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我們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水資源卻越來越緊缺,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斷流,難道人們面對這些就沒有一點感觸嗎?如果有一天可供我們飲用的水資源枯竭,難道就不擔心嗎?隨著城市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越來越大,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這些水資源將嚴重的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發展好會直接影響整個城市的未來發展,以及人們居住的幸福指數。筆者就城市的污水處理簡單闡述如下。
【關鍵詞】環境質量;污水治理;影響;城市宜居指數;資源浪費;保護
一、概念以及污水結構
城市污水(municipal sewage,municipal wastewater)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污水的統稱。載合流制排水系統中,還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 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網匯集并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城市徑流污水匯流而成的污水。
城市污水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固體物質。水中普遍含有以下各種污染物:
懸浮物:一般為200~500毫克/升,有時候可超過1000毫克/升。其中無機和膠體顆粒容易吸附有機毒物、重金屬、農藥、病原菌等,形成危害大的復合污染物。懸浮物可經過混凝、沉淀、過濾等方法與水分離,形成污泥而去除。
病原體:包括病菌、寄生蟲、病毒三類。常見的病菌是腸道傳染病菌,每升污水可達幾百萬個,可傳播霍亂、傷寒、腸胃炎、嬰兒腹瀉、痢疾等疾病。常見的寄生蟲有阿米巴、麥地那絲蟲、蛔蟲、鞭蟲、血吸蟲、肝吸蟲等,可造成各種寄生蟲病。病毒種類很多,僅人糞尿中就有百余種,常見的是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每升生活污水中病毒可達50萬到7000萬個。
需氧有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類等。其濃度常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來表示。也可用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化學需氧量(COD)等指標結合起來評價。常用BOD5與COD的比例來反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用微生物呼吸氧量隨時間變化曲線來反映生化降解的快慢。
城市污水BOD5一般為每升300~500毫克,造紙、食品、纖維等工業廢水可高達每升數千毫克。 植物營養素:生活污水、食品工業廢水、城市地面徑流污水中都含有植物的營養物質──氮和磷。城市污水中磷的含量原先每人每年不到1千克,由于大量使用含磷洗滌劑,含量顯著增加。來自洗滌劑的磷占生活污水中磷含量的30~75%,占地面徑流污水中磷含量的17%左右。氮素的主要來源是食品、化肥、焦化等工業的廢水,以及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磷酸鹽和一些有機磷化合物都是植物營養素,能造成地面水體富營養化、海水赤潮和地下肥水。硝酸鹽含量過高的飲水有一定的毒性,能在腸胃中還原成亞硝酸鹽而引起腸原性青紫癥。亞硝酸鹽在人體內與仲胺合成亞硝胺類物質可能有致畸作用、致癌作用。
城市污水中除含以上四類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外,隨污染源的不同還可能含有多種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如氟、砷、重金屬、酚、氰、有機氯農藥、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等。
如果城市污水不經處理就排入地面水體,會使河流、湖泊受到污染。但城市污水水量非常大,如全部進行污水二級處理,投資極大。因此,結合具體情況研究經濟有效的處理措施,是環境保護的重大課題之一。
二、水資源現狀
我國的水資源現狀總體上處于預警狀態,水環境的安全壓力比較大,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的排放量,嚴重的超過了我們水環境的安全,因此,我國將減少節水型城市列入城市規劃,這也體現了我們對水資源的重視。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國家,我國的天然水資源有限,人口眾多,人均占水量少。在者,由于我們自然條件的原因,在我國各地建立水電站,由于自然水庫存水能力有限,自然植被的被砍伐,大量的土地沙化,整個自然界出現了嚴重缺水的現象。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新城市的建立,在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存在諸多弊端,這樣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水資源無償的大量的浪費,再加上新興城市的發展經濟,大量引入工業企業進入城市,這些工業一般是污染比較嚴重,其他老城區不肯接納的工業,這樣以來新城區,不但水資源浪費嚴重,在加上污水處理設備少,管理不當,致使工廠的廢水亂排亂放,這樣久而久之,就嚴重的破壞了生態自然環境。水資源缺乏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并產生了水污染問題。水資源的現狀是“局部有所改善,整體仍在惡化”,為此很有必要進行污水治理,特別是對污水和中水的再生利用,使污水資源化回收利用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是保護水資源和使水資源“增值”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可大大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問題。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水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加之用水結構不合理、水資源配置不科學、利用效率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有效緩解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環境壓力,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供求矛盾,需要努力探索,需要走出一條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節水型社會之路,即污水回用。
三、污水再利用現狀
我國部分城市對污水處理與利用進行研究,在七十年代中期,部分城市進行了污水深度處理的實驗,并在八十年的開始在一些水資源緊缺的城市試用。
我國淡水資源匱乏,當人們意識到水資源重要性時,水資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匱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技術,對污水進行再次利用,這是最為直接也是有效的方式。經過多年的努力,工業廢水的利用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由于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意識的提升,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技術開發上,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們在污水再利用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污水再利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城市而言,在建筑物內,應該建立兩個管道,一個潔凈水使用管道,另一個是二次利用水資源管道,在施工中,同時建立,我們相關部門規劃幾年內全國污水回用將大大提高,到時污水將為了緩解我國是資源做出很大的貢獻。
四、污水再利用應該建立對應法律規定
在生活中人們會越來越關注到水資源的利用,水資源的緊缺,需要我們在法律上對公民進行強制性措施,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省錢,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明白資源的重要性,在建筑物中建立兩個管道,一個管道是使用的潔凈水,用于人體飲用,另一個管道是污水處理過的水,這類水主要用于拖地、沖馬桶、澆花等,不僅僅是節約幾元錢,更重要是讓人們養成節水能力,在節水方面具有應有的法律素質。
五、污水再次利用監管
城市污水在利用,離不開政府有關部門的有效監管,目前在城市污水處理監管方面還沒有建立比較完整的監管體系,監管力度和手段都比較弱,并且有明顯的滯后性。
當前要想做好污水再利用,不但要提高污水凈水技術,更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城市監管機制。
總之,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護水資源是我們生存趨勢的必然,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是自然界給我們的巨大考驗,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從節約用水開始,從愛護水資源開始,為了我們的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攜手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
參考文獻:
[1]張明 孫洪娟 污水處理狀況分析與評價 《中國水資源》2013.10.
[2]王思聰 李宏偉 淺談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 《城市發展》2015.12.
[3]高明明 錢乃勝 淺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發展現狀和工藝《科技研究》2015.08.
作者簡介:楊學慧,男,1979年2月,本科學歷,現工作單位:河南濮陽經開區環保局工作。2000年參加工作至今,從事環保工作17年,在建設項目現場環境監察、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具備一定實際操作經驗。研究方向: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