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離不開水源,目前全世界都面臨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發展,本文簡述了如何做好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帶動國家經濟的前進。
【關鍵詞】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問題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由于具有人多地少、水資源短缺、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等特點,因此,在我國農業中農村的水利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加強農田的水利建設,做好農村水利灌溉的管理,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農村水利灌溉的問題
農田水利灌溉在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目標發展,灌區不斷提高灌溉保證程度;但我國水資源短缺、干旱缺水越來越成為影響和制約灌區發展的重大問題,工農業爭水、用水戶之間爭水矛盾日益劇烈。
1.1 缺乏先進的管理。
當前形勢下的管理方式不精細,普遍的存在用水混亂的局面,漏收以及滲水等現象時有發生,因而使得項目受到嚴重的破壞。并且因為不同領域的活動速度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不能夠有機的協調到一起,互相為了自身的利益進行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比如開溝等,大大的破壞了原本合理的水線等,導致其無法實現應有的功效,此時農戶只能在灌區中通過打井的方式獲取地下水源,同時也不利于此種水源的發展以及使用。長此以往,不但農業活動受到非常不利的作用,其生存氛圍也因此而遭受干擾。除此之外,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的墾荒活動比較劇烈,植被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地區都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如果一直按照此種模式發展,我們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水利困擾了,還有生態問題等等。
1.2 缺少經費。
新農村建設以來,雖然國家大力扶持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在規劃布局、項目安排和資金補助上給予很大傾斜。很多欠發達地區,財政困難,有較多資金用于農村水利重點工程的建設配套,致使部分工程無法按期啟動,開工建設的也很難按計劃竣工驗收,繼續向上爭取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的難度加大。財政支持項目建設補助資金與農村灌溉渠道建設所需資金差距較大,大部分建設資金還是靠受益群眾自行解決,政府只能“以獎代補”形式,普灑細雨,難解決根本問題。
1.3 水利灌溉中存在管理體制不完善問題
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一是灌區未獲得經營管理自主權,灌區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水資源費用所得。管理者為了能增加自身部門的收益,鼓勵用戶大量用水而導致資源浪費率上升,導致水資源浪費。二是缺少梯級水價,導致農民堅持節約用水后未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農民誤認為采取節水灌溉產生不了效益,這就給管理部門的工作帶來了難度。
1.4 農村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水利項目也不斷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規范用到其中,不過一些水管機構的組織并不有效,對人事的分配制度混亂,因而使得效率不高,多數員工不能真正的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水利工作的前進。
2、如何提高農村的水利灌溉
2.1 進行科學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資產要及時移交給有關單位和個人,向他們頒發產權或使用權證書,采取專業管護、拍賣經營、個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實有效、適合當地社會情況和不同工程類型的運行管護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進入良性運行軌道。
根據各種不同農村水利的特點,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管理之下,取得較好的工程效益。
2.2 努力提高基層水利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
針對目前基層水利工作者學歷層次不齊、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客觀實際,結合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崗位的特點,利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脫產與在職相結合等各種辦法,提高水利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農村水利專業隊伍。
2.3 通過制定水費征收制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依據水費征收的法規,結合目前金強灌區農業水利灌溉的實際情況,加速制定實際可行、大多數農民受益的水利灌溉計量收費制度,這樣做不但有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時也將有效緩解各村之間、用水戶之間的爭水矛盾。
2.4 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增強農民的責任感和意識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水利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農民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使灌區水資源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
2.5 對建設規劃進行完善,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
針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現象,一方面要結合近幾年中央有關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政策,多方籌集資金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待建的水利基礎設施在規劃建設方案時,首先要考慮到這一基礎設施將要承擔的灌溉負荷; 其次,要考慮夏季洪澇、冬季冰凍對基礎設施的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還要考慮到周邊環境的道路、居民區等基礎建設項目的建設情況,以便減少這些因素對將來建成的水利基礎設施灌溉效率的影響。
2.6 開發人力資源。
人才是水利事業發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視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拔基層人才去深造,以適應崗位需要和市場需求;鼓勵職工在職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對農村現有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盡早造就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地質及地下水,水行政執法、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行家手里。同時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并向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他們也能獨當一面。
3、結語
加強農村水利灌溉管理,深入改革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是保障農村水利灌溉健康發展的關鍵。要加大鄉鎮水管單位體制改革的力度,將承擔公益性事業的水管人員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正常經費開支,以穩定農村水利隊伍這支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曉云.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水資源問題[J].河北工業科技,2006,23(2):131
[2]陳意平.水科學研究文集E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胡新根.淺談加強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問題[J].管理與發展,201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