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型水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中型水庫在建設過程中,包括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個部分,前期工作準備非常重要,充足的前期工作準備能為之后的建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筆者就新建中型水庫前期工作程序進行探析,希望能夠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型水庫;前期準備;程序探析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建設規模也也越來越大。近些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國家在水庫建設方面的重視度逐漸增強,水庫工程建設越來越多,特別是中型水庫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僅降低了全球氣候變暖給農業、工業生產帶來的影響,還增強了水資源的調配能力,提升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在保障農工業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價值。
1.新建中型水庫前期工作準備的重要性
1.1 奠定了良好水庫建設施工基礎
對于任何工程的建設施工,準備工作都必不可少。對于水庫建設這樣一種惠及農工業發展、惠及農民利益的工程項目,前期的準備事項不能落下。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在對中型水庫的進行規劃的時候,必須根據流域的實際情況,水利部門和地方組織協商編制,編制好的規劃上報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審批。水庫的規范工作將前期的準備工作納入其中,通過層層的審核程序,保證了準備工作的進一步完善,防止因準備工作的不足,給工程建設埋下安全和質量隱患。
1.2 保證水庫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
中型水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工程,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前期準備工作中,需要就水庫建設的相關事項和內容加以明確,內容的明確和相關事項的說明,在大方向上為之后的施工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而小方向上則為水庫的施工建設提供了保障,降低了施工進度受到施工變更的影響,為項目工程的建設質量打下了堅持的基礎。
2.新建中型水庫前期準備工作及其基本程序的探析
2.1 前期準備事項之立項審批
通常而言,新建中型水庫的立項審批制度有核準制和審批制兩種,兩種制度表現出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具體有:第一,適用范圍上的不同。審批制主要適用于政府投資項目,部分時候也可以用于使用政府性資金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制主要適用于企業在不適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上。第二,審核角度有所區別。審批制從兩方面角度出發對內容進行審核,一是社會管理者,二是投資所有者;核準制只從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審核企業的投資項目。第三,審核程序有所區別。審批制的審批程序是:項目建議書、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開工報告等方面;核準制省去了諸多審批環節,只需要有“項目申請報告”一個環節就行。
2.2 前期準備工作涵蓋的內容以及審批概要
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以及簡單設計是前期準備工作的三個環節,這些環節的承擔單位通常情況下是由政府或者項目法人委托相關設計單位承擔。需要注意的是,項目法人委托的設計單位必須是具有全行業乙級資質及以上的設計范圍。
第一,項目建議書中水利部門已經做好了審查意見,省級發展和改革部門可以直接進行批復。第二,批復前,省級發展和改革部分審批的項目,省級水行政主觀部門需要將前期最先階段報告報予流域機構審核,審核同意有效。第三,對于還未審批的項目而言,省級水行政部門主管可以將項目建議書或項目核準申請報告。將申請報告報相關流域機構審核,如果審核通過,再由省級發展和改革部門審批。如果這期間出現任何突發狀況,需要可行性報告做出一定的更改,那么應當繼續上述的程序,也就是說流域機構再次審核,同意之后再有省級發展和改革部門審批。
2.3 新建中型水庫的項目建議書階段
設計單位完成項目建議書,水庫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的政府或者項目法人同樣具有相關的文件,具體表現六個方面。(1)流域規劃的審查,流域規劃的審批文件;(2)項目資金的籌集方案,項目資金的投資來源意象,使用銀行貸款所需的銀行承諾文件;(3)省級相關部門對電價、水價的意向性文件;(4)由省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發展和改革部門提出的項目在本級水利發展中的建設排序意見。(5)涉及大量移民、大量征地、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提出專題報告,出示省、市主管部門同意建設的意見;(6)項目業主組建方案文件,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初步方案;(7)其他需要出具的文件。比如,涉及到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的項目,地區有關部門提出同意建設的意見。
2.4 新建水庫流域機構的審核
對實行審批制的中型水庫項目,項目建議階段,需要對項目建設的水資源調配方案以及項目建設可能給流域上下游在生產、生活、防洪等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審核,缺水地區還需要對所在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協議進行審核。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報告需要作出重大變更時,經有關流域機構對所要更改的內容進行審核。另外,對于實行核準制的中型水庫項目而言,流域機構的審核主要針對的水資源的配置方案的審核、項目建設對上下游產生影響的審核以及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的審核等方面。審核過程中需要出示的材料分為審批制和核準制兩種情況。審批制下需要出示的材料薄包括審核申請報告、流域綜合規劃批復、工程規劃同意書等;對于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進一步審核的項目,除了上述提及到的材料之外,還需要出示水工程建設規劃同意書、取水許可證和洪水影響評價報告。核準制下需要出示的審核申請報告、流域綜合規劃批復、經批準的水資源論證報告等。
2.5 新建中型水庫的可行性研究階段
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出具眾多文件,如水行政主管部門簽署的規劃同意書、流域機構簽署的規劃同意書、項目建議批準文件、省級政府有關部門對水價和電價的承諾文件等。
2.6 新建中型水庫初步設計階段
初步設計階段建立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必須在完成可行性要求的各項文件智慧,出具相關文件,如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準文件、已建設的外部協作配套工程報告等。
3.結語
總而言之,新建中型水庫前期工程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也很多,畢竟中型水庫建設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遵循必要的工作程序,準備好必要的工程文件,能夠使得水庫工程盡早開工的,并得到相關的制度保證,使得中型水庫工程的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楊克榮. 新建水庫壩軸線及壩型方案比選[J]. 科技視界,2014,(34):371-372.
[2]馬紹斌. 論新建水庫壩型技術研究[J]. 中國水運(下半月),2016,(0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