼神望向我,因為高興,小嘴巴攏成的圓形還沒有來得及收回去,小手也忘記晃動椅子的樂趣了,竟安靜地聽我在說。我抓住機會繼續說:“看,今天艾文坐得真好!”我的話音剛落,艾文立刻把腳收好,小手放到了膝蓋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眨都不眨地看著我,幸福的小臉笑得像花兒一樣,還時不時回頭看看小朋友,眼神里有點炫耀又有點害羞。這說明他的內心也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認可,他不是無所謂,而是希望大家都來關注他,他發出怪聲、不停地動也是在引起別人的注意。這節課艾文的反常表現讓我對他有了信心,我終于找到了他不斷搗亂的原因。于是在我的課上每次我都會叫他回答問題,只要他回答對了我就會表揚他、鼓勵他,艾文越來越進步了,不但能認真地聽講,還能在我的監督下控制自己的小動作。在了解了艾文的家庭環境后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艾文爸爸在馬來西亞做生意,媽媽和保姆把他帶大,一家人總是圍著他一個人轉,再加上爸爸比較嚴格,而媽媽傾向于順其自然,不一樣的要求讓孩子無所適從,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相處一段時間后,艾文很喜歡上我的課,而且愿意讓我幫助他,不管是上什么課只要我坐在旁邊他就會很聽話,我給他一個大拇指他就會更加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我表揚他涂色漂亮,他高興地拿著給每個小朋友看,嘴里還不住地念叨:“宋老師,漂亮!” 我抓住他喜歡表揚的特點,慢慢培養他的生活習慣,學會穿鞋子、疊被子、吃飯、收拾書包等等。剛開始他會很著急,一做不好就會要我幫助他,我讓他在旁邊看著耐心地演示給他看。時間長了他就學會了,還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做得特別好。泰文老師看見了,開玩笑地說:“老師,把艾文送給你吧!”雖然是玩笑,但我心里依然很高興,為艾文的進步,也為自己的小成績,原來自己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由此我更加理解艾文的表現了。
成就感來自孩子的快樂
那天下午放學,小朋友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回家,歌姆的媽媽突然驚奇地說:“哦,艾文會站隊了!”很多家長都看過來,我才發現以前從不在隊伍里的艾文,現在竟然規規矩矩地站在隊伍里了。我心里的成就感瞬間爆滿,我牽著他的手對他做了個很棒的手勢,艾文開心地笑了,笑容里充滿了純真、童趣和甜蜜,表揚的力量真是偉大。臨走時,艾文跑過來跟我說:“宋媽咪,再見!”我的情感又一次被他的語言打動,一個四歲的孩子,用最親密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他雖然很小,但他的情感世界卻很寬廣!
作為幼教工作者, 每一年我們都會接觸很多孩子,而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不管我們有多少經驗和方法都不可能對每一個孩子都有效,但請相信只要有愛心你就能和孩子走得更近;只要有細心你就會對孩子有更多發現;只要有耐心你就能讓孩子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