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進一步加強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財政部規定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審批實行“先審核、后審批”的辦法,提高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有效性。為了有效降低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風險,本文主要對工程項目的竣工財務決算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闡述了其解決措施。
【關鍵詞】工程項目;竣工結算;財務決算
1、工程項目竣工決算中存在的問題
1.1 決算完成時間遠遠滯后于資產交付使用時間
一般情況下,建設項目完工并通過驗收后,資產即達到可使用狀態,交付正常使用,此時資產的價值尚不能準確確定,一般通過暫估的方法入賬。施工單位的預(結)算要經過監理單位、結算審核單位、建設單位的層層審核之后,才能確定最后的工程量和結算額。建設單隨后清查資產、編制竣工決算。加上管理不到位的影響,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建設項目來說,這個過程往往持續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竣工項目的相關資料難以收集,加之相關崗位人員變動原因,準確核實資產的價值的難度加大。
1.2 項目投資超概算、實際完成工程量與概算口徑不一致問題嚴重
目前我國對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和規定尚有待完善,雖然有國家審計署、國資委等監督機構對大型基建項目的監督和審查,但由于各種原因,先開工后有概算,“三邊”工程、后期更改設計等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實際完成工程量與概算口徑不一致,或者超概算投資現象嚴重,擾亂了基本建設的正常秩序,給投資管理帶來麻煩。我公司100萬噸/年聚氯乙烯循環綜合利用項目概算不詳細,建設過程中審批立項的項目未編入概算等,導致有些項目超概算特別嚴重,有些項目無概算,給投資管理帶來了很多麻煩,給竣工決算報表編制人員帶來不便。
1.3 項目成本不實或成本項目不完整
一方面大型項目的構成非常復雜,費用種類繁多,費用分攤標準不準確容易造成成本不實、資產價值虛增或虛減。另一方面,竣工決算編制時,與施工單位并未實際結算完畢,成本需要根據實際工程量和預結算審定情況估算預提,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漏計和預提不準確,成本項目不完整的現象。
1.4 竣工驗收不嚴格,造成賬面資產與實物不符
建設項目形成的資產,一是建造形成的建筑物,二是安裝或不需要安裝的設備,或者由建設單位自行購置,來源的不同使資產的統計容易出現漏洞。在竣工驗收環節,建設單位往往注重施工質量和大型設備,容易忽略附屬設備和工具器具,當設計變更時,增加或減少的設備更容易被遺漏,造成決算形成的資產與實物不符。
2、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問題的對策
2.1 加強決算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財務決算要加強組織、統一領導,明確分工,制定好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加強項目部工程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及時溝通和交流,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解決結算速度緩慢,各環節之間推諉扯皮,延誤期限的問題。
解決決算拖沓的第一環節是施工方的結算編制,建設單位要提前準備結算編制要求,并對提交的結算進行初步審核,避免提交的結算不符合要求,重新返工,重復工作,延誤時間;決定決算時間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結算審核環節,協調好監理和結算審核兩個環節的關系,找一個高質量的結算審核單位,是做好決算的關鍵環節;此外,建設單位要做好竣工驗收資產與結算設備的核對工作,保證決算資產明細表的準確,不缺項漏項。
2.2 細化概算的編制,監督概算的執行
概算的編制要力量充足,全面衡量,如果建設周期長的話,要考慮物價上漲和設備工藝技術的更新換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減少領導對項目的干擾,減少設計變更。此外,監督項目執行進度,做好分析預警工作。財務核算中,賬簿的設置要充分考慮概算的構成,會計科目明細與概算的明細項目保持一致,這樣可以在建設期間動態地反映概算的執行情況,及時地反饋給項目管理層,對超概算項目提前預警,便于對整個建設項目的平衡和調整。
2.3 夯實財務基礎工作,保證項目成本的完整與準確
首先,要收集整理項目資料。項目資料是編制決算的重要依據,編制工作開始前要把設計文件、批復概算、投資計劃、合同資料、工程驗收資料、設備的盤點資料等搜集齊全,對項目情況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才能不漏項、保證決算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其次,對合同進行清理,檢查合同的執行情況、檢查賬務處理與執行情況是否一致,財務人員與項目管理人員及時溝通,對合同的執行與變更進行確認;對債權債務進行核對與清理,包括預留的未完工程及費用、已完成結算尚未支付的工程款、工程質保金、借款、應納稅的稅金等;對項目自用的資產進行清理,包括自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備品備件的清查盤點與處置。
最后,對預留費用和尾工進行科學合理的估算,減少與實際的差異。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未執行完合同費用、竣工審計費用、竣工驗收費用等。項目有尾工的,要對尾工進行估算。估算要按照項目概算和合同進行測算,列入工程建設成本。
2.4 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單位在建設前期要做好調研和準備工作,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主要應包括崗位責任制度、立項審批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工程驗收制度、項目變更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工程驗收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此外,要把內部控制制度作為過程控制的主要手段,從前期準備到后期決算,設立控制點和審批權限,嚴禁越權審批和先辦事后補手續的現象。
2.5 加強財務人員的技能培訓
對財務人員的技術培訓,首先對工程項目財務知識、政策、法規的培訓;其次對工程造價、預結算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只有全面了解工程知識和管理,才能對整個項目決算很好的把握;最后對固定資產專業知識的培訓,包括固定資產的類別標準、確認原則等。另外加強建設單位之間的財務交流,也是對技術培訓的有力補充。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存在的滯后問題,從造成滯后現象的幾點原因出發,可通過建立嚴格的審核制度,嚴格要求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積極主動進行項目管理;建設單位充分重視日常審核工作,管理好日常收支記錄,為項目完工的決算提供完整、真實的資料。同時,為了確保財務決算的真實性,審核人員應重視現場勘測。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08]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