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縣級水利社會經濟用水專項的典型調查,是做好匯總與平衡的基礎,是控制水利普查質量的保障。本文作者就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社會經濟用水專項縣級典型調查的匯總與平衡,闡述了工作流程,總結了工作經驗,查找了存在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供參考。
【關鍵詞】縣級水利普查;社會經濟用水專項;典型調查;匯總與平衡
社會經濟用水專項調查是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重要的一項專項調查,調查成果將為國家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好國民經濟中、長期水利發展規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為縣級水利普查員,就社會經濟用水專項縣級典型調查的匯總與平衡淺析如下:
1、前期準備階段
1.1 做好縣、鄉(鎮)、行政村三級水利普查人員的技術培訓,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的水利普查知識、技術線路及工作流程。
1.2 做好縣、鄉(鎮)二級機構的組織建設,成立相關單位和相關人員參加的領導組織。
1.3 大力宣傳水利普查的重大意義,提高廣大居民對水利普查的認識和支持。
1.4 落實水利普查專項經費及辦公場所,購置水利普查專用設備、輔助設備、辦公設備。
1.5 到相關單位收集與水利普查有關的資料。
2、典型調查清查目錄取用水單位數額的確定與清查目錄調查表的填報與復核
2.1 清查目錄取用水單位數額的確定
2.1.1 工業企業,第三產業取用水大戶和規?;B殖場數額的確定。根據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縣級轄區資料和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標準,由縣級普查機構直接確定。
2.1.2 工業企業,第三產業一般取用水單位典型數額的確定。根據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縣級轄區資料和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由電腦軟件SPSS系統隨機選取滿足典型調查需要的取用水單位。
2.1.3 居民生活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數額的確定。根據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縣級轄區的城市化率、當地居民的生活用水習慣,選取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取用水戶。其數額由縣級水利普查機構直接確定。
2.1.4 自來水廠和建筑業典型調查取用單位數額的確定。根據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縣級轄區資料和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其數額由縣級普查機構直接確定。
2.1.5 河道外(內)生態環境取用水單位數額的確定。根據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數額由縣級普查機構直接確定。
2.1.6 灌區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數額的確定。根據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標準,規模以上的灌區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數額,由縣級普查機構結合水利普查河湖、灌區、地下水等專項清查目錄資料直接確定;規模以下的灌區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數額,根據轄區的農作物種植的基本情況,以鄉(鎮)為單位選取,基本原則是每鄉(鎮)選取兩個行政村作為典型調查的對象。
2.2 典型調查清查目錄調查表的填報與復核
2.2.1 典型清查目錄予調查表的填報。根據縣級普查機構已確定典型調查的取用水單位的清查目錄,由縣級普查機構自制的清查目錄予調查表發放至所屬取用水單位的鄉(鎮)水利普查機構,由鄉(鎮)普查機構組織行政村(居委會)水利普查人員對清查目錄予調查表確定的取用水單位,逐單位逐戶進行普查,普查的內容是取用水單位的靜態數據和基本信息。對已關停、并轉廠礦企業和已與典型清查目錄予調查表不詳實的其他取水戶,由鄉(鎮)水利普查機構將基本信息反饋到縣級水利普查機構,縣級普查機構在經核實查證后,予以取消。原則上缺一個類型的典型調查取用水單位,補一個類型的典型調查的取用水單位,重新登記。行政村(居委會)水利普查人員填報典型調查清查目錄予調查表,填報的清查目錄典型調查的取用水單位必須達到水利普查典型調查的要求。
2.2.2 典型調查清查目錄予調查表的復核。根據行政村(居委會)上報的典型調查清查目錄予調查表,鄉(鎮)水利普查人員初審,重點審核靜態數據的準確性??h級普查機構專項普查人員根據鄉(鎮)報的清查目錄予調查表,進行實地或電話抽樣回訪、復核,重點是復核典型調查取用水戶的靜態數據和基本信息的準確性。
