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系統,有助于加強社會水資源的穩步發展。本文首先簡要說明了當前我國水文水資源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了當前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存在的問題,根據具體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
引言
水資源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內容涉及氣象與降水、水文統計、水生態、森林水文、地下水與土壤水分輸送、流域管理、都市水環境、流域水循環等等。只有充分掌握上述信息,才能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現狀及必要性
1.1 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現狀
水文水資源是一個信息密集型的行業,水文水資源信息包含了研究水存在于地球上的大氣層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殼內的各種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及其內在聯系的學科。包括水的形成、循環和分布、化學成分、生物、物理性質以及他們對環境的效應等。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是以計算機、通訊、等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為主要手段,以各類水文水資源科學數據為數據資源,經過科學分類,數據共享體系。
1.2 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為加強汛情監測預報和會商,水利、防汛、氣象、水文、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堅持每月一次和有重大險情及時會商的防汛會商制度,科學研判雨情、水情、災情趨勢特點;加強涉水工程的安全度汛,確保各類水庫、水電站及在建涉水工程的防洪調度及安全度汛; 針對強降雨頻繁、江河洪水不穩、山洪地質災害高發的危險期,也是防汛減災的關鍵時期。
2.可持續發展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當前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現狀來看,目前主要有以下三點問題:
2.1 共享機制不健全
當前水利系統已經開發了諸多水文水資源方面的數據庫應用軟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目標下達后,有的并沒有圍繞共同目標形成一個有機的網絡,通常無牽頭主辦、承辦、協辦單位的明確分工,在目標具體實施過程中,形成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現象。
2.2 共享氛圍不濃
“通過資源共享幫助他人、幫助社會”這一理念仍然沒有被絕大多數人所接受. 在資源建設活動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加大對水資源共享宣傳條幅、擺放知識展板、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展示講解水資源共享等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宣傳普及。同時,還通過實際實踐展示,讓大家明白水資源共享的重要性。 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過往群眾觀看、參與。建立一個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的平臺并且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能夠對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當信息共享理念深入心時,也就是整個行業迎來真正進步的時候。
2.3 共享技術不成熟
相關部門要統籌協調、統一規劃,盡快出臺水文水資源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的指導性意見和相應的標準規范,抓住“大數據時代”契機,消除“數據煙囪”和“信息孤島”,做好水文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服務工作,突破信息化建設發展瓶頸,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水文水資源信息服務。可持續發展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技術方面的問題,不僅僅需要解決構建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問題,還要處理好共享平臺的搭建問題等等。但是我國就目前的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仍然缺乏一個比較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統,這將為我國的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3.如何實現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到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互聯網網站具有信息共享的特性,因此應當運用互聯網進行水文水資源相關技術的推廣,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即時對各地水文條件和水文信息的變化進行監控。
3.1 信息檢測技術
以數據資源平臺、應用支撐平臺為基礎,通過系統集成,實現軟硬件設備的配合使用,形成一個整體完整的水資源管理綜合信息檢測系統。水資源監控系統軟件是專門為水利管理部門開發的水資源管理平臺,涵蓋地下水監測、地表水監測、工業取水監測、農業取水監測,為有效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
3.2 水文信息預報技術
水文水資源的相關數據通過信息監測系統進行整理之后,如果發現當地的水位條件出現問題,比如說高強度降水以及雨雪天氣等等,這些天氣將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水文信息的預報技術將會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諸多便利。水文信息預報技術在無人區也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為水文的相關信息能夠幫助有關人員正確預報和分析和水文有關的自然災害。
3.3 水資源開發技術
我國雖然有著非常豐富的水資源,但是我國的水資源卻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我國現在一般主要是通過利用降雨以及部分海水淡化進行水資源的開發,但是卻沒有與之相適應的信息共享技術。如今不僅要進一步開發水文水資源的信息共享技術,而且還應當加強新型水資源開發技術的能力,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適當地改善水資源污染的問題,而且還能夠為信息共享網站提供更多的有參考價值的理論依據。這樣一來相關的技術人員在水資源技術開發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參考數據和技術支持。
3.4 建立多元化的水資源信息共享調節機制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共享調節機制。依托現有基礎,構建公共信息網絡平臺,整體規劃,制定統一的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形成互聯互通的通信平臺和信息交換平臺,從而構建全面的、完整的、系統的、全方位的水資源信息資源服務體系,促進資源開發,緩解限制與短缺矛盾,提高水資源信息使用價值。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限制、打破信息壟斷、實施激勵政策等,引導和激勵市場機制介入,實現水資源信息資源供給的市場化改革,推動水資源信息資源產業發展。
總結
目前水文環境的調節能力和恢復能力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壞。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定期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嚴格水資源開發程序等一系列措施,確保水資源“綠色”開采。我國必須應當加強水文水資源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姍姍,史建國.《河南省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實踐初探》,《河南水利》,2016,(05).
[2] 鄧思齊,張建安,范蕭繹,林業資源與生態信息共享系統[J]. 林業資源管理. 2015(04)
[3] 張司南;耿迪楊;王建一;水質模型與地理信息系統的集成研究[J]. 水利學報.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