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水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更是維持整個生態系統平衡的環境資源。然而,由于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人口過快增長和不合理開發利用,致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下水資源枯竭。許昌市是水資源不富裕的城市,加之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已經成為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關鍵詞】地下水;下降;危害;防治措施
許昌市地處河南省中部,屬暖溫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總控制面積4071平方公里。按流域地形劃分,基本以京廣鐵路為界,鐵路以西為沙潁河山丘區,鐵路以東為沙潁河平原區,均屬淮河流域。許昌市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交通發達,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給許昌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許昌市水資源比較貧乏,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50米。水資源的嚴重短缺,成為制約許昌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近幾年來,許昌市連年降水偏少,地表徑流大幅度減少,地下水成為許昌市的工業、農業、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資源。
一、地下水迅猛下降的嚴重危害
許昌市地下水資源的大量開采始于七十年代,由于地下水的開采量超過補給量,采補失調破壞了地下水資源的自然平衡。特別是八五期問(1991—1995),連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更加迅猛。由于地下水位的迅猛下降,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有些危害是很難逆轉的,地下水的迅猛下降給許昌市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減少了地下水儲備量。如果采補失衡,開采量大于補給量,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補給,地下水位迅猛降低,地下水資源量就會相應的減少。地下水位迅猛下降,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活、生產,嚴重影響著許昌市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一些山前平原區和淺山丘陵區,由于淺層地下水耗干用盡,人們為了生活,不得不用人挑、車拉遠涉十幾里、幾十里以外運水。其它正常的生產及各項經濟活動更難得到正常的運行。
2 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許昌市已經形成了兩個漏斗區:一個漏斗在許昌市區,漏斗中心地下水最大埋深為18.66米;一個漏斗在長葛市區,漏斗中心最大埋深已達27.13米,兩個漏斗區的面積已達400平方公里。由于漏斗區地下水埋深已大于10米,原有的抽水機泵必須更新,改離心泵為潛水泵(深水泵),增大了農業生產成本,加大了農民的負擔。
3 造成地下水質的惡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必然加大地表徑流(河道徑流)向地下徑流轉化,加速了地面污水的下滲,由于河流大部分被污染,不少河流成為排放污水的通道,勢必污染地下水源。特別是枯水季節,河道內的水質污染更為嚴重,85%以上的河道水質已超過國家4類標準。根據計算,每年許昌市有1500萬噸地表水體轉化為地下水。經地下水質調查,許昌市的清異河兩側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項目是有機物,其次是揮發性酚、氰化物、砷、汞、六價鉻等有毒物質。
4 引起地面沉降。許昌市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現大面積、大幅度的地面沉降,但根據一些測量單位提供的數據,一些地區地面下沉已達5—10厘米。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規模會越來越大。地面沉降對建筑物的安全影響將會越來越嚴重,一旦出現因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道路、管道、高層建筑的破壞,損失將是無法估算的。
二、許昌市地下水節流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全面貫徹水法,大力宣傳節約用水是利國利民的事業,形成“節水為人人,人人來節水”的社會風尚。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使水資源的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對各地區、各單位實行取水許可證制度,對地下水的開采實行總量控制,做到計劃用水,節約用水。
2 推行節水灌溉技術。許昌市的農業灌溉用水約占全年地下水開采量的70%,對地
下水開采量的控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目前許昌市已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1萬畝,約占全市井灌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地埋硬塑管節水工程49萬畝。由于地埋硬塑管節水工程投資省,地埋硬塑管加地面軟管可以使水直接入畦灌溉,既節水,又消滅了土垅道,深受農民歡迎,今后應大力推廣。同時還要積極推廣噴灌節水技術。全市目前已有近萬畝耕地實行了噴灌技術,節約了灌溉水量。
3 作好引水補源的調度工作。利用攔河閘把過境水攔蓄起來,并進行跨地區調水,利用河渠蓄水對地下水進行補源,是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的一種有效辦法。潁汝干渠是許昌市1975年建成的重要引水工程。北汝河是潁河水系上游唯一沒有建造大型水庫的一條重要支流,水量充沛,水質良好.通過潁汝干渠每年向許昌市引水3000—5000萬米3水量。這些水量除了保證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外,通過滲漏補給渠道兩側地下水,使渠道兩側成為一個地下水庫,一方面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地下水資源,另一方面防止了地下水位因大量開采而大幅度下降的現象。
三、實施節水后的效果
在十二五期間,由于許昌市大力宣傳水法,貫徹水法,采取節流措施,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使許昌市的地下水開采量得到了控制。在連續干旱少雨的情況下,許昌市的地下水開采量幾年來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逐年減少。而許昌市在十二五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加15%以上,糧食生產平均每年增產2.0%以上,充分顯示出節水措施的巨大效益。由于地下水開采量得到了控制,減少了地下水的排泄量,改變了地下水排泄量大于補給量的補排關系,使地下水補排關系趨于平衡或補給量略大于排泄量,使全市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逐步放慢,并于2000以后開始有所回升,從而遏制了許昌市地下水位迅猛下降的惡性局面,保證了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正,陸洋,楊志順. 關于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的思考[J]. 水利發展研究,2013,(11):72-74+78.
[2]田一鵬. 淺談地下水污染現狀及防治[J]. 地下水,2013,(04):6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