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國家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先后實施了很多惠農政策,為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而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文將簡述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的問題,并提出了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管理
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經濟發展,并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不斷加快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步伐。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過程中,鄉鎮農田水利工程也與日俱增,并帶來了很多建設與管理方面的問題。對此,需要加大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工作力度,為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一、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的問題
(一)制度不完善
農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因為鄉鎮政府忽視了管理,造成建設期間未得到相應補貼,后期管理與維護工作很難正常進行。雖然名義上是由鄉鎮府或者村委會進行的集體管理,但是在管理上缺乏具體的規章制度,也并未對具體責任進行確認,使得各項管理工作并不能夠落實。
(二)資金投入少
當前,國家在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上提供了很多支持,但是由于財事權存在不匹配的問題,也就造成了地方與群眾對水利工程修建的積極性并不高,而地方政府的資金配套較為艱難,均有著不同程度的資金緊缺問題。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希望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但是國家資金均要求配套,而各地的經濟情況并不相同,加上國家優惠政策的不同,也使得各地的資金配套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管理不到位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無相關的考核制度,導致責任人履職不到位,通常處于無人管理狀況。工程維修、養護、日常性管理工作基本未開展,工程重建輕管現象非常嚴重。
二、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策略
(一)完善制度,落實責任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設置專職的小型水利管理員,并對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負責,根據所在工程的規章制度、安全管理要求,與水利工程權屬單位簽訂水利工程管理責任書,并報送至鄉鎮政府備案。制定相關制定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擇優更換。
(二)加強水廠管理
規劃水廠時應統一大局,水源安全和水量保障是選擇的關鍵,可以跨村跨鄉鎮進行統一規劃建設,低于日供水1000m3的小型水廠盡量不建,現行建設形式是國家投入加群眾投入相結合,由于現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群眾投勞難度大,因此要加大國家的投入力度。工程建好后應設立每月最低用水標準,才能保證農村水廠的運行經費,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用戶檔案,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最好是交由城鎮供水公司進行統一規范化的管理。
(三)加強山坪塘建設管理
山坪塘建設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塊石護坡、混凝土、預制混凝土護坡時內坡應采用土工膜防滲。根據不同的情況可采取各種形式進行建設。10口以下可交由村級組織實施;工程總價50萬以下由鄉鎮組織公開邀標或招標;農業園區和農業專業戶的山坪塘整治可采取自建加國家補助的形式進行。山坪塘屬于五小工程,權屬大部分屬于村、社級組織,一部分屬于私人權屬;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各級組織重視不夠,重建輕管的現象非常普遍和嚴重。各權屬單位應公開報名和民主推薦山坪塘管護人,對管護工程進行維修、維護,發現重大問題及時進行上報并處理,行業主管部門應及時將上級的管護資金兌現到位并不定期的對其管護情況進行檢查,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對連續檢查不合格的管護人可取消管護資格。
(四)加強資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水利事務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為協調好防洪、灌溉、生態、發電以及航運等各方面的利益,需要搞好水利利益核算與補償工作。各級政府需要加強統籌,將水利資金配套相關措施落實實處,并對配套資金是否落實進行嚴格的監督,進而確保每項資金都用到實處。同時建立起小型水庫管理的專項資金,強化水庫加固等工程的招投標、資金分配使用,以及工程驗收等工作,避免資金挪用造成工程夭折等情況的發生。
(五)完善基礎設施
小型水庫的管理同樣要講求效率,進行信息化管理,進而為防洪搶險提供保障。所以,各級政府部門、水庫管理機構必須對小型水庫與主干公路的連接問題引起高度的重視,在地方財政的支持下,對連接小型水庫的道路和橋梁進行修建,從而保證搶修、抗洪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并積極爭取一級財政資金的支持,從而幫助建立起小型水庫道路網絡。位于偏僻地方的小型水庫,應確保電信等基礎設施到位,保證電訊暢通,以確保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及時的上報,做出應對措施。
三、結語
總之,農田水利工程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重視其建設與管理工作,盡快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證設計的規范性。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期間,要加大監督與檢查力度,并在工程結束后及時做好管理與維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的效用,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新友.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6,(12):109.
[2]韓存平.農田水利工程的標準化建設及管理芻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2):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