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艷
女,浙江省金華師范附屬小學語文教師。1992年畢業于浙江省金華師范學校,有17年農村任教經歷,2009年調入浙江金華師范附屬小學。1995年被評為東陽市教壇新秀,次年被評為金華市第五屆語文教壇新秀,是東陽市一星級教師、金華市智慧班主任、金華市家庭事業兼顧型先進教師、金師附小集團最美教師、黨員先鋒示范教師、優秀班主任。
小學教師工作繁瑣細碎,但是處處都能彰顯我們的愛心和智慧。常常有家長對我說:“您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比我們做親媽的還多!孩子們都服您管,您一句頂我們十句呀!”的確如此,老師和孩子們朝夕相處,是孩子童年成長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
一筆一劃,書寫孩子的興趣
小學生需要養成的習慣很多,比如認真傾聽、作業仔細、書寫清楚、講究衛生等等,一般我會采取循序漸進,強化鞏固的方法。我特別注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一年級新生入學伊始,我就讓孩子們欣賞高年級同學清楚美觀、工整漂亮的作業,激發起孩子把字寫好的欲望。我會把每一節語文課教學生字的環節當做書法課的教學,一筆一劃,教給孩子怎樣起筆,怎樣轉折,怎樣觀察間架結構,手把手地逐個教孩子寫字。為此,我編了一首小兒歌:“橫要平,豎要直,輕起筆,頓轉折,主體寬,偏旁窄,一筆一劃慢慢來;人坐正,筆握好,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好,學習棒,一字一句寫漂亮!”每一次作業前,讓孩子們先唱唱兒歌,再開始認認真真地書寫。書寫暫時比較落后的,我每節課都會手把手地教他。能做到書寫橫平豎直后,我就給孩子們欣賞書法家的漂亮楷書作品,再讓孩子們臨摹,學著把字寫得高矮整齊、筆畫娟秀,要求孩子們“下筆即寫好字,把每一次作業當做練字”。每個月,我們都會開展優秀作業評比并展示,只要跟自己比有進步就有機會展示,激發孩子持續的書寫興趣。
班級公約,引領孩子的終身成長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就根據孩子們出現的狀況,制定相應的班級公約。比如,剛入學的小朋友,認識新的朋友非常興奮,喜歡大喊大叫;因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不愿意吃虧,所以吵鬧現象也很多;一到上課,不懂如何傾聽,課堂發言時扭扭捏捏,支支吾吾。我就把“輕聲細語,不吵不鬧,認真傾聽,發言響亮”作為第一條班級公約,并讓家長一起幫助孩子遵守它,比如每天反饋孩子在家講話是否輕聲細語、在家有無理取鬧,對課堂認真、發言積極的學生予以發短信向家長報喜。一個階段里就鞏固這一項公約,再加上家校形成合力,好習慣的養成就水到渠成了。
開始學拼音和生字后,書寫就成了一項很重要的學習任務,“靜心作業,書寫清楚”的公約內容自然而然地來了。靜心的同學們多起來,發現課堂里安靜有余,活潑不足了,于是又制定了“ 能動能靜,樂學善思”的公約內容;因為班級里“小公主、小王子”型的孩子比較多,班級里的勞動和衛生有些讓老師費心費神,于是“熱愛勞動 ,講究衛生”就自然而然地添上了;后來,我們正式開展“善美天使在行動”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家一致認為要把“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健康成長,我愛我家”成為班級公約美麗的結尾。
班級公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是貼在墻上的形式主義。所以我們的班級公約,不是一開學就全部制定的,而是出現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一個階段解決一個問題,鞏固一種好習慣,讓好習慣引領孩子終身的成長。
偶爾犯錯,給孩子幽默的鼓勵
教室是一個家,班主任要帶頭營造溫暖和諧的學習環境,寬容溫和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允許孩子出錯,允許孩子調皮,允許偶爾的“旁枝錯節”。
一次語文課,我抽背古詩,點名康同學背,不知道是沒有好好準備還是緊張,一直比較膽小的康同學把剛學過的“一行白鷺上青天”背成了“一行白鷺上西天”。“哈-哈-哈”,教室里頓時哄堂大笑,我也忍俊不禁。康同學“唰”的一下臉紅到了耳根,眼淚隨即在眼里打轉,垂著頭,尷尬極了。
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誤,立即制止了同學們的哄笑:“同學們,剛才笑得開心嗎?”
“開心!”同學們異口同聲。
我快步走到康同學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同學們,我們是不是應該用掌聲感謝康同學給我們平淡的課堂帶來愉快的小插曲?”
教室里立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毛同學忍不住說:“看不出康同學還有這么強的幽默細胞啊!”
康同學的臉色一下子緩和了許多,同學們的笑意也真誠了許多。
“下面掌聲有請幽默大師——康同學正式給我們背誦一遍。”我及時地接過毛同學的話。
教室里又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康同學挺直了腰桿,平靜了心情,字正腔圓地背誦了一遍,并重新投入到了課堂學習之中。
當天的日記中,有許多小朋友就記錄了這個快樂的小插曲,大家都感謝康同學為課堂帶來了笑聲!一位家長看了孩子的作文,特意留言:“老師,感謝您用智慧的教育,呵護了孩子寶貴的尊嚴!”
我慶幸自己那一瞬間,能立刻顧及到康同學的感受,試想,若是當時狠狠地批評他“連這么簡單的詩句都不會背”,那么這一句“一行白鷺上西天”會一直成為大家的笑柄,康同學以后的學校生活會變得黯然很多,會直接影響他心靈的健康成長。
美國赫伯特·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指出:“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
無論年齡多大,教齡多長,我希望自己保持一顆年輕、仁愛的心,用寬厚的心懷,包容學生一時的過錯,溫和地參與學生的成長,創設寬松和諧的成長空間,播撒一顆顆真善美的種子,讓每一個稚嫩的生命在廣闊、溫暖的空間里,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盎然生長,并允許偶爾的“旁枝錯節”。
教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我希望自己一直這樣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一路繁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