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生活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節水灌溉技術已應用于農田產業,使該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當我國水資源利用不能滿足需求時,有必要提出和完善節約灌溉技術的實施工作。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問題
前言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社會和經濟的進步都離不開水資源,水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量急劇增加,與之相對的,目前水資源浪費的現象卻十分嚴重。工業生產所帶來的污染,不僅污染了水資源,還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水資源日益短缺,給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應節約利用現有的水資源,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增強節水的意識。在我國的農業灌溉中,井灌是主要的灌溉方式,尤其是在我國北方,井灌面積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長期的無限制的開采,目前地下水資源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非常不利于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在抵御自然災害方面,灌區具有很強的抵御能力,是我國農業的主力軍,并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同時還有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
1、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完善的節水灌溉管理
近年來,我國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在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對于工程的質量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監管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因此工程的質量也得以提高。然而在工程建設完成后的很多部門就忽視了對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就無法充分發揮節水灌溉工程應有的作用。
1.2 農田節水技術應用范圍小
目前在一些地方,農民群眾對節水灌溉技術認知程度比較低,節水意識比較淡薄,對水資源缺乏認識不到位,不具備危機意識。所以節水灌溉的新設備與新技術的推廣范圍比較小,大部分都是針對一些經濟作物作為示范工程來做,這樣不僅達不到節水灌溉普遍化和規模化應用的目的,還嚴重制約和阻礙了節水灌溉技術的在農田中的發展和應用。
1.3 對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的制度缺失、重視程度不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也大大降低,很多地區的農田的水利工程還是很久以前修建的,很多作為農田灌溉的源頭的水庫已經被工業污染,而輸水的渠道很多已經被堵塞,原有的完整農田水利工程因為這一原因而逐漸荒廢。
1.4 灌溉設備與設施老舊
許多農田水利設備因為年久失修和陳舊等方面的影響,同時缺乏保養與完善,已經失去了灌溉與排水的功能,既無法在干旱時起到灌溉作用,也無法在洪水來臨時起到防洪的作用,失去了灌溉的功能,淪為無用的老舊設備。農田水利設施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保障,由于很多灌溉渠道為土質渠道,開挖的隨意性較大,在灌溉用水沖刷及雨水侵蝕的影響下,導致水資源流失情況較為嚴重,灌溉效率明顯降低。
2、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1 加快節水灌溉技術的改進
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并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農業生產中,農田灌溉主要采取水資源調配等方式。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農業的現代化生產模式對于節水灌溉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改進和優化傳統的灌溉技術,從而提高節水灌溉的效率,以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需求。目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如衛星定位系統等已經應用到節水灌溉中,并結合計算機技術,可以及時掌握農作物對水和營養的需求,實時監控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利用計算機分析農作物的相關數據,根據農作物各個時期需要的營養和水量,進行適當的施肥或者灌溉,使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提高。
2.2 結合農業發展情況對工程進行完善
水資源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在保障我國農業產量不會受到任何不良損害的基礎上,利用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提升農田灌溉水資源的利用率。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需要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與工程建設的成效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在節水灌溉工程設計階段,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深入到工程建設區域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工程建設區域的地勢地貌。還需要結合相關的地質考察資料,嚴格的保障結束灌溉水利工程建設的適應性。
2.3 重視對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加強對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種有效措施。當前我國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就是在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前期各部門的重視程度都很高,并且會親臨現場實施指導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關部門就疏忽了對工程的管理。針對這種情況相關管理部門應該提高認識,轉變工作態度,根據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并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安排專人定期對節水灌溉工程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工程項目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安排專人進行檢修,最大程度的提高農村節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3、加強農業節水灌溉的科學管理和研究
3.1 以農業節水灌溉的特點為基礎
對農業節水灌溉進行科學化的管理,需要深入的料及農業節水灌溉的特點,同時注意以下內容。首先要堅持開放的原則,積極的吸納眾多的科研人員和權威人士參與,吸收更多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就是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成果進行總結,明確工程運行的效益,找尋節水灌溉工程運行中存在的眾多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并且將眾多的資料信息進行備案處理,為后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提供經驗。
3.2 水利工程建設是抵抗自然災害的基礎設施
農業生產種植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包括洪澇、干旱等災害。想要降低自然災害對于農業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最為主要的措施就是積極的改善農業灌溉提哦見,全面的建設高產量的農田。現階段我國農田水利工程以水價改革委核心,加強對重點灌溉區域的建設,建設農業用水管理協會,對于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大貢獻。我國現階段正在落實農民用區域自治制度,結合完善的水利工程體系,科學的控制水價,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
結束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我國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科學的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升農業灌溉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林.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改造與實踐[J].湖南水利水電,2014,(01).
[2]曲志軍.論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