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水利工程的質量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正常運行,加強其質量監督管理意義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然后分析了當前形勢下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措施
水利建設項目是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質量不僅影響著各個行業的正常運行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影響著國家建設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研究水利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對提高水利建設項目的質量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1、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定義和特點
1.1 定義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對工程的實體質量以及工程建設的項目法人、勘測、設計、施工、監理和質量檢測等單位的質量行為實施監督。
1.2 特點
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全面性特點。凡是在我國境內開工建設的各種水利工程,包括灘涂圍墾、城市供水等工程,無論其投資渠道如何,都必須接受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二是強制性特點。根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水利部水建[1997]339號)》的第二條,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利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的專門機構,對水利工程有權利進行強制性監督管理。三是綜合性特點。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是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政府質量監督管理不僅僅限于建設的某一階段或者某一方面,而是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過程。因此,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原材料設備供應單位,都要接受政府質量監督檢查。
2、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監督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
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是政府監督,目前各質量監督管機構工作職責進行劃分時,依舊沿用分級負責方式,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存在著流域性、地域性、區域性的特點,僅依據投資性質劃分職責范圍必然給質量監督工作造成諸多矛盾,從而引發各種問題。
2.2 質量監督機構經費不足
自2008年起,為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我國取消了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費等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明確指出質量監督工作的一切費用由財政部門承擔,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政府自身財力的有限,大多數的地方財政部門并沒有能力落實該項規定,并且水利部門報送到財政部門的財務預算經常都得不到批復,從而導致了質量監督部門的經費嚴重緊缺,無法先進的質量檢查設備,使得質量監督工作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2.3 質量監督機構隊伍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隊伍構成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人員結構不合理,無論是掛靠在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質量監督機構還是獨立設置的質量監督機構,由于行政公務員的編制和經費有限,人員配置不足,專職質監人員配備更少。二是人員素質不高,學歷和職稱普遍偏低。因為質量監督本身具有行政執法和技術監督的雙重職能,監督人員不僅要熟悉國家和水利部門有關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等,更要具備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監督人員要具備較高綜合素質。
3、加強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措施
3.1 明確規定各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職責
水利建設項目具備地域性、流域性、階段性的特點,且項目建設后期較長、投資大,因此必須明確各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職責,以確保監督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切實維護國家利益。依照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恢復行政執法的主體地位后,在具體工作職責界定上,應側重于監管,尤其是水利部質量監督管理總站和省級質量監督管理中心站,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主精力運用在管理上。部、省級質量監管機構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委托,既肩負著推動本行業質量工作的重擔,又面臨其他一些繁重的工作,應從根本上規范、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著手修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與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不相符的部分條款,在職責界定上杜絕“協商確定”等含糊詞語,維護部門規章的法定性和權威性,解決好部總站、流域分站、各省級中心站及地區級監督站的職責界定,搞好行業管理工作,促進全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水平的提高。
3.2 改革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經費獲取的方式
經費是確保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的一個重要基礎:第一,必須保障財政預算由政府全額撥款,而不是向被監督單位收取。因為用建設單位的錢來對建設單位進行監督管理,極易使得質量監督機構為增加收入而加大處罰力度,這不僅容易造成腐敗現象,而且也不符合國際規則。同時,質量監督機構受政府的委托依法行使質量監督管理的職能,雖具備專業化、社會化的特點,但其工作實質是政府行為。因此,國家用于維護公眾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的公共管理費用不應由建設單位來承擔。第二,政府應該根據監督的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財政預算,以劃撥的方式將經費支付給質量監督機構,根據我國水利工程現狀調查可知,政府和公有制企事業單位是水利建設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私人投資的項目數量和規模均較小。
3.3 加強監督隊伍建設
為了實現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規范、高效開展,必須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監督隊伍:第一,各級質量監督機構要秉持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增加質量監督人員。因為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現今工程質量監督隊伍的規模已難以滿足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第二,要加強對質監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因為質量監督隊伍的素質決定著質監工作的效率。
4、結語
只有完善質量監督工作才能確保建設單位按照規定開展工作,才能保障我國擁有一個可靠安全的高質量水利工程體系。針對質量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明確規定各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職責、改革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經費獲取的方式和加強監督隊伍建設,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質量,更好的防止發生質量事故,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溫育歲.關于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幾點思考[J].農技務,2016,33(3):229-229.
[2] 宋吉帥, 劉繼偉. 淺談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其質量控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 5(27):122-123.
[3] 趙連超. 淺談水利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J]. 農業與技術, 2015, 35(20):59-59.
[4] 鄭賀秋. 淺談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J]. 技術與市場, 2011, 18(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