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縣溫峪引水工程輸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中,通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制定詳細的隧洞開挖安全管理以及用電、防火及防汛安全管理等,實現了整個工程施工安全零事故的目標。
【關鍵詞】溫峪引水;輸水隧洞;安全管理
1、工程概況
夏縣溫峪引水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實施興水戰略而確定的三十五處應急水源工程之一,該工程水源位于夏縣東部中條山深處的泗交河和清水河上,工程設計最大引水流量0.64m3/s。工程建設完成后,可解決夏縣城區4.96萬人及裴介、尉郭、禹王、廟前、瑤峰五個鄉鎮92個行政村11.53萬人的生活用水問題。進一步緩解夏縣地下水超采現況,對促進夏縣經濟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該工程輸水隧洞總長度為20.545Km,大部分洞段為余家山組的大理巖,少部分洞段穿過篦子溝組的片巖,整個隧洞圍巖以Ⅲ類圍巖為主,占74.0%,Ⅳ類圍巖次之,占26.0%,整體成洞條件較好。經過參建各方的努力,在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施工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可喜成績。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工作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明確提出在任何時候要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為涉及人的生命安全,往往是無法補救的。因此,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先,管理從嚴的思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指導方針,制定安全施工超前預防措施,明確安全管理目標和責任。
2.1 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同時制定了獎懲制度,做到責任明確,獎懲分明。
2.2 根據工程的需要,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并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管理工程現場安全情況,監理、施工單位都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項目負責人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同時任命專職的安全員進行管理。
2.3 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施工單位在開工前制定詳細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應急響應預案》,將責任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職工。《應急響應預案》能保證本項目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能迅速、準確、有效地采取措施,做好應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減小人員傷亡、降低事故損失和危害。
2.4施工前對關鍵工序的操作、管理和其他相關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和相應的技能培訓,達到相應的安全能力后方可上崗。
3、輸水隧洞開挖的安全管理
輸水隧洞開挖的安全隱患主要有隧洞進出口施工、隧洞爆破施工、隧洞襯砌施工等。
3.1 隧洞進出口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隧洞洞口選址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為保證洞口施工安全,個別隧洞口的洞臉采用加設錨桿、布設鋼筋網、噴射8cm~10cm厚混凝土加固之后再開挖,以確保隧洞洞口的施工安全。為防止山坡上雜物、碎石等滾落傷人,應在洞口外用鋼管架支護,外層采用竹排及鋼絲網綁扎,并掛安全防護網。
3.2 輸水隧洞爆破施工安全管理
輸水隧洞開挖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爆破安全管理,所有管理人員、爆破人員在進場前必須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爆破作業人員的資格,爆破材料的供給、存放,鉆爆的各道工序都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
3.2.1 爆破作業人員必須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爆破員擔任,并持有縣(市)級以上公安局發給的《爆破員作業證》上崗作業。定期對爆破員應進行考核。
3.2.2 爆破材料的采購、運輸應到當地公安部門辦理有關手續并按要求采購和運輸,工地搭建的爆破器材儲存專用倉庫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等安全法規的要求,安排專人管理并接受公安機關的審查與監督。建立爆破器材使用的領取、清退制度,爆破員領取爆破器材,必須經班組長或現場負責人批準,領取數量不超過當班使用量,剩余的要當天退回。嚴禁在庫房內住宿。發現爆破器材丟失或被盜,及時向所在的公安機關報告。
3.2.3 輸水隧洞施工采用鉆爆法施工。我們根據圍巖特點、爆破材料和鉆孔設備進行爆破設計,施工時嚴格做好各鉆爆工序。
a布點 清理掌子面,根據爆破設計測出開挖輪廓線和炮孔位置、數目、角度和深度。
b成孔 嚴格按照爆破設計要求鉆孔,禁止出現穿孔、交叉孔現象,孔向偏差達不到要求的,必須重新鉆孔,嚴禁在已爆破的殘孔中繼續鉆孔。
c裝藥與放炮 鑿孔完畢后,按炮孔布置圖進行檢查。裝藥前,首先必須清除炮孔內的巖粉,再用木質或竹質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炮孔內的各藥卷必須彼此密接。完成裝藥后對爆破網絡進行一次詳細的檢查,除引爆電路外,所有動力及照明電路均應斷開或遷至距爆破地點不小于50m處。具備起爆條件并完成現場人員、設備的撤退后,按相關爆破規程規定發出起爆信號,最后由爆破員按規定引爆。
d放炮后的檢查與處理 待排煙達到標準后,爆破員必須進行現場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圍巖穩定情況、有無啞炮、盲炮。偶爾有圍巖不穩定情況出現,我們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清除或支護;發生啞炮、盲炮時,必須按爆破規程及爆破設計技術要求進行處理。在瞎炮處理完畢之前,不允許施工,除負責處理瞎炮人員外,所有無關人員均需撤離現場。當遇到開挖與襯砌需要平行作業時,開挖面與襯砌面距離不宜小于50m,并且爆破時必須停止襯砌作業。
3.3 隧洞襯砌施工的安全管理
由于輸水隧洞開挖斷面較小,施工環境狹小,合理安排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在安裝鋼筋和模板前要觀察洞頂有無松散石塊,有的話必須清除松散石塊后才能進行鋼筋和模板安裝。模板安裝必須穩固,待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砼施工。在破碎地段嚴禁全部開挖完成后再進行襯砌施工,應邊開挖邊進行襯砌施工。
4、用電、防火、防汛安全管理
4.1 用電安全管理
供電高壓(380V)線路必須采用絕緣電纜;洞內低壓照明線路采用絕緣導線,供電線路必需固定在絕緣子上,固定牢固,無裸露接頭;洞內使用的電設備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用電“五不準”,必須做到“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制”,禁止一機多閘制或一閘多機,以確保用電安全。
4.2 防火、防汛安全管理
4.2.1 防火
施工區域設置了足夠有效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設立明顯標志。各種器材做到了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因工區位于中條山林場,冬春季節天干物燥和夏季高溫時段,即便是星火,也極易引燃山林大火,后果嚴重。所以必須杜絕各類火源接觸到草木。
4.2.2 防汛
汛期是隧洞施工事故多發期,施工單位經常會和氣象部門聯系,以便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做好防范工作,并準備好防洪所需的材料、設備。
施工單位編制了《度汛應急方案》, 還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了防汛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并嚴格按照《度汛應急方案》進行自救和逃生演練。
5、結束語
安全管理不能依靠突擊性的安全大檢查,不能只喊口號或將制度釘到墻上當擺設,必須真正落到實處。安全管理遍布工程的每一個角落,加強安全管理,要做到安全教育的內容要隨著施工的變化而變化。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同時加強施工安全防護工作,有效的控制危險源,完成了夏縣溫峪引水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