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日常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少人為措施都會造成較大程度的水土流失,尤其是工程施工的臨時占地和廢棄物堆積處。在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施工單位需要自發通過水土保持工作來維護施工地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問題。據此,本文認真分析了目前我國的水土保持現狀,并就其成因和防治工作的開展進行了闡述,希望可以對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水土保持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水利;生態環境;項目;工程;水土保持
引言
這些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確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環境問題也在不斷的惡化,人們在深入認識生態環境的同時加強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以水利工程開放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而言,我國在2008年就對水土保持技術規范和防范標準進行重新的界定,并在兩年后的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質效提出了更加完善、更高層次以及更加嚴謹的標準,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態保障。因此,對水利工程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策略進行分析,既是保障工程項目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正常履行,同時也是對我國持續型發展的重要體現,更是保障項目工程質量的又一表現,具有多重現實意義,需要慎重對待。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概述
1.1 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分析
水利工程建設所引發的水土流失與自然環境下的水土流失具有較大的差別,人為性質的水利工程水土流失往往具有小區域性、高強度和高破壞性等特點。這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往往在小范圍內開展,并不需要占據完整的流域,其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范圍也與具體的水利項目相關,但是總體上具有一些共性,最終形成影響也難以亡羊補牢,植被的恢復難度也相對大。尤其是在施工階段所臨時占用的區域。
1.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現狀
自我國從法制層面對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態環境做出政策支持,全國范圍內的治理工作和保護策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于我國可持續化發展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當中,水土保持工作也存在部分的問題。首先是相關人員缺乏足夠的水土保持意識,其次是施工過程中缺乏相應的防護措施,最后則是沒有相應的生態防護手段,這使得具體的水土保持工作進展緩慢。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策略
2.1 工程防護措施
工程的施工階段,工程的防護措施就需要有序的開展,利用護坡、開排水溝、導流溝等方式達到保障施工正常進行,并不受水力侵蝕的目標。與此同時,還可通過截水溝的設立來對廢棄水資源進行有效的引導。
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階段,需要對取料場的水土保持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水利工程耗資巨大,工程建設方在出于便捷性和成本控制的考慮,就在施工現場周邊就地取材,造成了當地較大程度的生態損害和水土流失,尤其是在開采深度缺乏統一性的情況下危害進一步加重。因此,除了需要盡可能的減少就地開采外,更需要通過嚴格的標準來對開采進行控制。對于荒坡取土采石和河灘取土取砂的問題,均需要采取相應的方式。前者在開展之前,就需要準備相應厚度的腐殖土來保障后續綠化工作。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坡面附近的地表水徑流進行合理而快速的引導。取土采石工作完成后,需要盡快完成回填工作,并保證恢復原地表植被。后者則需要在國家相關標準下嚴格施行,首先需要獲取當地政府部門的批準,然后有計劃的進行開采,配以相應的清淤疏浚工作,以保障以今后汛期行洪的暢通性。
2.2 必要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單位尤其需要發揮自身在施工和防護方面的技術指導職能,對于水土流失問題采取有效的防治工作。除了必要的工程手段外,還需要配合相應的生態措施,尤其是水土植被的種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和系統性,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尤其需要進行周密而嚴謹的監督,對于土壤侵蝕、水土流失等現象引起高度重視。找準問題發生的根源,盡量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才能對土壤、河道以及植被的生態環境形成完善的保護。
有必要在水利施工階段,栽種相應的水土保有植被和作物,這類植物往往具有發達的根系,同時又能適應各類施工環境,還具有抗旱耐澇的特點。這樣一來,便可以有效擴大土壤被植物覆蓋的免檢,對于水土流失問題具有良好的緩解。同時,注意對耕種技術的引入,科學優化種植物的結構,采取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的保障手段。
積極發展林業,防止非規劃前提下的砍伐,對原生態環境進行良好的保護,這也能夠穩固水利工程,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同時,還需要配合相應的管理和監督,才能發揮長期的保障作用。為了保障當地林業的持續化發展,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與養護策略,除了可以強化成林的速率,還能很大程度上緩解水土流失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2.3 強化生態環保的宣傳工作力度
大力宣傳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重要性,開展針對廣大人民群的教育活動,真實有效提升群眾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意識和生態環境意識,對于該項工作的實際開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配合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重點管理的范圍,貫穿整個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在工程的項目準備階段,其設計方案就應當將保障地表不受損害為前提,適時選用架空等方法來減少地表施工。
結語
水土流失不僅會影響土壤養分肥力,同時也導致區域內的洪澇災害損失增大,更會造成河道阻塞和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對當地生態環境是極大的摧殘。而要重新治理又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因此從日常的施工行為入手,不斷減少人為水土流失的影響,選取合適的策略來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才是有效的可持續發展策略。這樣以來,不僅能夠真實有效的遏制水土流失加劇的趨勢,同時響應了國家的可持續化發展戰略,更是保障當地居民正常生活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建華. 水利工程開發建設項目中水土保持對策研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9):96-97.
[2]范世俊. 探析水利工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對策[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23):31-32.
[3]范彩娟. 水利工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措施淺析[J]. 山西建筑,2011,(31):219-220.
[4]關志剛,王軼浩.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流失防治[J]. 科學之友(B版),2009,(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