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更懂福建
兩岸青年在福建創業,靠譜嗎?大咖前輩們說,這就是一道送分題!福建既有四區疊加的區位優勢,又有兩岸五緣的歷史優勢,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此外,福建也沒有“啃老本”,而是充分把握既有優勢,頻放政策紅利,通過重金資助、輔導牽線等方式,磁吸兩岸青年創客。下面來看看在閩創業的臺青都怎么說?
柳智騰:大陸市場龐大,4個月就達到臺灣市場一年的業績
“廈門當地的語言、氣候、飲食都和臺灣很相似,所以來到這邊很適應,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來自臺灣高雄的柳智騰到廈門半年了,生活、語言上的如魚得水,為他掃清了在大陸創業的后顧之憂。
柳智騰與兩位臺灣朋友一起成立了廈門頂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國際金融交易軟件開發,2015年底,公司正式進駐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以下簡稱“廈門兩岸青創基地”)。
“大陸的優勢在于市場龐大,企業搶占了市場先機,就等于增加了制勝的籌碼。”柳智騰說,相比臺灣客戶,大陸客戶更敢于投資,而且投資的金額更大。2016年1月至4月,他的公司業績達到200萬美元,相當于臺灣市場一年的業績。
柳智騰在福建“春風得意馬蹄疾”,讓他的不少臺灣朋友“眼紅”了。柳智騰說:“我的臺灣朋友來看了,都想來這里創業!”
陳潔緹:臺灣“網紅”搭上大陸“互聯網+”順風車
“廈門離臺灣很近,”對陳潔緹這樣來閩創業的臺灣青年來說,這實在是件再好不過的事,“每天都有直航班次,要回臺灣非常方便。”
85后的陳潔緹曾是一名網絡視頻主播。2015年8月,她將自己兩年前組建起來的網絡語音平臺“太妃堂”帶到了福建,在廈門兩岸青創基地安了家。這是首家在中國大陸注冊、通過互聯網連接兩岸文化交流的臺資網絡平臺。
此前,“太妃堂”還只是一個粗具規模的小團隊,在將公司總部從臺中搬到廈門半年多以后,其團隊迅速擴大到近200人,“太妃堂”也成為頗有名氣的網絡視頻娛樂平臺,收獲了十幾萬大陸粉絲。
“以前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發展速度,”陳潔緹說,“我覺得非常幸運,搭上了大陸‘互聯網+’的順風車。”
林升翰:臺灣的思想、大陸的思想交換一下,我就有兩個思想了。
“福州的創業環境勝過上海太多了。”臺灣永泰香堂的第三代傳人林升翰說。目前他已經和福建省易薈當代茶道藝術館以及武夷山易安居茶精舍等合作,在福建多地開設了香學文化培訓班,結合茶文化講述香道,讓大陸民眾體驗臺灣的生活美學,頗受歡迎。
這個項目還成為了“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5個獲獎項目之一,林升翰因此獲得了5萬元創業啟動資金。
林升翰家族在大陸的事業重心多年來都在上海,但林升翰卻舍近求遠,來了福建。“因為這里的創業氛圍好,尤其是參加創業訓練營后,不僅可以隨時進行政策咨詢,還有導師幫忙打通人脈,提升知名度。市青創甚至幫我申請到了住房補貼。”
和其他來閩創業的臺青一樣,他還可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高于當地最高貸款額度兩倍的優惠政策。
從2016年開始,以福州YOU+青年社區為公司注冊地的臺灣創業青年,都可以免費入住YOU+。林升翰說:“我是第一個,目前已有兩位臺灣小伙伴跟著我過來了。像這樣專門針對臺灣青年的政策優惠,在上海根本不可能有。”“如果說蘋果的話,你有一個,我有一個,交換一下還是各有一個;思想的話,臺灣的思想、大陸的思想,交換一下,我就有兩個思想了。”林升翰開心地說道。
張瑜心:臺灣設計師來閩復興千年古鎮
“雖然有時候會想家,但是看到嵩口鎮變得越來越好,心中滿是喜悅。”27歲的臺灣設計師張瑜心來到福州永泰嵩口鎮已經2年了。她就職的臺灣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主體主要由一個專注于古城保護、歷史街區振興、公共藝術創作的青年團隊組成。
為了更好地打造嵩口古鎮,她的公司選派了25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臺灣員工常駐嵩口。一年多來,該文創團隊吃住在鎮上,與鎮干部一起工作,積極融入當地居民生活。
“對于嵩口鎮所有的古建筑,我們修繕的原則只有兩個字——不拆。我們在修繕古民居時,首先會通過政府與當地居民溝通,然后按照‘自然衣+歷史魂+現代骨’的原則,既將現代宜居元素融入古民居,又保留它原來的歷史味道。”張瑜心說。
嵩口鎮人大主席侯新洪說,之所以會選擇來自臺灣的創意團隊,是因為兩岸旅游界的共同推進。“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他們的審美觀念與我們相符,并且臺灣設計師提出的修繕古民居的理念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所以才有現在閩臺合作復興古鎮的良好局面。”
侯新洪表示,嵩口鎮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吸引更多創客、返鄉青年集聚,與臺灣團隊一同實現古鎮的復興。
從200元到68億美元,從小米商到石化大王,王永慶如何打造“臺塑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