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飲水安全關乎國計民生,農村供水工程的長效運行是農戶吃水健康的有力保障。受標準和條件影響限制,長期以來我國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多以小型單村工程為主, 且由于國情所限,各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型工程還將是數量最多的工程。 從目前全國小型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情況來看,有多種問題存在, 亟待對小型供水工程進行研究,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運行管理模式,為各地小型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供水;小型工程;運行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農村供水工程作為一項典型的系統工程,建后的運行管理舉足輕重,且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標準相對較低,服務對象貧富不齊,個別農戶接受意識不強,這就給后期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而目前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相當一部分已建工程因未建立起適宜的運行管理模式,而導致不能長效運行。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重建輕管問題十分嚴重
由于水利部門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進度要求較嚴,因此各地都比較重視工程建設,對于計劃內的小型工程建設均由水利部門組織實施,但是建后管理工作無監管機構和渠道,造成很多小型工程建成后都會移交給鄉鎮或村集體進行后續管理。 而鄉鎮或村集體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管理意識, 對工程的管護都不太重視,導致大量小型工程建后處于無人管理狀態。
2.2 產權不清、權責不明
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改革缺乏成功成熟典型事例,導致其他資產都是“個人”的,水利工程是“集體”的,即投資是國家行為,管理是集體行為,用水是個人行為,責權利分離,建管用脫節。有些機井、揚水站、小型水庫等工程,雖然進行了承包經營,由于經營成本高,經濟效益差,承包人只注重“收錢”,不重視維修管理,導致工程效益逐年衰減,經營者難以為繼。
2.3 制度落實不到位
從可持續安全運行管理的角度看, 工程的運行管理不但要負責水廠安全、運行安全、水質安全,還要建立與運行管理有關的日常巡查臺賬、工程維修臺賬、水費收繳臺賬、運行收支臺賬等,以便總結每月、每季、每年的運行情況,為下月、下季、下年的相關運行決策提供依據。 但根據目前工程的實際運行情況,大部分小型工程均沒有建臺賬, 對工程運行情況、水費收繳情況、收支情況都缺乏了解。
3、農村供水工程常見的運行管理模式
3.1 鄉鎮政府管理
鄉鎮集中聯片供水工程,實行鄉鎮政府管理模式,這類工程供水面大,也比較集中連片,一個工程往往覆蓋多個村屯,鄉鎮政府管理也分 2 種情況:1)政府直接管理,成本核算,利潤微少,維持正常運行;2)經營權外包,將一定期限內經營權出讓給經營者,但資產所有權仍歸鄉鎮政府所有。經營者按政府核定水價征收水費,并負責工程運行維護,鄉鎮政府負責進行監管和指導。
3.2 股份制合作管理
具備一定供水規模的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投資建設期采取由國家財政和社會資金按比例共同投資的措施以減輕財政壓力、緩解農戶用水量不足的問題。建成后,供水工程的所有權歸國家和投資者所共有,按照投資金額的比例分配股權,一般均由國家控股,供水工程的經營權歸參股者。工程運行的收益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所有、誰收益”原則進行股份制分紅。由參股者組織運行維護人員負責供水工程的日常維護。農村供水工程的股份制合作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國家減輕了供水工程投資的財政壓力,促使水利部門擺脫供水工程日常運維的工作負擔。工程建成后,所有權明晰,參股者對工程運行管理的積極性較高,降低了供水成本。但是,目前農村供水工程的股份制改革仍處于起步階段,政府對供水工程日常運營水平的要求不夠規范,監管力度有待于提高,供水工程日常運行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偏低等都導致向農戶提供的供水服務水平偏低。
3.3 自來水公司經營管理
這是指市政自來水管網延伸的農村飲水工程。由國家或財政投入資金建設,工程建成后管理權移交給自來水公司,但產權仍歸村集體所有,自來水公司負責運行管理及日常維護,水價按政府統一核價定價,水費由自來水公司統一進行收費。
3.4 村集體管理
村集體管理模式多出現在集中式的單村供水工程或分散式供水工程,工程的供水規模較小,供水人口偏少。這種管理模式一般適用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有支柱產業的行政村。供水工程的日常運行維護由村委會統一負責,工程運行產生的電費、藥劑費、職工工資等費用均由村集體承擔。村集體管理供水工程可有效降低運行成本,及時獲取農戶對供水工程運行意見的反饋,滿足農戶不同情況下的用水需求,緩解農戶與供水單位之間的矛盾。但是供水工程管理的專業水平過低,工程的日常維護不能及時到位,工程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水費收繳難以實現,而且此類管理模式受村集體經濟效益影響較大,很難長時間持續運行。
3.5 用水戶自行管理
此種管理模式屬村集體管理模式一種小型化發展,工程一般以屯為單位的獨立的小型供水系統,一般供水規模較小,供水戶和供水人口較少,工程所在村多為集體經濟欠發達,財力比較困難,工程運行維護資金難以保障。由全體用水戶共同推選一名年齡合適,信譽良好、誠實可靠、忠于職守的村民擔任供水管理員,負責日常管理,提水供水、清掃水池、簡單維護,水費收繳等工作,工作報酬由全體用水戶共同商定,水價成本核算,屬無盈利性運營。工程維護資金由用水戶共同籌集,村委會負責運行過程指導和監督。
3.6 專管機構直接運行管理
對于以規模化工程為主、小型工程為輔的地區,可采取專業機構直接管理的模式。 由于小型工程自身經營能力較差,無維修養護能力,縣專管機構管理可統籌縣級維修養護經費,對小型工程進行適當補貼。 縣級專管機構統籌負責管網和計量設施的安裝普及,制定水價政策,同時專管機構管理對運行管理人員有一定的約束性,可定期培訓提高運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并對工程進行監督和定期檢測,提高小型工程可持續運行能力和水平。
4、結束語
總之,隨著農村供水工程大規模建設、農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企業化自主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運行維護人員專業化素養的不斷提升、用水戶參與更為普及,水費征收更加科學、合理,將為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水利部農村水利司.農村飲水解困五年歷程[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 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衛生部,等.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十二五”規劃[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