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旨在梳理當前應用于中國農業節水中的灌溉技術,為中國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奠定理論基礎。本文分析了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并提出了優化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研究進展;推廣
1、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1.1 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與應用的區域范圍及其特點
中國不同的區域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不同。在900篇文獻中,有多篇文獻是根據不同的區域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進行的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從中選擇中國7個省(市),針對不同區域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研究,對實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區域進行分析。通過對中國不同農業節水灌溉區域文獻的梳理,對中國實施農業節水灌溉的區域可總結出如下幾個特點:
1.1.1 生態環境脆弱;
1.1.2 地表水水資源逐年減少,對地下水依賴程度高;
1.1.3 氣候類型多為干旱型;
1.1.4 水資源嚴重短缺,降雨量少;
1.1.5 經濟快速發展,人均用水量逐年增多。
1.2 中國不同區域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種類有很多,專家學者們因地制宜,基于不同區域的水資源現狀的差異,研究分析了不同區域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不同區域根據自身的區域特點在農業節水灌溉方面應用不同的節水灌溉技術。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微灌、噴灌、膜下滴灌技術的實施范圍較廣,應用較為廣泛,適用性較強。
1.2.1 微灌技術。微灌技術是指按照作物生長需求,通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灌水方法。
1.2.2 噴灌技術。噴灌技術是指使用機械和動力設備,將水由噴頭、噴嘴射至空中,以水霧或雨滴狀態散落到土壤中的灌溉方式。噴灌設備的組成部分有進水管、配水管、輸水管、噴頭和抽水機等,其優勢在于節省水量、調節地面氣候且不受地形限制、不破壞土壤結構等。噴灌較漫灌省水量為30%~50%,省水同時節省勞動力,降低成本。
1.2.3 膜下滴灌技術。膜下滴灌技術是指在地膜下鋪設滴灌帶或滴灌管。這種技術是由可控管道系統,將水加壓后經過濾設施過濾,并與水溶性肥料融合形成水肥溶液,進入鋪設在地膜下方的滴灌帶或滴灌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勻地浸入作物根部,供作物吸收。這種技術可以定時定量地向作物根區提供水肥,調節株間的溫濕度,同時晝夜溫差變化時,地膜內會有結露,減低水分蒸發,改善作物生長環境,從而為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達到提質增產效果。據研究,膜下滴灌能夠提高一般低產棉花產量30%,蔬菜40%,西甜瓜25%。
2、優化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的對策
目前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過程當中,在技術層面上存在諸多問題,專家學者們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總結如下。
2.1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農民節水意識
農戶的節水意識程度,是發展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決定性因素。改善中國農民對于節水灌溉技術傳播接受程度低這一問題就要加大對農業節水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接受和使用程度。首先要順應潮流,跟隨“跟風兒”的熱潮,尋找節水灌溉示范,通過典型示范試驗將節水灌溉技術實際展示出來,推動廣大農民自覺搞好節水灌溉;此外,農業節水灌溉專業技術人員要幫助農民解決身邊所發生的節水灌溉方面的技術困難,指導農民使用節水灌溉技術,增強節水意識。
2.2 增加農民技術培訓,提高操作水平
農民本身擁有的節水灌溉技術是其實施與應用的重要發展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實施應用好節水灌溉技術,就要增強對農民的專業技術培訓,使其自身掌握一門技術,使得農戶在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實施中更加便捷與順暢。在增強農民的技術培訓的基礎上,提高農民的技術操作水平。
2.3 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種類繁多,不同技術適用的范圍有限。同時,由于各區域不同的地形條件,所運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以及產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節水灌溉技術之前要就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有效的適用于此區域的節水灌溉技術。其選擇應該考慮的要素包括該地區的耕地現狀、作物類型、水源狀況、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群眾的節水意識。
2.4 強化政府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在發展節水農業工作中,政府占主導地位。要積極體現政府的作用,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中大力發展政府作用。加強政府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與應用中占據的主導地位和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完整完備的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體系。首先,發揮政府職能,建立節水灌溉技術的咨詢、指導服務體系,便于各職能崗位專家和相關技術人員能及時服務農戶,定期下到基層調研。其次,在推廣上政府應該提供相應的金融、財政政策優惠,給優先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農戶或企業提供低息優惠,甚至在條件的允許下可以是無息貸款。此外,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實施提供相應必要的補貼和政策支持。
3、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學者們廣泛的關注,并且學者們對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意義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然而這些已有的研究結論大多側重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區域、種類等理論方面,缺少對理論可行性的進一步研究。專家學者們應從實際出發,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中國節水農業事業提供更多可實踐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趙赟,景紅霞.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綜述[J].內蒙古水利,2008(6):58-60.
[2]李艷,陳曉宏.農業節水灌溉的博弈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05(3):19-22
[3]國亮.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擴散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