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風景園林的研究及利用活動在城市河道堤防的管理、維護中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要建設現代化的、生態化的堤防,必須要重視風景園林在其中的運用。本文首先針對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城市生態堤防設計的原則和特點,最后對風景園林與河道堤防的融合建設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風景園林;河道;堤防
一、風景園林設計過程研究
從人對風景園林的需求角度考慮,風景園林設計內容根據層次不同,可以主要分為4個大類:生態設計內容、風景園林安全內容、風景園林功能設計內容、風景園林審美設計內容。其中生態設計內容和園林安全內容與城市河道堤防關系最為密切。
(1)風景園林生態設計內容
“生態”這個概念幾乎成為了近年來最火的詞語之一,無論是國家層面的大政方針政策,還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產品廣告、食品包裝、家具用品等生產、生活產品中,建設生態文明、實行可持續發展等“生態”內容隨處可見。對于風景園林的設計來說,生態更是十分重要。生態是反映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作用的過程。而風景園林設計的實質也是在對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進行設計。換句話說,風景園林這門學科,實際上應屬于生態研究的一個應用分支。盡管如此,但目前不少園林設計人員對于生態的理解仍停留在單一的綠化率指標上,沒有更好的從整體上深入的去了解生態系統的平衡、循環等過程。
(2)風景園林安全設計內容
無論是何種人類工程項目,安全問題都是無法避免的,并且是作為建設項目的首要問題進行考慮。與建筑物提供的封閉空間保護功能不同,大部分風景園林是一個室外的公用設施。因此,對于風景園林的安全功能,主要有2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風景園林本身的安全管理,第二是建成后其他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治理功能。
風景園林本身的安全內容主要是在工程建設期間進行施工安全的管理。這往往是通過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如監理、施工安全員等)來協調、把關和完成。但僅僅光靠這些,是不夠的。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還需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整個風景園林的整體安全性與各項指標的可行性,并對潛在的施工安全內容極限進行相關說明。例如風景園林中,土坡的堆砌工程,如果沒有從整體上去考量土坡的高度、坡比和承載量等指標,就很容易引發各種安全事故。風景園林建成后的安全問題則主要是人員的管理、突發事件的應對、設備的維修、風景園林結構的細微調整、消防設施的布置等。
二、城市生態堤防的設計原則和特點
2.1 原則要求
當代堤防工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在滿足人對洪水防護的基礎上,從自然環境角度出發,在處理水資源、生態環境、河道工程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時,根據擬建設項目的特點,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路和先進的設計理念、科學的施工工藝,達到人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共處,從而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還需根據每個城市獨特的文化特點,充分考慮城市的文化歷史及其地理、氣候特點進行園林景觀設計,使其成為集城市防汛抗洪、城市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等功能為一身的,親水休息的好去處。
2.2 堤防景觀設計特點
(1)安全性
河道堤防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汛抗洪、疏導河水。因此將園林景觀與堤防工程結合設計時,也必須優先考慮這一問題。只有實現堤防的防汛抗洪、疏導河水的基本功能后,才能有機會發揮園林景觀的生態功能,使得城市居民享受到生態堤防的作用。
(2)整體性
河道堤防的設計不能只考慮短期功效,更應該從堤防工程服務期間所能發揮的經濟作效應、生態效應等方面長遠考慮,整體規劃。也就是說,在設計之前就應該適當選擇合適的建設標準、理念,使其能夠滿足一定時間的服務年限,讓城市和居民受益。
(3)重視人與自然的平衡
城市生態化河道堤防設計,就是盡可能的利用自然環境、保護自然景觀,并服務于人類。由于城市河道堤岸是人與自然接觸的重要場所,如果人為活動對于河道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不受到任何約束,那么很容易使得外界影響因素超過河流自身的環境容量,從而引發河道生態系統的破壞,進而影響人類本身。所以城市生態化河道堤防設計中,一方面該考慮水域的自然特點,在堤防建設方案中應該盡量保留原貌;另一方面也需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限制人為的改造活動,制定改造行為生態補償相關規定,使人與自然平衡、和諧發展。
三、風景園林與河道堤防的融合建設研究
(1)結合親水植物種植及景觀小品,打造具有生態、景觀效果的防洪堤
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堤防工程的堤身部分,結構都過于簡單,普遍采用一般的硬質鋪裝。只有個別城市的在堤防設計上引入了綠色植物,但也沒有得到令人十分滿意的效果。要真正的把風景園林融入到城市堤防中,就需要以綠色植物為基礎的,重點運用堤防所在地的本土親水植物,通過良好的栽植設計、規劃,提高城市堤防園林景觀的結構美感以及邊界效果,使之貼近自然。例如在南方河道岸坡坡腳附近,我們可以種植一些親水植物如蘆葦等,在豐富護岸綠色景觀的同時,還有很好的降低河流沖刷侵蝕的能力。
(2)運用水位高差,豐富親水空間景觀
在城區,用地通常十分緊張,導致在城市的河道堤防工程往往采用直堤式擋墻設計,無法運用地勢變化來增加景觀的空間層次感。所以,我們可以考慮通過統計汛期的水位與平常時期的水位變化,將防洪堤設計成2個不同標高的平臺。上層平臺高度要大于最高洪水位,下層平臺與平常水位接近。兩層平臺之間設計樓梯通道連接。上層平臺可以增加相應的園林風景和文娛設施,下層平臺則在充分利用河水資源的前提下,進行景觀內容的豐富,如設置臨水步行道等。
四、結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堤防水利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的那種僅僅是能夠滿足防洪功能的堤防水利工程建設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今天的我們,如何需把城市堤防水利工程建設與城市的整體風格定位相結合?如何正確的處理好園林景觀與水利工程建設之間的關系問題?如何讓水利堤防工程發揮防洪功能的同時,增加園林景觀,打造新型生態堤防水利工程?這是我們現在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春嬌,賈培義,董麗. 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 中國園林,2014,(01):93-99.
[2]劉濱誼. 風景園林三元論[J]. 中國園林,2013,(11):37-45.
[3]劉濱誼. 自然與生態的回歸——城市濱水區風景園林低成本營造之路[J]. 中國園林,2013,(0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