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辦公室在中國逐漸成為各路資本競相抓住的風口,VC/PE不僅在投資標的上投入了熱情,更多跡象表明,他們自己進入主場的決心似乎多了起來。
國內頂級PE/VC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捕捉到家族辦公室興起的趨勢,并一直在積極布局,以紅杉、鼎暉、華興資本為代表的PE更看重的是幫助家族企業進行全球投資并輔助性地在家族治理和跨境稅務統籌上做事務性管理的協同效應。
而VC們的進入,似乎更多是在為背后的家族資本提供“增值+組合”服務,甚至有的VC要直接將現有體系直接升級為聯合家族辦公室。
他們的野心并不放在家族“籌資”上,能夠與家族客戶加強黏性,占據財富管理最高形態,全方位地為家族做延伸服務才是他們的追求。
1
大佬“占坑”行動遭VC分化
這個夏天并不安寧。籌辦家辦的VC們開始行動了。
“認不認識硅谷的家族辦公室圈子,能否牽個線?”市場中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覬覦家族辦公室服務的VC,已經開始對中國科技新貴“下手”了。
驕陽似火的夏日并沒有阻礙某機構大佬的腳步他帶領準家族客戶的夫人去與硅谷同行取經,順便展示實力。
硅谷圈的家族辦公室發展與美國老牌家族不同,他們更注重圈子的聚攏效應,家族資本、創業公司、頂級投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都圍繞著硅谷頂級的權勢資本,表面上看似乎是相對松散的家族辦公室,但都想拼命擠進這圈子,進而形成家族服務的完整性。
據圈內消息稱,這家估值已達110億美金的科技新貴,其實際控制人的財富數字可想而知,圈內流傳著二位非常有代表性的VC大佬為此在爭食,畢竟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另一家在VC圈里以獨特投資方法見長的大佬,其旗下的兩只基金都在籌措家族辦公室的運行,團隊合伙人曾是國際頂級家族投資團隊成員,回國后一直在幫助國內家族進入美國頂級投資圈子,管理的家族資金和難度都讓她很不滿足,一心想做個有品質的家族辦公室。VC們的加速進場使得格局發生了些變化。
論經驗,VC們在家族辦公室服務能力一定是有所欠缺的,想嘗試做服務的全鏈條的確存在困難和局限性,從硅谷的經驗來看,管理家族資本更看重的是資產多樣性及頂級家族問co-investing投資能力的體現。
所以,VC們以怎樣的姿態進入,需要連接的資源和吸引更多家族資本的能力著實需要考量。
2
搶籌投資標的差異化
特別是從VC到PE,甚至有完整投資鏈條的機構也開始在市場中尋找投資標的,市場分化成三類:一種VC只看重家族辦公室服務的資產效應,更愿意投資家族辦公室或是家族辦公室資產服務平臺:另一種是想在已經布局的金融服務板塊上增加砝碼和協同效益:再有,渴望基金能與家族辦公室服務平臺類有效結合,在整個服務資源和鏈條上減少環節,更好地吸引家族資金為未來全委做儲備。以水木牽頭的母基金聯盟,在11月舉辦的中國私募基金大會上,以高調姿態首次將家族辦公室議題納入其中。
3
被趕超的PE家族業務
“家族辦公室業務及其復雜,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超乎想象,同時這部分增值服務的錢很難收取”,這也是有些PE在家族業務上打退堂鼓的原因所在。
在中國New money的興起和漸長的趨勢,使得圍繞在這個“族群”的PE/VC們更瞳得他們,從PE們開始由合伙人晉升為家族辦公室聯合創始人之后,在市場上曾興起了一波熱潮,Top的頂級機構紛紛設立家族辦公室獨立服務模塊。但幾年下來,似乎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機構家辦已經只是擺設,有的機構在嘗試了為家族提供復雜事物后,這部分的費用買單很難形成明顯的持續收益跡象,家族們更看重PE們的投資能力,即便提供了家族需要的其他服務。所以市場上曾嘗試由PE轉型的聯合家族辦公室的機構很難有品牌效應和持續性。
4
VC/PE扮演的雙重角色
家族辦公室服務在中國引起的資本關注,市場對此的多重理解不夠,因為它不僅僅是海外版本的中國解讀,更會在中國所處的成長性產業機會和家族問的并購中有了更新的解讀,如何將家族資本引導到實體經濟,為家族企業尋找獨角獸創新基因及產業迭代的并購機會,或許是PE/VC參與家族管理的重要環節。