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大機構匯豐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紛紛表示,市場熱潮即將終結,股票交易信號顯示下跌將要來臨。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和摩根土丹利(Morgan Stanley)都看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現階段全球市場,正處在上漲的最后階段,緊接著的或許是,經濟出現明顯的下滑。
華爾街分析師巨頭從出現的信號分析,包括對股票,債券和商品之間長期關系的細分,以及對忽視估值基本面和數據投資者的分析,這一切的結果顯示,股票和信貸市場面臨下滑的風險。
1
資產之間相關性缺失
摩根土丹利首席跨資產策略師安德魯·謝特(Andrew Sheets)在星期二發表的一則說明中表示:“股票與外匯變得不那么相關,外匯與利率變得不那么相關,一切都變得不那么敏感。他的銀行模式顯示,近十年來,全球資產變得非常不相關,即使在本月由于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北韓的政治對峙以及弗吉尼亞州的種族暴動,而引發的拋售中美國股市購買了高收益信貸,也沒有看到資產之間的相關性。
模型顯示,現在就像在2007年經濟危機爆發前一樣,投資者根據個人安全和行業特有的風險對資產進行定價,而忽視更廣泛的驅動因素,如最新公布的制造業數據。由于交易者在尋找借口維持看漲的觀點,資產類別內部和互相之間的傳統關系往往會分解。
Sheets寫道:“這些低宏觀和微觀的相關性證實了我們處于后期循環環境的想法,上一次我們看到這個低點是2005年到2007年之間,但這并不意外。”他建議增加對美國股票分散組合,同時減少公司債務的持有量,增加消費類和能源類持股比重。
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說法,這種動態也有助于在波動中安全持有股票,債券和貨幣,提高抵抗全球風險的能力。盡管過去兩周股市動蕩,但CBOE波動指數仍然維持第三年下滑趨勢。
2
美股市場進入成熟期
美國銀行美林銀行美國股票和數量戰略的負責人Savita Subramanian表示,投資者不太注意盈利是另一個跡象,即全球反彈可能很快就會消失。根據她的研究,自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以來,有11個行業的公司利潤和銷售超過分析師的估計,但這并沒有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Subramanian在本月早些時候在一份說明中寫道:“這種缺乏反應可能是另一個市場處于周期后期的信號,表明預期和定位已經好過實際結果。”
牛津經濟學有限公司的宏觀策略師Gauray Saroliya指出,對繼續看漲美國股市的另一個警告是,減除通貨膨脹后的非金融公司的總體增加值,和調整生產成本后量度的商品價值,都是同比減少的。他說:“在未來四個季度,真正的企業利潤周期已經足以成為一個潛在的問題,再加上主要市場中昂貴的股票估值,應該令投資者開始擔心美股了。”
一般認為,經濟的后期擴張狀態,會呈現充分的就業和放緩的經濟勢頭,往往會看到企業利潤率開始持續下降。根據法興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的統計,基于保證金模式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現在的美國正處于周期循環的成熟階段,自上一個谷底以來的80%已經完成。
信貸市場過熱后,匯豐銀行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史蒂文·馬德爾(Steven Maior)本月早些時候告訴客戶削減歐洲公司債券。Maior指出,未來市場前景堪憂,保險費并不能補償由流動性和波動性風險增加而帶給投資者的損失。
花旗銀行分析師也表示,市場正處在下一個經濟衰退到來之前的后期高峰期,然后,將股票和債券市場推向熊市。由于中央銀行投入的刺激經濟資金下降,投資者擔心企業杠桿升高,預計未來幾個月的差價可能會擴大。但是,戰略家們總結說,股票有可能還會進一步反彈,部分原因是公司的回購計劃。花旗集團分析師羅伯特·巴克蘭(Robert Buckland)在周五的一份報告中說:“泡沫在這些老齡化股票牛市中是很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