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水利工程特點及新型建設模式,結合項目化教學和工程實踐,開展了基于不同建設模式下的水利工程監理特點研究,以利于提升教學效果,以及監理企業轉變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升監理服務和針對性的參考。
【關鍵詞】建設模式;水利工程;監理;特點
引言
水利工程是建設領域中一類特殊的建筑工程,是公共產品,屬于國家公共 服務、資源環境、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紤]到水利工程在國家經濟發展與基礎產業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門都認識到了建設水利基礎設施的必要性。近年來,貴州省為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加大了水利建設力度,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實現“市州有大型、縣縣有中型、鄉鄉有穩定水”的目標,努力建設貴州水安全保障體系。
隨著水利工程投資力度加大,立項開工建設的水利工程不斷增多,項目業主采用分別發包個設計方、供貨方、施工方的傳統自主管理建設模式,已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近年來,項目管理(PM)、工程總承包(EPC)、項目管理承包(PMC)、ppp等新型建設模式不斷發展,工程建設管控效果良好,并逐漸成為共識和工程建設模式發展的新趨勢。
1、水利工程建設模式
1.1 水利工程建設特點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涉及政府、建設項目、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
由于水利工程以公益性為主的公共產品,多是以政府投資為主,其主要建設特點為:
(1)前期立項程序嚴謹復雜,一旦立項則要求立即快速建設,而資金到位相對滯后,往往需要墊資開展三通一平等施工準備工作。
(2)對功能、質量、安全要求高,關注進度,而對優化節省要求不高,且對建設過程中的變更審批程序嚴格。
(3)水利工程地質、水文等條件復雜,結構、水力等專業技術要求特殊,加上具有導截流、枯期下河床施工等特點,因此具有多專業、多工種、多施工面集成管理特點,對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均有教高要求。
1.2 水利工程建設模式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涉及到投資主體、政府職能和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特點,其中投資主體以政府投資為主。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政府職能主要為維護水利建設市場的公平正義和公共安全利益的價值取向,分為中央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其中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利工程的管理主要為資金籌集、推進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維護良好的工程建設外部環境等,具體包括:
(1)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水資源稟賦條件,規劃水利工程;
(2)組建以政府投資為主體地位的水利工程項目法人,或選擇多元化投資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和建設方式;
(3)監督水利工程實施,特別是涉及公共安全利益的工程質量、工程安全;
(4)負責水利工程建成后的驗收,維護公共安全;
(5)創造良好的建設外部環境。
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而言,建設管理模式是途徑,建設管理制度是保障,是否采用了正確的建設管理模式,是否嚴格執行了建設管理制度,直接關系工程建設的成敗。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復雜、專業性強,政府職能轉變后更需要新型建設模式來滿足水利工程建設要求,因此各種新型建設管理模式不斷推行。
2、不同建設模式下水利工程監理特點
2.1 監理的作用與任務
建設工程監理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
監理單位受建設單位委托,依據法律法規、工程建設標準、勘察設計文件、建設工程監理合同和工程其他合同,代表建設單位在施工階段對建設工程質量、進度、造價進行控制,對合同、信息進行管理,對工程建設相關方的關系進行協調,即“三控兩管一協調”,同時還要依據安全生產相關法規政策履行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定職責。
其他建設管理模式下,監理工作也根據建設管理的特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有結合項目建設管理模式和特點,正對性的進行工程監理,才能更加適應工程建設,降低監理成本,提升監理績效。
3、結束語
隨著水利工程建設力度不斷推進,現代新型建設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推廣應用,既是工程建設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水利工程監理也必須適應于不同建設模式的需要。
必須結合水利工程的特點和業主選擇采用的建設管理模式,針對性第開展工程監理,才能更加適應工程建設,既可合理降低監理成本,又可大幅提升水利工程監理績效,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和總體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美玲.基于監理模式下的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10(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