2.2.3 典型調查清查目錄調查表的填報??h、鄉(鎮)水利普查機構對典型調查目錄予調查表復核后,由行政村(居委會)水利普查人員填報正式的清查目錄典型調查表。根據表格填表內容的要求填表,并經取用水單位人員簽字蓋章和普查人員簽字后上報,縣級普查機構有關專項普查人員整理后在網上系統上報,等待上級有關水利普查機構人員審查審核。經審核無誤后,清查目錄典型調查表所選的典型取用水單位作為正式的調查對象。
2.3 本階段水利普查工作重點是確保典型調查取用水戶的數量,不得漏報取用水典型調查取水大戶的資料和數量,保證典型調查取用水戶單位的靜態數據、基本信息詳實有據。
3、取用水戶的取用水典型調查
取用水戶的取用水典型調查分取用水調查和調查表填報兩個階段。
3.1 取用水調查
3.1.1 建立輔助臺帳:根據清查目錄的典型調查表,建立取用水單位輔助臺帳。建立輔助臺帳以行政村用水情況和時間節點,由行政村(居委會)普查人員對取用水單位取用水情況進行不同方式的觀測、實驗、調查,填報取用水單位不同型式的用水記錄表,建立輔助臺帳。鄉(鎮)普查人員在和縣級普查人員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行政村(居委會)普查人員的用水記錄進行現場檢查、指導,確保觀測、實驗、調查的動態數據真實可靠。
3.1.2 建立典型取用水單位取用水臺帳。取用水臺帳建立在輔助臺帳和用水記錄的基礎上,臺帳上的靜態、動態數據和基本信息,要和典型調查清查目錄調查表、輔助臺賬相一致,臺帳由鄉(鎮)水利普查人員建立,縣級機構水利普查人員要對臺帳進行全面的復核與檢查,重點檢查動態數據合理性、靜態數據和基本信息的完整性。經檢查無誤,在水利普查網上系統正式錄入,備上級有關水利普查機構審查。
3.2 典型取用水調查表的填報
典型取用水單位調查表是水利普查網上系統根據典型調查目錄調查查表和取用水單位臺帳自動生成,表上所反映的內容是清查目錄調查表的靜態數據、基本信息和取用水單位取用水臺帳上的動態數據。生成后的典型取用水調查表,經有關單位和個人簽字蓋章后,作為正式典型取用水單位取用水調查表。
3.3 本階段工作是對取用水戶取用水情況進行測量、實驗、調查,要求水利普查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不得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認真做好取用水測量和記錄,建立好輔助臺帳、臺賬,為取用水典型調查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4、匯總與平衡
4.1 匯總
2011年取水量匯總是建立在取用水典型調查表的基礎上,由水利普查網絡系統自動生成的一般取水單位取用水定額,乘以參照本轄區一般取水單位2011年行業生產總值和農業的灌溉面積,農村和城市人口數量、大小牲畜的數量而求得的取用水量,加之未進入河湖取水口、地下水取水口取用水量、河湖生態內(外)取用水量,及取用水大戶取用水量的綜合匯總。
4.1.1 基本數據收集
4.1.1.1 一般取用水戶用水定額的修定。參照水利普查網絡系統生成的行業取用水定額,減去偏大或偏小的定額標準,參照近鄰地區定額標準和省定額標準,選定適合本地標準的定額。
4.1.1.2 一般取水單位的地區生產總值,參照2011年統計部門統計報表。
4.1.1.3 農業人口、非農業人員、大、小牲畜及家禽數量
參照2011年統計部門的統計報表。
4.1.1.4 取水大戶的地區生產總值參照2011年統計部門報表。
4.1.1.5 合理分析未進入地下水、河湖取水專項的取用水數量。
4.1.2 取用水量匯總
4.1.2.1 將修定后的一般取用水單位分行業分類的取用水定額和地區生產總值、未進入河湖、地下水取水專項的取用水的取用水量錄入水利普查網絡系統。
4.1.2.2 在網錄系統合理錄入本次水利普查各項界定值,系統自動生成本地區按水資源三級區的2011年的取水量匯總表和用水量匯總表。
4.2 平衡
4.2.1 根據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本專項網絡系統自動生成的本轄區2011年的取水量和用水量與河湖專項、地下水水利普查專項、未進河湖、地下水專項的取用水量相比較,以不大于或小于5%為標準。如大于或小于5%視為不平衡,需繼續查找原因。修訂定額或重新分析未計入河湖、地下水取水口的取水量,直至達到水利普查方案的要求。
4.2.2 取用水量平衡后,要分析取用水定額和水的利用系數,與安徽省地方標準的的相近與合理性。平衡后的取水量和用水量匯總表,待上級水利普查機構審查、驗收
4.2.3 本階段的重點工作,是修訂取用水定額,查找本轄區的一般取水單位的地區生產總值,合理分析未進入河湖、地下水取水口的取水量,以達到適合水利普查要求的的取用水量。
5、建議
5.1 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內容與網上系統的內容要一致,避免在水利普查實施中走彎路。
5.2 水利普查網絡系統需隨普查的重點和要求及進更新升級,以加快水利普查進度。
6、結束語
社會經濟用水專項的典型取用水調查是本專項的重要工作,加強典型調查的質量控制,是保證社會經濟用水情況調查專項的數據準確、真實、合理、有據的有效途經。
參考文獻:
[1]李添萍,高瑜,尹海燕.西寧市城市發展與水資源關系研究[J].青??萍迹?012,16(3):25-28.
[2] 王志偉,閆來洪,趙朝成,等.開發區工業用水量預測方法研究[J].四川環境,2014,28(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