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質檢驗現在仍是供水工程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明確農村供水工程中水質檢驗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找出解決措施是重中之重。本文對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過程進行分析,并總結面對不合格水質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檢驗;處理措施
引言
近年來,我國雖在全國展開了大規模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農村水質遭受著來自工業廢水、農藥化肥等各種污染。經水質監測調查結果顯示,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結果令人擔憂。因此,從各個方面來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能力,以提高居民的飲水安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檢測現狀
1.1 水質檢驗裝備投入力度不夠
農村未形成完整規范的水質檢驗制度,目前仍有許多地區對農村供水工程中的水質檢驗工作不重視,將水質檢測作為額外開銷,并為列入日常運營成本中,增加了運行費用,且水質檢驗裝備投入嚴重不足。除集鎮人口較為集中的供水設施可能會配備常規水處理設施外,村一級的飲水安全工程雖然設計要求進行水處理后飲用,但在工程建成后基本上都未配備專業的水質檢驗化驗室和水質檢測設備,配備專門的化驗員更是無從談起。
1.2 水質檢驗能力與實際需求不匹配
經調查研究顯示,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能力嚴重不足,具有水質檢驗實驗室和化驗室的水廠不到10%,水質檢驗的能力與實際需求不匹配。具有水質檢驗實驗室的水廠出于運營成本考慮,基本上都未開展水質檢驗工作,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工作不能有效開展,對飲水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造成飲水安全工程未必安全的現狀。。
1.3 水質檢驗機制不健全
農村水質檢驗機制不健全,導致諸多問題,運營經費是其主要的制約因素,缺乏專業的檢測實驗人員和技術設備,導致即使簡單的常規指標都無法開展,如微生物等指標無法有效檢測出,無法對水體質量進行有效評價,影響居民的正常的安全飲水。一些特殊區域由于地質條件特殊,含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因而導致該區域水質受到影響。
2、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檢測模式及處理不合格水質的措施
2.1 水質檢驗的指標標準
農村供水工程中的水質檢驗標準是在國家《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當地的實際水質情況,如水源類型,水質污染程度等來進行檢測的,合計約有106項檢驗指標。其中水質常規指標約有42項,是水質監測中具有普遍意義的項目,基本能反映生活飲用水的基本水質狀況。另水質非常規指標約64項,一般根據地區、時間等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水質檢驗指標。水質分析必要在化驗室進行規范的化驗分析,填寫統一的水質化驗報告分析。
2.2 水樣的采集保存和分析
對于水樣采集,采集前要必須要將采樣瓶洗刷干凈,裝水樣前要用水樣水將水樣杯沖刷兩三次,再裝集水樣水。如果要對水樣水進行細菌檢驗,需要將采集瓶消毒,進行無菌操作。
水樣采集后應該進行編號,并做好工程名稱,采集地點、時間等各項紀錄。需直接檢測或現場固定的,應立即檢測或固定,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采樣后應將水樣立即送往化驗室進行化驗分析,防止水中有些成分因時間、溫度等環境改變而發生變化。
對水樣進行全分析,檢驗項目應該包含《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的各項指標,農村供水工程中的水質檢驗項目應該根據原生水質等進行綜合確定。當水質檢驗測試結果超出水質檢驗指標時,應立即進行復測,并增加測試頻率。當連續超標時,應該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決。
2.3 水質檢驗設備和專業檢驗人員配備
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工作應根據現有情況,立足與現實,逐步完善配備相應的水質檢驗設備和專業的實驗檢驗人員,提高水質檢驗的能力。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的相關檢測方法對于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參數進行化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水平購置齊全、便攜、操作簡單等的檢驗裝備,實現對相關水質指標的檢驗。
配備專業的水質檢驗人員和監管人員,從事水質檢驗人員必須要具有專業能力和一定的業務能力,并進行相應的培訓,各地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對水質檢驗人員進行明確分工,以便工作人員履職。衛生行政部門還應協調其他部門成立專門的水質監管部門,對水質檢驗人員進行監管考核,以提高其水質檢驗能力,并提高其工作責任心,從而提高水質檢驗工作的完善。
2.4 構建水質檢驗反饋機制
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檢測模式可以采用層級式的管理方式,建立縣級水質檢測機構,建立專業的水質檢測隊伍,相關部門要明確水質監測的目標和任務,以便在事故后能夠快速采取解決措施。農村居民在農村供水工程中擔任著受益者和風險承擔者兩種角色,因此,要構建水質檢驗反饋機制。首先要引導居民認識到水質安全的重要性,對水源進行保護。然后加強居民與供水單位間的溝通聯系,以便后期供水單位對水質的檢驗測試調整。
2.5 不合格水質指標處理措施
(1)水源保護
要想保證水源的水質合格,最根本的是從源頭上切斷污染源,因此要對水源進行有效防護。建立水源保護區,在保護區內不得堆放垃圾,不得安裝排污管道等,以保護水源的良好狀況。在保護區內不得排放工業廢水,使用農藥化肥等污染水源等。還要進行大量的綠化,對其周圍進行衛生清潔。
(2)水質消毒
水質消毒主要是消除水中的一些致病微生物,通常使用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還可利用漂白粉等裝入尼龍袋中吊入水中,使其溶于水中消毒。對于氟、鐵、錳等元素,都有特殊的消除工藝方法,農村供水工程中的專業人員應該掌握具備,處理不合格的水質,確保居民的飲水安全。
結語
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對居民的生命與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有關部門必須做高度重視。完善規范水質檢驗制度,配備完整的水質檢驗設備與專業的水質檢驗人員等。對水質檢驗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處理應對,提高水質檢驗能力,從而確保農村的飲水安全。
參考文獻:
[1]鄂學禮,陳昌杰,應波,張嵐,王麗. 農村供水水質檢測技術及設備[J]. 中國水利,2007,10:128-130.
[2]王秀民,何雪濤. 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檢驗及處理措施[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1,08:26-27.
[3]任伯幟,鄧仁建. 農村飲用水安全及其對策措施[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0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