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當前建筑行業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施工材料,合理的對混凝土進行運用,既能夠提高水利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還能夠為建設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要對混凝土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嚴格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并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做好混凝土施工的管理工作。正常情況下,在實際的施工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其他的問題,這就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中不斷總結經驗,應當妥善的將混凝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推動整個水利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澆筑養護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混凝土工程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為了保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提高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水平的同時,還要加強混凝土的質量、拌和、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并注意后期的工作。
一、灌區概況
人民勝利渠東三灌區于人民勝利渠總干渠三號跌水上游取水,擴建于1978年,肩負著新鄉縣、開發區、紅旗區、小店工業區、牧野區、延津縣、衛輝市等7縣(市、區)35萬畝農田的灌溉和補源任務。干渠設計流量35m3/s, 輸水工程由干渠、支渠、斗渠、農渠四級渠道組成,干渠一條長38.2公里,支渠8條,總長52公里(其中二支渠被小店開發區占用,沒有灌溉面積),斗渠139條,總長255.68km,農渠700條,總長756.05km。
東三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3.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6.24萬畝,實際灌溉面積8.11萬畝。補源面積30萬畝(其中南分干20萬畝)涉及新鄉縣、紅旗區、高新區、新鄉市工業園區、延津縣、衛輝市。
二、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合理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1.1 合理選擇混凝土原材料
作為混凝土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原材料,水泥的優劣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要保證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水泥各項指標滿足工程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要盡量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比如低熱硅酸鹽水泥等,這樣可以減少混凝土固化過程中出現開裂的風險。
1.2 合理選擇原材料的配合比
在進行原材料配合比的選擇時,要從混凝土的水化熱、抗拉強度、穩定性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要滿足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要在滿足工程對混凝土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的降低固化過程中的水化熱;第二,要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易性的基礎上,減少砂子的用量,較少出現混凝土變形的風險;第三,合理的使用混凝劑,適當的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2、水利工程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運輸也是會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通常來說,不同工程施工選擇的混凝土運輸方式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不同的水利工程所選擇的運輸方式以及運輸設備也是不同的。要明確不同運輸方式需要選擇的運輸設備,當選擇垂直運輸方式時,一般選用提升架、起重機等設備。而如果采用的是現場攪拌的混凝土,一般運用手推車、小型翻斗車運輸。運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勻質性,以防產生離析的現象,還需要防止混凝土的流動性降低,以便于更好的投入到施工中。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減少混凝土運輸的周轉次數的方式,來縮短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提高施工的效率,推動施工順利進行。
3、混凝土的振搗
要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程進行混凝土的振搗,以免發生漏搗或者是振搗力度過大的現象,在實際的工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控制振搗的力度,并注意選擇適宜的位置,避免出現漏搗或者是鋼筋等部件移位的狀況,此處的鋼筋相對集中,需要格外注意基梁的交叉部位的振搗,要按照相應的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4、混凝土找平
在進行找平施工時,可以先將附漿在某一處進行聚集,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進行去除,然后進行混凝土的初次找平,將平整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混凝土完全固化之前進行二次找平,主要的功能是修復混凝土表面的細微縫隙,保證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三、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筑養護
1、前期準備工作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檢查所有的支護模板和加固后的部分。根據圖紙的要求,將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在防水或保溫材料上澆筑混凝土時,必須保持一個光滑的表面。在原有的渠道面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原有的管道表面進行清洗,并噴灑灰水和鑿毛。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交通運輸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忽視該工作。應根據水利工程的具體需要,采取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垂直運輸,一般選用起升架、起重機等設備。如果使用現場攪拌的混凝土,一般使用小型自卸汽車運輸。
2、混凝土澆筑
具體澆筑的方式還需要結合施工的實際需要來確定。要注意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能高于3m,若需要分層分塊澆筑,則需要掌握好澆筑的厚度,正常來說每層的厚度應不大于200mm。對混凝土進行連續澆筑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如果是進行間隔施工,那么也需要盡量使間隔的時間縮短。在進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筑工作時,如果鋼筋、模板等存在變動,那么應當立即進行調整處理。如果澆筑的區域較大,則可以選擇單獨澆筑的方式。對于某些特殊的無法進行連續澆筑的部位,可以預先留下施工縫,這樣能夠為后續的澆筑提供便利。
3、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養護技術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控制。混凝土養護技術在混凝土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進行一定的框架,以避免施工的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的踩踏。如果施工條件允許,混凝土表面可以用塑料薄膜覆蓋,使混凝土在塑料膜內冷卻,但由于塑料薄膜不能定期對混凝土澆水,使水分的程度難以保證。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水分,混凝土養護人員會在混凝土表面涂上一層溶液,這樣就可以改善該問題。如果用塑料薄膜覆蓋不能全面覆蓋的混凝土,養護人員可以適當提高其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從而提高混凝土養護強度。
四、結語
混凝土不但有著性能高的優勢,而且其價格也比較低,因而成為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施工材料。水利施工中使用混凝土,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的需求,推動水利工程的建設。想要將混凝土的自身價值發揮出來,需要嚴格的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施工,嚴格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控制,才能避免裂縫的產生。裂縫問題對工程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處理不當會留下安全隱患,因此施工單位要做的是盡量避免裂縫的出現,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合格。
參考文獻:
[1]董長青.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措施[J].民營科技,2014,11:164.
[2]崔桂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澆筑養護分析[J].科技展望,2015,15:33.
[3]王俊,王戰偉.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養護及管理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5,49: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